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廿载京华聚会身,苍茫影事记前尘。

田榕清代〕《丁未京邸感念旧游有作

廿载京华聚会身,苍茫影事记前尘。青苔满榻无今雨,明月窥筵似故人。

醉舞莺花怜上日,徘徊风露感萧长。重来尺五城南地,红药依然作好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廿京华聚会苍茫影事前尘

廿 niàn《國語辭典》

廿 [ niàn ]

  1. 二十。秦·李斯〈泰山刻石〉:「皇帝臨立,作制明法,臣下脩飭,廿有六年。」唐·杜甫〈客堂〉詩:「舊疾廿載來,衰年得無足。」
载 ( 載 ) zǎi/zài
载 [ zǎi ]
  1. 年;岁:千~难逢。三年两~。
  2. 记录;刊登;描绘:记~。连~。转~。
载 [ zài ]
  1. 装,用交通工具装:~客。~货。~重。~体。装~。满~而归。
  2. 充满:怨声~道。
  3.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歌~舞。
  4. 姓。
京华(京華)jīng huá
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一:“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遯栖。” 唐 张九龄 《上封事》:“京华之地,衣冠所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六街三市通车马,风流人物类京华。” 陈毅 《由北京到广州》诗:“朝辞京华雪满天,夕过 黄河 冰塞川。”  ——《漢語大詞典》
聚会(聚會)jù huì
聚集,会合。《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阡陌,设张博具,歌舞祠 西王母 。” 唐 白行简 《三梦记》:“又説梦中聚会言语,与 遐叔 所见并同。”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俺这里千军聚会,万国来朝,五马攒营。” 冰心 《寄小读者》九:“ 美国 的感恩节如同我们的中秋节一般,是家族聚会的日子。”  ——《漢語大詞典》
身 shēn《國語辭典》

身 [ shēn ]

  1. 軀體的總稱,或專指軀幹。如:「搜身」、「翻身」、「隨身攜帶」、「身長七尺」。《孟子·告子下》:「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楚辭·屈原·九歌·國殤》:「首身離兮心不懲。」
  2. 物體的中心或主要部分。如:「車身」、「船身」、「機身」。
  3. 生命。如:「奮不顧身」、「捨身救人」。《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五臟六腑,顯出在外,方才氣斷身絕。」
  4. 自己。如:「以身作則」。《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戰國策·趙策四》:「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
  5. 品格、修養。如:「修身齊家」。《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稱身就位,計能受祿 。」
  6. 身分、地位。如:「出身寒微」、「身敗名裂」。《論語·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7. 女子懷孕稱為「有身」。《詩經·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金瓶梅·第四○回》:「一腳躡滑了,把個六、七個月身扭吊了。」
  8. 量詞。計算佛像數量的單位。如:「夾道兩旁有菩薩五百身。」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親自。如:「身臨其境」。《墨子·號令》:「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構之。」
  1. 第一人稱,相當於「我」。魏、晉朝人多自稱為「身」。《三國志·卷三六·蜀書·張飛傳》:「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今日當與君共談析理。」

身 [ juān ]

  1. 參見「身毒 」條。
苍茫(蒼茫)cāng máng
(1).广阔无边的样子。 晋 潘岳 《哀永逝文》:“视天日兮苍茫,面邑里兮萧散。”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林野苍茫,青天高而九州迥。” 明 沈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猿啸暮天长,景色凄凉,盘迴百里路苍茫。” 刘白羽 《日出》:“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沈沈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
(2).模糊不清的样子。 南朝 梁 沈约 《夕行闻夜鹤》诗:“海上多云雾,苍茫失洲屿。” 唐 王昌龄 《沙苑南渡头》诗:“蓬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悵立少时,闻村犬鸣吠,苍茫中见树木屋庐,皆故里景物。” 茅盾 《子夜》四:“ 曾沧海 在苍茫的暮色中一见那人颔下有一撮小胡子,便知道是 吴府 总管 费小胡子 费晓生 。”
(3).犹匆忙。 唐 杜甫 《北征》诗:“ 杜子 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仇兆鳌 注:“苍茫,急遽之意。”  ——《漢語大詞典》
影事 yǐng shì
(1).佛教语。谓尘世间一切事皆虚幻如影。《楞严经》卷五:“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闭,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宋 范成大 《次韵李子永见访》之一:“混俗休超俗,居家似出家;有为皆影事,无念即生涯。”
(2).泛指往事。 邹韬奋 《在香港的经历·波动》:“如今追想前尘影事,虽觉不免辛酸,但事后说来,也颇有趣。”  ——《漢語大詞典》
记 ( 記 ) jì
记 [ jì ]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前尘(前塵)qián chén
(1).佛教语。谓当前由色、香、声、味、触、法六尘组成的非真实的境界。《楞严经》卷二:“佛告 阿难 ,一切世门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 唐 白居易 《酒筵上答张居士》诗:“但要前尘灭,无妨外相同。” 清 钱谦益 《蝶梦》诗:“愕梦前尘外,浮生一枕餘。”
(2).犹前迹;往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故 景仁 赠余云‘澹墨题名第一人,孤生何幸继前尘’也。” 明 吴承恩 《介祉颂》:“后虽有作,亦继前尘矣。”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使儿一误再误,迴首前尘,终入苦海。” 邹韬奋 《经历·英文教员》:“现在虽脱离了教书的生涯,回念前尘,有如隔世。”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