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运熙泰,四圣崇道德。
昆崙山最大,峨峨横绝域。黄河地下来,汹汹不可测。
河伯一发怒,擘开昆崙石。水出东北陬,浩渺无涯极。
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汤汤势滔天,黎元多沈溺。
上贻尧心忧,四岳举鲧塞。鲧用汩彝伦,九载无成绩。
尧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职。
洛中得龟书,九畴文甲坼。禹乃乘四载,周游视水迹。
百川各复道,九河皆开辟。禹功既已成,水患方兹息。
窃思大禹意,河九为远策。况云杀其溢,闻之孔安国。
三代逾千年,所以无灾厄。战国争土疆,诸侯用诈力。
迁徙无常岁,湮沦不可识。堤障遏水势,沟渠绝地脉。
禹道不复究,河流有壅隔。频为中国患,不国不安席。
从官徒负薪,河伯弗受璧。斫尽淇园竹,安救瓠子役。
民力殚将竭,国材耗亦剧。四方竞上疏,群臣争筹画。
田鼢方为相,书来多持扼。岂顾天下利,惟以私田惜。
贾让不为用,延年亦见斥。如何圣人功,千载复不得。
皇宋运熙泰,四圣崇道德。百蛮皆臣顺,万物遂生殖。
七八十年閒,人不闻金革。惟兹澶滑郡,河决亦云亟。
常记天禧中,山东与河北。藁秸赋不充,遂及两京侧。
骚然半海内,人心愁惨戚。河平未云几,堤防有穴隙。
流入魏博閒,高原为大泽。良田百万顷,尽充鱼鳖食。
救之成劳费,不救悲隐恻。吾君为深虑,不食到日昃。
我忝窃寸禄,素餐堪自责。不负一畚土,私辄逃丁籍。
又无一言长,万分有裨益。与世同浮沈,随群甘默默。
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四年困蝗旱,五谷饵蝥蠈。
年来风雨时,才得一秋麦。手足犹疮痍,饥肤未丰硕。
若待四体肥,斯民无愁色。不然寻九河,故道皆历历。
一劳而永逸,此成功无斁。或可勿复治,顺其性所适。
徙民就宽肥,注水灌戎狄。试听刍荛言,三者君自择。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皇 huáng《國語辭典》
皇 [ huáng ]
形- 大、伟大。如:「冠冕堂皇」。《诗经·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唐 ·柳宗元〈天对〉:「皇熙亹亹,胡栋胡宇!」
- 庄盛、辉煌。《诗经·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仪礼·聘礼》:「宾入门皇,升堂让,将授志趋。」
- 美。《诗经·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上·傅毅传》:「武丁兴商,伊宗皇士。」
- 有关君主的。如:「皇宫」、「皇恩」、「皇位」。《楚辞·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文选·班固·东都赋》:「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
- 天。《楚辞·屈原·离骚》:「陟升皇之赦戏兮,忽临睨夫旧乡。」汉·王逸·注:「皇,皇天也。」《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皇再命而绍恤兮,乃云眷乎建武。」唐·章怀太子·注:「皇,天也。」
- 君主。如:「三皇五帝」、「女皇」。
- 姓。如春秋时郑国有皇颉。
- 匡正。《诗经·豳风·播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宋 sòng《國語辭典》
宋 [ sòng ]
名- 国名。周朝分封微子之地。约位于今河南省商邱县南,后为齐所灭。
- 朝代名:➊ 参见「[[刘宋]]」条。➋ 参见「宋朝 」条。
- 姓。如战国时代楚国有宋玉。
运 ( 運 ) yùn
运 [ yùn ]
- 循序移动:~行。~动。~转(zhuàn )。
- 搬送:~输。~载。~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力。~销。空~。海~。
- 使用:~用。~算。~笔。~筹(制定策略)。
-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气。命~。幸~。国~。
- 南北距离:广~百里。
- 姓。
熙泰 xī tài
和顺。 晋 陈窈 《筝赋》:“总八风而熙泰,羌贯微而洞灵。” ——《漢語大詞典》
四圣(四聖)sì shèng
(1).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颛顼 、 帝喾 、 帝尧 、 帝舜 。《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昔 黄帝 ,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顓頊 、 帝嚳 、 尧 、 舜 。”
(2).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尧 、 舜 、 禹 、 汤 。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大过》:“ 尧 、 舜 、 禹 、 汤 ,四圣敦仁,允施德音,民安无穷,旅人相望,未同朝乡。”
(3).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伏羲 、 轩辕 ( 黄帝 )、 高辛 ( 帝喾 )、 禹 。《云笈七籤》卷三:“ 伏羲 受图, 轩辕 受符, 高辛 受天经, 夏禹 受《洛书》,四圣禀其神灵,五老现於河渚,故三坟五典,常道之教也。”
(4).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周公 、 太公 、 召公 、 史佚 。《大戴礼记·保傅》载, 成王 中立而听朝, 周公 常立于前, 太公 常立于左, 召公 常立于右, 史佚 常立于后。“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
(5).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唐 代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唐 承天命,遂臣万邦。孰居近土,袭盗以狂。往在 玄宗 ,崇极而圮。 河 北悍骄, 河 南附起,四圣不宥,屡兴师征,有不能尅,益戍以兵。”
(6).医家称 黄帝 、 岐伯 、 秦越人 ( 扁鹊 )、 张机 为“四圣”。 清 黄元御 著医书有《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等,见《清史稿·艺文志三》。
(7).佛教语。十界中,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称“四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称“六凡”。
(8).佛教语。禅林称 阿弥陀佛 、 观世音菩萨 、 大势至菩萨 、 大海众菩萨 为“四圣”。 ——《漢語大詞典》
(2).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尧 、 舜 、 禹 、 汤 。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大过》:“ 尧 、 舜 、 禹 、 汤 ,四圣敦仁,允施德音,民安无穷,旅人相望,未同朝乡。”
(3).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伏羲 、 轩辕 ( 黄帝 )、 高辛 ( 帝喾 )、 禹 。《云笈七籤》卷三:“ 伏羲 受图, 轩辕 受符, 高辛 受天经, 夏禹 受《洛书》,四圣禀其神灵,五老现於河渚,故三坟五典,常道之教也。”
(4).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周公 、 太公 、 召公 、 史佚 。《大戴礼记·保傅》载, 成王 中立而听朝, 周公 常立于前, 太公 常立于左, 召公 常立于右, 史佚 常立于后。“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
(5).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唐 代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唐 承天命,遂臣万邦。孰居近土,袭盗以狂。往在 玄宗 ,崇极而圮。 河 北悍骄, 河 南附起,四圣不宥,屡兴师征,有不能尅,益戍以兵。”
(6).医家称 黄帝 、 岐伯 、 秦越人 ( 扁鹊 )、 张机 为“四圣”。 清 黄元御 著医书有《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等,见《清史稿·艺文志三》。
(7).佛教语。十界中,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称“四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称“六凡”。
(8).佛教语。禅林称 阿弥陀佛 、 观世音菩萨 、 大势至菩萨 、 大海众菩萨 为“四圣”。 ——《漢語大詞典》
崇 chóng《國語辭典》
崇 [ chóng ]
形- 高峻的。如:「崇高」、「崇山峻嶺」。《紅樓夢·第一○二回》:「以致崇樓高閣,瓊館瑤臺,皆為禽獸所棲。」
- 尊敬、尊重。《左傳·僖公七年》:「且夫合諸侯,以崇德也。」《禮記·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 重視、崇尚。如:「崇尚」。漢·桓寬《鹽鐵論·非鞅》:「崇利而簡義,高力而尚功。」
- 德高位尊的人。《左傳·宣公十二年》:「師叔,楚之崇也。」
- 姓。如唐代有崇穎。
- 表示整個、一段時間的終了。參見「崇朝 」條。
道德 dào dé
(1).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寧。”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2). 老子 《道德经》的省称。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开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瓒 《康素子杂言》诗:“《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3).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水浒传》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忽二女鬼现灯下,向僧作礼曰:‘师等皆饮酒食肉……烦师传语主人,别延道德高者为之,则幸得超生矣。’” ——《漢語大詞典》
(2). 老子 《道德经》的省称。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开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瓒 《康素子杂言》诗:“《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3).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水浒传》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忽二女鬼现灯下,向僧作礼曰:‘师等皆饮酒食肉……烦师传语主人,别延道德高者为之,则幸得超生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