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季秋与孟冬,余也踏遍黄山峰。
秋潭舷公〔明代〕《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尊公读书于黄山之指月庵》
今年季秋与孟冬,余也踏遍黄山峰。
归来相对数竿竹,倦锡倚壁雪满屋。
送君手捉天台藤,打破子陵滩下冰。
欲识君家读书处,只问丹台指月僧。
归来相对数竿竹,倦锡倚壁雪满屋。
送君手捉天台藤,打破子陵滩下冰。
欲识君家读书处,只问丹台指月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今年 jīn nián
本年。指说话时的这一年。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 密 今年四十有四,祖母 刘 今年九十有六。” 宋 苏轼 《九日黄楼作》诗:“岂知还復有今年,把琖对花容一呷。” 明 张居正 《文华殿论奏》:“如今年暂行,明年即据为例,非祖宗旧例也。” 周瘦鹃 《花木丛中·梅花时节话梅花》:“今年我家的盆梅,开了花的只有十多盆。” ——《漢語大詞典》
季秋 jì qiū
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九月。《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 唐 吕岩 《鄂渚悟道歌》:“纵横天际为閒客,时遇季秋重阳节。”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时节是季秋,正是天高气爽的时候,而又连日快晴。” ——《漢語大詞典》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孟冬 mèng dōng
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日在尾。”《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 唐 元稹 《书异》诗:“孟冬初寒月,渚泽蒲尚青。”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十月朔,孟冬时享宗庙,颁宪书,乃国之大典。” ——《漢語大詞典》
余 ( 餘 ) yú《國語辭典》
余 [ yú ]
代- 我,表第一人稱。《文選·班彪·北征賦》:「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文選·陸機·歎逝賦》:「余將老而為客。」
- 剩下、多餘。《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同「餘 」。
- 姓。如宋代有余靖。
余 [ xú ]
- 參見「余余」、「余吾鎮」等條。
也 yě《國語辭典》
也 [ yě ]
助- 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如:「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
- 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何也?」、「孰可忍,孰不可忍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也?」
- 表示感叹的语气。如:「悲也!」《左传·成公二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 用来引起下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
- 数事并举而论时用。《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 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如:「你再也休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也鹅飞。」
- 表示或者、还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也矮,瘦也胖?」《水浒传·第四○回》:「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
-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唐·柳宗元〈黔之驴〉:「形之庞也类有德。」
- 同样。如:「我懂,你也懂。」、「这个问题我也碰过。」
- 强调两事并列。如:「客人中也有坐车的,也有走路的。」《红楼梦·第八回》:「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 表示强调。如:「一点也不」、「再也不敢」、「连爸妈也乐得开怀大笑。」
- 表示转折。《红楼梦·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 表示委婉、让步。如:「这样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踏 tà《國語辭典》
踏 [ tà ]
動- 用腳踩著地或東西。如:「踏步」、「踏水車」、「踐踏」、「腳踏實地」。
- 跟隨。《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我妝做丞局,後面踏將你來,你喫擺番了。」
- 實地勘驗。如:「踏勘」。《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一》:「諸郡縣災傷,過時而不申,或申不以實,及按治官不以時檢踏,皆罪之。」
遍 biàn《國語辭典》
遍 [ biàn ]
读音 形- 全部、整个。形容到处都是。如:「遍体鳞伤」、「哀鸿遍野」、「满山遍野」。宋·张俞〈蚕妇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 没有一处遗漏的。如:「遍布」、「遍历」、「红遍东南亚」。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布满。如:「朋友遍天下」。
- 量词。计算动作头尾经历的单位。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遍 [ piàn ]
语音- (一)之语音。
黄山 huáng shān
(1). 汉 宫名。 汉惠帝 所建,在 陕西省 兴平县 西南。《文选·扬雄〈羽猎赋〉序》:“北绕 黄山 ,滨 渭 而东,周袤数百里。” 李善 注:“《汉书》曰:‘ 槐里 有 黄山 之宫。’” 唐 杜甫 《洞房》诗:“万里 黄山 北,园陵白露中。” 仇兆鳌 注引 晋灼 曰:“ 黄山 ,宫名,在 槐里 。” 清 钱谦益 《偕河东君泛舟拂水瞻拜先茔感叹有赠》诗:“万里 黄山 在何许?清秋白露空嗟咨!”
(2).山名。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八十里,曰 黄山 ,无草木,多竹箭。”
(3).山名。著名游览胜地。在 安徽省 黄山市 ,跨 歙 、 黟 、 休宁 等县。古名 黟山 , 唐 改今名。相传 黄帝 与 容成子 、 浮丘公 尝合丹于此,故名。诸峰列峙,著者三十六,尤以 天都 、 莲花 二峰为最高。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四湖九里松作煤, 彦衡 力持不可,曰:‘松当用 黄山 所产,此平地松岂可用?’” 明 徐渭 《歙石砚铭》:“出 歙 西门,步长桥,望 黄山 羣峯插天如剑戟。”
(4).黄土之山;荒山。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 ——《漢語大詞典》
(2).山名。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八十里,曰 黄山 ,无草木,多竹箭。”
(3).山名。著名游览胜地。在 安徽省 黄山市 ,跨 歙 、 黟 、 休宁 等县。古名 黟山 , 唐 改今名。相传 黄帝 与 容成子 、 浮丘公 尝合丹于此,故名。诸峰列峙,著者三十六,尤以 天都 、 莲花 二峰为最高。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四湖九里松作煤, 彦衡 力持不可,曰:‘松当用 黄山 所产,此平地松岂可用?’” 明 徐渭 《歙石砚铭》:“出 歙 西门,步长桥,望 黄山 羣峯插天如剑戟。”
(4).黄土之山;荒山。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 ——《漢語大詞典》
峰 fēng《國語辭典》
峰 [ fēng ]
名- 高而尖的山头。如:「顶峰」、「高峰」、「颠峰」。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
- 形似山头高起的部分。如:「驼峰」、「波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