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谁论羽林直,自足郎官选。

刘崧元代〕《送杨公望得满字

君行服初命,列宴当堠馆。
宾从塞道周,风烟激危管。
舟航既泛泛,佩璲亦鞙々。
沧江东流深,浮云北飞远。
林含春雨润,石抱苍山转。
朝驱历荆吴,夕秣迈齐兖。
凌云紫殿重,栖日丹阙烜。
玉塞缭都城,金河注林苑。
薇垣甚弘敞,天衢实夷垣。
凤毛出西阪,鹭翿翳云罕。
谁论羽林直,自足郎官选。
茂名勖树立,令绪慎继缵。
兹辰怅言别,于饯宜乐衎。
日丽花气薰,莺啼草香暖。
承恩贵在早,返驾焉得缓。
仰怀天外翮,俯愧沟中断。
伫立睇遐征,城皞月初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羽林自足郎官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论 ( 論 ) lùn/lún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 看待:一概而~。
  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 按照:~件。~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羽林 yǔ lín
(1).星名。《史记·天官书》:“北宫玄武,虚、危……其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 张守节 正义:“羽林四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垒壁南,天军也。” 唐 杨炯 《浑天赋》:“羽林之军,所以除暴乱;垒壁之阵,所以备非常。” 宋 晁冲之 《古乐府》:“大星何歷歷,小星烂如石。掖垣崔嵬横紫微,十二羽林森北极。”
(2).禁卫军名。 汉武帝 时选 陇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等六郡良家子宿卫 建章宫 ,称建章营骑。后改名羽林骑,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一说象天文羽林星,主车骑。 隋 以左右屯卫所领兵为羽林。 唐 置左右羽林军。 元 羽林将军为扈从执事官。 明 亲军有羽林卫。《古诗源·柏梁诗》:“郡国士马羽林材。” 唐 王建 《羽林行》:“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同胞兄弟 王宰 ,膂力过人,武艺出众,充羽林亲卫。” 清 吴伟业 《洛阳行》:“万家汤沐启 周 京,千骑旌旗给羽林。”
(3).谓盛多的羽葆。《汉书·礼乐志》:“芬树羽林,云景杳冥。” 颜师古 注:“言所树羽葆,其盛若林。”参见“ 羽葆 ”。
(4).犹 羽陵 。 唐 颜扬庭 《上〈匡谬正俗〉表》:“收 羽林 之蠹简,俾备 蓬山 ;采 汲冢 之旧文,咸归 延阁 。”  ——《漢語大詞典》
直 zhí《國語辭典》

直 [ zhí ]

  1. 不弯曲的。如:「笔直」、「直线」。
  2. 不邪曲,没有私心的。如:「正直」、「耿直」。
  3. 纵的、竖的。如:「直行书写」、「铅直线」。
  4. 行为或性格坦白爽快。如:「心直口快」、「直性子」。
  5. 呆板、僵硬。如:「两眼发直」、「双腿僵直」。
  1. 但、只、不过。《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 竟然、居然。金·元好问〈水调歌头·恨人闲〉词:「恨人闲、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水浒传·第一回》:「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
  3. 没有间隔的。参见「直达 」条。
  1. 抵得上。《史记·卷三○·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通「值」。
  2. 抵挡。《汉书·卷二三·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
  3. 当班、站勤。《金史·卷一七·哀宗本纪上》:「日二人直,备顾问。」通「值」。
  1. 报酬、酬金。《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2. 姓。如汉代有直不疑。
自足 zì zú
(1).自满。 晋 陆机 《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明 宋濂 《燕书》之九:“君勿自足,自足则骄。”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因为倘没有鼓励切磋,恐怕也很容易陷于自足。”
(2).自觉满意,不侈求。 晋 王羲之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当其欣於所遇,暂得於己,快然自足。” 唐 朱庆余 《行路难》诗:“人心不自足,公道为谁平?” 明 方孝孺 《慈行轩记》:“无求而自足,无媿而自适。”
(3).自给自足。《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在 开封 ,衣食常不自足。” 清 顾炎武 《偶来》诗:“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緑野故无求。”  ——《漢語大詞典》
郎官 láng guān
(1).谓侍郎、郎中等职。 秦 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 西汉 因 秦 制不变。 东汉 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 魏 、 晋 、 南北朝 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 汉 。 隋 分郎官为侍郎与郎。 唐 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 唐 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曰﹞‘且陛下从 代 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輦受其言。’”《后汉书·明帝纪》:“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裴安卿 做了郎官几年,陞任 襄阳 刺史。”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历代郎官》
(2).湖名。在 汉阳城 东南。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予久客 古沔 …… 郎官 、 大别 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参见“ 郎官湖 ”。
(3).指郎位星。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江天昨夜寒偏甚,忽有郎官过少微。”参见“ 郎位 ”。  ——《漢語大詞典》
选 ( 選 ) xuǎn
选 [ xuǎn ]
  1. 挑拣,择:~择。~购。~辑(➊挑选并辑录;➋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
  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
  3.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
  4.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