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万鸦图,点点晨光动毛羽。
虞集〔宋代〕《为汪华玉题所藏长江万鸦图》
云巢幽人爱江渚,抽思挥毫写横素。波澜不惊潦水尽,秋气晶明绝烟雾。
征帆去棹不相袭,岸曲洲旋总堪赋。孤村城市仅如蚁,百丈牵江直如缕。
萧萧木叶洞庭波,历历晴川汉阳树。蒹葭宿雁天欲霜,丛苇寒鸦日云暮。
就中楼观何王宫,想见华年贮歌舞。丹青倒景骇灵怪,粉黛含情怨幽阻。
青春游子憺忘归,白日泠风帐中语。人间遗迹何足留,最惜精思堕尘土。
郭熙平远无散地,小米苍茫托天趣。铦锋铓戟不破墨,刻画晶荧昔谁苦。
渤海细书艺文草,精绝戈波绝回互。南唐后主万鸦图,点点晨光动毛羽。
昔年曾见今目昏,虽复逢之亦难睹。汪侯此卷出故家,相示摩挲极愁予。
香奁犀轴见者稀,谩录馀情示来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南唐 nán táng
五代 十国之一。公元937年 李昪 代 吴 称帝,建都 金陵 (今 江苏 南京市 ),国号 唐 ,史称 南唐 。曾灭 闽 楚 ,极盛时有今 江苏 安徽 淮河 以南和 福建 、 江西 、 湖南 及 湖北 东部地区。975年为 北宋 所灭。共历三主,三十九年。 清 陈维嵩 《望江南·岁暮杂忆》词:“人鬭 南唐 金叶子,街飞 北宋 闹蛾儿,此夜不胜思。” 王国维 《人间词话》卷上:“《花间》于 南唐 人词中虽録 张泌 作,而独不登 正中 只字,岂当时文采为功名所掩耶?” ——《漢語大詞典》
后主(後主)hòu zhǔ
(1).后代的君主;嗣君。《史记·酷吏列传·杜周》:“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后汉书·邓骘传论》:“自取灾故,必於貽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 李贤 注:“后主谓嗣君也。”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答王太尉书》:“烝尝不絶於私庙,子弟得嗣南蕃者,后主之惠也。”
(2).历史上称一个王朝的末代君主。如 三国 蜀 的 刘禅 、 北齐 的 高纬 、 南朝 陈 的 陈叔宝 、 南唐 的 李煜 等,均称后主。 ——《漢語大詞典》
(2).历史上称一个王朝的末代君主。如 三国 蜀 的 刘禅 、 北齐 的 高纬 、 南朝 陈 的 陈叔宝 、 南唐 的 李煜 等,均称后主。 ——《漢語大詞典》
万鸦(万鸦)
宋 陆游 门外野望 柳边双鹭渚,天际万鸦风。 ——《骈字类编》
图 ( 圖 ) tú
图 [ tú ]
-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
-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
- 画:画影~形。
- 计谋,计划:宏~(亦作“弘图”、“鸿图”)。良~。
- 谋取,希望得到:~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
点点(點點)diǎn diǎn
(1).小而多。 北周 庾信 《晚秋》诗:“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唐 皮日休 《种鱼》诗:“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明 唐寅 《步步娇·冬景》曲:“落木哀风江城晓,点点寒鸦小。” 陈毅 《元夜抵胡家坪》诗:“点点花灯当户照,齐占胜利在今年。”
(2).一点点,形容小或少。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心香》:“郡主点点年纪,説这般话,真是 蕊珠 仙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修理这点点屋角,不过几十吊钱的事,怎么要派起我们一百两来?”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我试问你,搅了这一阵,只有这点点子工作啊?” ——《漢語大詞典》
(2).一点点,形容小或少。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心香》:“郡主点点年纪,説这般话,真是 蕊珠 仙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修理这点点屋角,不过几十吊钱的事,怎么要派起我们一百两来?”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我试问你,搅了这一阵,只有这点点子工作啊?” ——《漢語大詞典》
晨光 chén guāng
曙光;阳光。 晋 陶潜 《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晨光内照,流景外延。” 李善 注:“晨光,日景也。日光照於室中而流景外发。” 唐 杜甫 《甘林》诗:“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郭沫若 《女神·晨安》:“醒呀!……快来享受这千载一时的晨光呀!” ——《漢語大詞典》
动 ( 動 ) dòng
动 [ dòng ]
-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 使开始发生:发~。
-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 非静止的:~画。
- 可变的:~产。
- 行为:举~。~作。
- 常常:~辄得咎。
毛羽 máo yǔ
(1).兽毛和鸟羽。羽,鸟翼上的长毛。《左传·隐公五年》:“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唐 柳宗元 《封建论》:“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
(2).鸟的羽毛。《史记·苏秦列传》:“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凤凰五,高八尺九寸,毛羽五采。” 唐 元稹 《大觜乌》诗:“羣乌饱粱肉,毛羽色泽滋。” 清 曹寅 《孔雀》诗:“风烟一照烛,毛羽何新鲜。”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四:“﹝她﹞扬起她的漂亮的,像老鸹的毛羽似的漆黑的眉毛,不再打结了。”
(3).借指鸟类。《淮南子·兵略训》:“下至介鳞,上及毛羽。”
(4).指翅膀。 唐 李朝威 《柳毅传》:“恨无毛羽,不能奋飞。”
(5).鸟羽的一种。散生在眼缘、喙基部和正羽的下面。有护体、感觉等作用。又称线羽、纤羽。 ——《漢語大詞典》
(2).鸟的羽毛。《史记·苏秦列传》:“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凤凰五,高八尺九寸,毛羽五采。” 唐 元稹 《大觜乌》诗:“羣乌饱粱肉,毛羽色泽滋。” 清 曹寅 《孔雀》诗:“风烟一照烛,毛羽何新鲜。”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四:“﹝她﹞扬起她的漂亮的,像老鸹的毛羽似的漆黑的眉毛,不再打结了。”
(3).借指鸟类。《淮南子·兵略训》:“下至介鳞,上及毛羽。”
(4).指翅膀。 唐 李朝威 《柳毅传》:“恨无毛羽,不能奋飞。”
(5).鸟羽的一种。散生在眼缘、喙基部和正羽的下面。有护体、感觉等作用。又称线羽、纤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