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或曰是皆湖,未知果然否。

全祖望清代〕《天湖庆云寺

明镜本无台,菩提本无树。天湖本无湖,莫问滥觞处。

放舟羚羊峡,取道大蕉园。遥青四十里,知是白云源。

路曲拟羊肠,林深怖虎穴。因缘古佛慈,膜拜不胫集。

梁郎既舍宅,曹洞遂传衣。一自栖壑来,弓冶盛军持。

山花不识名,各各吐香气。山鸟啼其间,盎然感春意。

从行二三子,捷足善探奇。而我已颓然,扶掖仗阇黎。

努力跻绝顶,端州如弹子。一苇漓江流,渺然沟浍耳。

俯睇七星岩,蒲伏来朝宗。或曰彼沥湖,原与天湖通。

天湖今已平,沥湖渐亦闭。伏见均有时,开塞定一气。

更陟大龙湫,飞瀑满空山。清入人心脾,寒动人鬓鬟。

其馀诸小潭,环拱尚八九。或曰是皆湖,未知果然否。

山僧爱敬客,啜我白云茶。肺腑涤尘氛,齿颊吐香花。

坐久移我情,疑与下界隔。转嫌岚气浓,鹧鸪催归客。

阿谁不学者,妄托轩辕遗。谓是攀髯迹,谬语真无稽。

老夫病愁馀,百事已心死。一榻借诸天,五言授侍史。

未能写清胜,聊以正图经。他日讨文献,讹谬庶有徵。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或曰果然

或曰 huò yuē
有人说。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不是连词里的“或”  ——《漢語大詞典》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1.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2.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湖 hú《國語辭典》

湖 [ hú ]

  1. 被陆地包围,汇集大水的地方。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三江五湖」。
  2. 姓。如宋代有湖沐。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1. 地支的第八位。
  2.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3. 姓。如汉代有未央。
  1.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2.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3.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1.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4.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5.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1.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2.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3.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1.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果然 guǒ rán
(1).饱足貌;隆起貌。《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成玄英 疏:“果然,饱貌也。”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雨凉感怀》:“身安腹果然,此外吾何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调饮啜》:“饥饱之度,不得过分,七分是已。然又岂无饕餮太甚,其腹果然之时,是则失之太饱。”
(2).果真如此。指事实与预料的相同。《韩非子·内储说下》:“﹝ 文公 ﹞乃召其堂下而譙之,果然,乃诛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 曰:‘无忧, 瞿 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德宗 顾列谓宰相曰:‘第几人,必 王某 也。’果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杏》:“予初不信,而试之,果然。” 杨朔 《秘密列车》:“果然不久, 义县 解放, 锦州 也拿下来。”
(3).兽名。长尾猿。 唐 元稹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果然皮胜锦,吉了舌如人。”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果然》:“果然,仁兽也。出西南诸山中,居树上。状如猨,白面黑颊,多髯而毛采斑斕,尾长于身,其末有歧。”  ——《漢語大詞典》
否 fǒu/pǐ《國語辭典》

否 [ fǒu ]

  1. 不同意。相当于口语中的「不」字。如:「否认」、「否决」。《战国策·魏策四》:「否,非若是也。」
  1. 不然。如:「否则」。
  2. 用在问句句尾,表示询问。如:「知道否?」

否 [ pǐ ]

  1.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干(☰)​上。象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之义。
  2. 坏、恶。如:「否极泰来」。《诗经·大雅·抑》:「于呼小子,未知臧否。」《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 不好、恶劣的。如:「否德」。汉·桓宽《盐铁论·复古》:「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 虑。」
  1. 贬斥。如:「臧否人物」。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