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荷叶(荷叶)
唐 阎朝隐 三日曲水侍宴应制 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
唐 张九龄 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 荷叶生幽渚,芳华信在兹。
唐 王维 戏题示萧氏甥 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
唐 王昌龄 采莲曲二首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 李颀 赠张旭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唐 高适 渔父歌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唐 李嘉祐 白田西忆楚州使君弟 鱼网平铺荷叶,鹭鸶闲步稻苗。
唐 李端 病后游青龙寺 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唐 权德舆 田家即事 漠漠稻花资旅食,青青荷叶制儒衣。
唐 元稹 夜池 荷叶团团茎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
唐 白居易 酒熟忆皇甫十 疏索柳花碗,寂寥荷叶杯。
唐 张万顷 东溪待苏户曹不至 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
唐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唐 成彦雄 露 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宋 王安石 长干寺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宋 王安石 别孙莘老 想见荷叶尽,北风卷寒漪。
宋 苏轼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其一 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宋 苏轼 道者院池上作 清风乱荷叶,细雨出鱼儿。
金 庞铸 喜夏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元 虞集 代众仲作 池鸭穿荷叶,溪鱼上柳条。
元 郑元祐 六月六日,初度有感 三十六陂空似昔,荷花荷叶待谁看?
元 叶颙 采莲歌 往来荷叶浦,荡漾木兰舟。
元 张昱 退居湖上投赠杨左丞四首 其四 白鸥共戏荷叶小,黄鸟乱啼杨柳青。
明 高启 小长干曲 郎采菱叶尖,妾采荷叶圆。石城愁日暮,各自拨归船。
元 徐贲 过荷叶浦 不见唱歌人,空来荷叶浦。 ——《骈字类编》
唐 张九龄 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 荷叶生幽渚,芳华信在兹。
唐 王维 戏题示萧氏甥 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
唐 王昌龄 采莲曲二首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 李颀 赠张旭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唐 高适 渔父歌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唐 李嘉祐 白田西忆楚州使君弟 鱼网平铺荷叶,鹭鸶闲步稻苗。
唐 李端 病后游青龙寺 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唐 权德舆 田家即事 漠漠稻花资旅食,青青荷叶制儒衣。
唐 元稹 夜池 荷叶团团茎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
唐 白居易 酒熟忆皇甫十 疏索柳花碗,寂寥荷叶杯。
唐 张万顷 东溪待苏户曹不至 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
唐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唐 成彦雄 露 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宋 王安石 长干寺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宋 王安石 别孙莘老 想见荷叶尽,北风卷寒漪。
宋 苏轼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其一 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宋 苏轼 道者院池上作 清风乱荷叶,细雨出鱼儿。
金 庞铸 喜夏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元 虞集 代众仲作 池鸭穿荷叶,溪鱼上柳条。
元 郑元祐 六月六日,初度有感 三十六陂空似昔,荷花荷叶待谁看?
元 叶颙 采莲歌 往来荷叶浦,荡漾木兰舟。
元 张昱 退居湖上投赠杨左丞四首 其四 白鸥共戏荷叶小,黄鸟乱啼杨柳青。
明 高启 小长干曲 郎采菱叶尖,妾采荷叶圆。石城愁日暮,各自拨归船。
元 徐贲 过荷叶浦 不见唱歌人,空来荷叶浦。 ——《骈字类编》
田田 tián tián
(1).象声词。《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陈澔 集说:“田田,击之声也。”
(2).莲叶盛密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江南》:“ 江 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南朝 齐 谢朓 《江上曲》:“莲叶尚田田, 淇水 不可渡。” 朱自清 《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3).指莲叶。 五代 齐己 《湖上逸人》诗:“澹荡光中翡翠飞,田田初出柳丝丝。” 宋 姜夔 《念奴娇》词:“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4).鲜碧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野田田而虚翠,水湛湛而空碧。” 宋 王安石 《送吕望之》诗:“池散田田碧,臺敷灼灼红。” 宋 陈造 《早夏》诗:“安石榴花猩血鲜,凉荷高叶碧田田。”
(5).形容浓郁。 唐 元稹 《张旧蚊幬》诗:“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惻惻。” ——《漢語大詞典》
(2).莲叶盛密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江南》:“ 江 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南朝 齐 谢朓 《江上曲》:“莲叶尚田田, 淇水 不可渡。” 朱自清 《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3).指莲叶。 五代 齐己 《湖上逸人》诗:“澹荡光中翡翠飞,田田初出柳丝丝。” 宋 姜夔 《念奴娇》词:“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4).鲜碧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野田田而虚翠,水湛湛而空碧。” 宋 王安石 《送吕望之》诗:“池散田田碧,臺敷灼灼红。” 宋 陈造 《早夏》诗:“安石榴花猩血鲜,凉荷高叶碧田田。”
(5).形容浓郁。 唐 元稹 《张旧蚊幬》诗:“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惻惻。” ——《漢語大詞典》
指点(指點)zhǐ diǎn
(1).以手指或其他物点示。 唐 李白 《相逢行》:“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 宋 姜夔 《虞美人》词:“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濛处。” 明 杨巍 《早秋登龙门城楼》诗:“指点 云州 地,真为 汉 北门。”
(2).评说;指责。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硕儒俊士,未或指点,而吾生独评其短。”《朱子语类》卷五一:“大抵説得宽广,自然不受指点;若説得亲切,又觉得意思局促,不免有病。”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3).指示,点拨。 唐 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不经指点,虽得其弓无用也。”《儒林外史》第十回:“小子无知妄作,要求表叔指点。”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爹爹,我想我们学琴,从来不曾得过名师的指点。” ——《漢語大詞典》
(2).评说;指责。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硕儒俊士,未或指点,而吾生独评其短。”《朱子语类》卷五一:“大抵説得宽广,自然不受指点;若説得亲切,又觉得意思局促,不免有病。”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3).指示,点拨。 唐 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不经指点,虽得其弓无用也。”《儒林外史》第十回:“小子无知妄作,要求表叔指点。”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爹爹,我想我们学琴,从来不曾得过名师的指点。” ——《漢語大詞典》
儿童(兒童)ér tóng
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列子·仲尼》:“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清 金人瑞 《下车行》:“儿童合掌妇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謳。”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 广岛 儿童,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 ——《漢語大詞典》
放鸭(放鸭)
陆游 送张叔潜编修造朝诗 今朝出送张夫子,借得南邻放鸭船。 ——《分类字锦》
船 chuán《國語辭典》
船 [ chuán ]
名- 航行水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如:「汽船」、「轮船」、「帆船」、「铁壳船」。
- 形状或作用类似船的物体。如:「太空船」。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