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半月雨声应暂息,一年春色已平分。

黄仲昭明代〕《壬子二月半由金溪往安仁道中作

半月雨声应暂息,一年春色已平分。煖回花坞蒸红雾,晴入林峦涨绿云。

报国丹心空耿耿,欺人白发故纷纷。暂因行路心无事,明日安仁又校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半月雨声暂息一年春色平分

半月 bàn yuè
(1).半亏之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 临沅县 西,为 明月池 白壁湾 ,湾状半月。” 北周 王褒 《从军行》:“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 唐太宗 《秋日即目》诗:“落野分星箭,弦虚半月弓。”
(2).半个月。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漢語大詞典》
雨声(雨声)
唐 杜甫 绝句四首 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唐 秦韬玉 题竹 捲帘阴薄漏山色,欹枕韵寒宜雨声。
唐 方干 冬夜泊僧舍 照墙灯焰细,著瓦雨声繁。  ——《骈字类编》
应 ( 應 ) yīng/yìng
应 [ yīng ]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应 [ yìng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酬。
暂息 zàn xī
风或暴风雨的暂时停息或减弱。例如:雨的暂息。  ——《漢語大詞典》
一年
魏晋 嵇康 幽愤诗 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唐 徐凝 二月望日 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
唐 周繇 看牡丹赠段成式 逡巡又是一年别,寄语集仙呼索郎。
唐 罗邺 看花 家在楚乡身在蜀,一年春色负归期。
宋 苏轼 山村五绝 其四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元 刘因 春游 十日得閒须小醉,一年最好是深春。
元 叶颙 示小儿阿真牡丹二首荼蘼春暮各一首 其四 又是一年春事了,杜鹃声里夕阳多。
宋 黄庚 暮春二首 其一 东风庭院夕阳天,恨绿愁红又一年。  ——《骈字类编》
春色 chūn sè
(1).春天的景色。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 宛 洛 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老舍 《二马》第五段四:“春色越重,他心里身上越难过。”
(2).喻娇艳的容颜。 宋 柳永 《梁州令》词:“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小女以蒲柳弱质,几萎秋霜,得赐龙凤仙膏,再生春色。”
(3).喻喜色。 宋 陶谷 《清异录·齿牙春色》:“ 娄师德 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 师德 为齿牙春色。”《西游记》第十二回:“ 萧瑀 闻言,倍添春色,知他是个好人。”
(4).指脸上的红晕。《水浒传》第七二回:“ 宋江 与 柴进 四人,微饮三杯,少添春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看他粉面发红,像是腼腆;赏他一柄桃花宫扇,遮掩春色。”《红楼梦》第三九回:“姑娘今日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  ——《漢語大詞典》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1.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3.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4.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1.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3.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4.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1.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1.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1.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平分 píng fēn
平均分配;对半分。《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司马穰苴 ﹞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唐 白居易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郡楼对翫千峯月,江界平分两岸春。” 清 李渔 《怜香伴·遄发》:“行来渐渐和他远,平分得相思一半。” 周立波 《懒蛋牌子》三:“平分土地时,穷哥们的势力一天天重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