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叹文昭后,高丘柏已戕。
清白信清白,日远扬辉光。片札世人珍,乞米帖同芳。
堂堂八座尊,候俸制母裳。邻翁售以宅,昕夕为徬徨。
流传聊彷佛,峙岳悬春旸。所叹文昭后,高丘柏已戕。
天道不可问,人生惟允臧。孤凤鶱云汉,谁与之颉颃。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所 suǒ《國語辭典》
所 [ suǒ ]
名- 地方、处所。《吕氏春秋·恃君览·达郁》:「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
- 恰当的位置。如:「死得其所」。《易经·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 量词。计算建筑物的单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学校」。
- 约略计算之词。多置于数量、单位之后。《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续汉书志·第一一·天文志中》:「彗星出天船北,长二尺所。」
- 机关或机构的名称。如:「区公所」、「派出所」、「研究所」。
- 姓。如汉代有所忠、所辅。
- 表示指示。相当于「此」、「这」。《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唐·杜甫〈示从孙济〉诗:「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国语·鲁语上》:「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 假设、如果。《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虚字。置在动词前,暗示动作达到的事物。如:「前所未闻」。《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与「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的意思。如:「他的作品为一般青年人所喜爱。」
- 相当于「尚」、「还」。《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三·无名氏·懊侬歌十四首之三》:「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叹 ( 嘆 ) tàn
叹 [ tàn ]
-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气。~息。悲~。~惋。长吁短~。
-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赏。~服。赞~。~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 吟咏:咏~。一唱三~。
文昭 wén zhāo
(1).文德昭著。《国语·周语下》:“ 成王 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文选·刘琨〈答卢谌诗〉》:“资忠履信,武烈文昭。” 李善 注:“ 汉武帝 赠故 朱崖 太守 董广 詔曰:‘伐叛柔服,文昭武烈。’ 曹植 令曰:‘相者文德昭,将者武功烈。’”
(2).谓宗庙位次。 文王 之子为昭。《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昔在 文 昭,今惟 武 穆。” 李善 注:“言昔者在 高祖 之子为王,同於 文王 之昭,今帝之子为王,又同 武王 之穆……《汉书》 韦玄成 议曰:父为昭,子为穆,孙復为昭。昭穆,父子之迭号,千祀而一也。”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二叔辨》:“徧考经传诸子,无并 管 、 蔡 、 霍叔 为三叔者,至谓下文方列 文 昭,故不谓 管 蔡 ,説更无理。”参见“ 文昭武穆 ”。 ——《漢語大詞典》
(2).谓宗庙位次。 文王 之子为昭。《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昔在 文 昭,今惟 武 穆。” 李善 注:“言昔者在 高祖 之子为王,同於 文王 之昭,今帝之子为王,又同 武王 之穆……《汉书》 韦玄成 议曰:父为昭,子为穆,孙復为昭。昭穆,父子之迭号,千祀而一也。”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二叔辨》:“徧考经传诸子,无并 管 、 蔡 、 霍叔 为三叔者,至谓下文方列 文 昭,故不谓 管 蔡 ,説更无理。”参见“ 文昭武穆 ”。 ——《漢語大詞典》
后 ( 後 ) hòu《國語辭典》
后 [ hòu ]
名- 君王。《詩經·商頌·玄鳥》:「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左傳·僖公三 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 諸侯。《書經·舜典》:「班瑞于群后。」唐·柳宗元〈封建論〉:「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群后。」
- 君王的嫡妻。如:「王后」、「皇后」。《漢書·卷五·景帝紀》:「朕親耕,后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為天下先。」清·陸次雲〈費宮人傳〉:「后自縊,袁貴妃亦自縊。帝拔劍刃嬪妃數人。」
-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孔子的弟子后處,漢代有后蒼。
- 時間上較晚的。與「先」、「前」相對。《禮記·大學》:「知止而后有定。」通「後」。
高丘 gāo qiū
(1). 楚国 山名。《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 高丘 之无女。” 王逸 注:“ 楚 有 高丘 之山。女以喻臣。言己虽去,意不能已,犹復顾念 楚国 无有贤臣,心为之悲而流涕也。”一说,泛指高山。见 游国恩 纂义。 唐 杨炯 《西陵峡》诗:“ 楚 都昔全盛, 高丘 烜望 杞 。” 鲁迅 《集外集·湘灵歌》:“ 高丘 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餘春。”
(2).高山。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或大泽而康帝图,或高丘而济王业。” 明 朱茂晖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吾登高丘,思与仙人游;吾望远海,仙人又安在?”
(3).复姓。 唐 有 高丘词 。见《新唐书·艺文志三》。 ——《漢語大詞典》
(2).高山。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或大泽而康帝图,或高丘而济王业。” 明 朱茂晖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吾登高丘,思与仙人游;吾望远海,仙人又安在?”
(3).复姓。 唐 有 高丘词 。见《新唐书·艺文志三》。 ——《漢語大詞典》
柏 bǎi/bó/bò《國語辭典》
柏 [ bó ]
读音 名- 柏科植物的总称。常绿乔木。性耐寒,叶小、鳞形,纹理细密,是上好材质。有扁柏、侧柏、桧柏、罗汉柏等数种。
- 姓。如周代有柏景。
柏 [ bǎi ]
语音- (一)之语音。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動-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戕 qiāng《國語辭典》
戕 [ qiáng ]
动- 杀害、伤害。如:「自戕」、「戕害」。《孟子·告子上》:「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汉·曹操〈蒿里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