日昃犹勤政,民安更省躬。
弘历〔清代〕《恭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实录圣训告成敬纪五言排律二十四韵》
丰沛贻谋远,天人应德同。明纲方扫地,帝顾实维东。
用净欃枪气,徐开阊阖风。庥凝皇有极,德厚祚无穷。
开创驾千古,驱除仅一戎。三韩恢旧业,万国仰重瞳。
爰布明堂令,方吹嶰谷筒。顺时敷巽命,驭物凛乾衷。
往者滇南乱,曾烦八阵攻。运筹尽伊吕,奋力总罴熊。
奏捷凭边将,颁恩自法宫。平成歌圣德,熙皞戴神功。
道洽阴阳序,时清礼乐崇。诗书延俊秀,恩泽被昆虫。
茹拔交成泰,芒销象应丰。戎行甲沽酒,村妇乳孳童。
六十一年久,皇王帝治隆。春秋旋气运,张弛协苍穹。
日昃犹勤政,民安更省躬。欢呼遍白叟,声教届乌蒙。
𬗟想承光烈,端惟予幼冲。绍庭励初志,推斗赖群工。
成宪犹堪鉴,孚诚或可通。永言钦陟降,胜似拜崆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日昃 rì zè
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易·离》:“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昼而访问至於日昃,夕而省览至於夜分。” 清 陈梦雷 《华严岭》诗:“日昃下层冈,遥遥度阡陌。”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 〔~豫〕迟疑不决。
- 〔~疑〕迟疑。
-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勤政 qín zhèng
勤劳于政事。 晋 成公绥 《贤明颂》:“王用勤政,万国以虔。”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是时 耶律氏 国势已衰,而县令犹知勤政爱民。”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世祖画牛》:“ 章皇 勤政之暇,尤善绘事。” ——《漢語大詞典》
民安
魏志郑浑传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分类字锦》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省躬 shěng gōng
反躬自省。 唐 元稹 《春六十韵》:“僶俛还移步,持疑又省躬。” 唐 杨于陵 《郡斋有紫薇双本予嘉其美而能久因诗纪述》:“省躬既跼蹐,结思多烦紆。”《清史稿·世祖纪论》:“﹝帝﹞虽景命不融,而丕基已巩。至於弥留之际,省躬自责,布告臣民。 禹 汤 罪己,不啻过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