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紫玉春魂欲化烟,一碑为补有情天。

陈无名近现代〕《利越流观春航血泪碑作

紫玉春魂欲化烟,一碑为补有情天。
桃花短命生难折,栀子同心死尚镌。
东去大江流泪目,南飞孔雀断肠篇。
一斑侬亦曾窥豹,湿尽青衫忆往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紫玉春魂一碑有情

紫玉 zǐ yù
(1).紫色宝玉。古代以为祥瑞之物。《宋书·符瑞志下》:“黄银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则黄银紫玉光见深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白鱼赤鸟之符,黄金紫玉之瑞。”
(2).传说中 春秋 时 吴王 夫差 小女名。亦名 小玉 。据 晋 干宝 《搜神记》载: 吴王 夫差 小女 紫玉 ,年十八,悦童子 韩重 ,欲嫁而为父所阻,气结而死。 重 游学归,吊 紫玉 墓。 玉 形现,并赠 重 明珠。 玉 托梦于王,夫人闻之,出而抱之, 玉 如烟而没。后遂用以指多情少女。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出郊而望,但见 紫玉 之烟;舞鹤还来,俱入泉台之镜。”
(3).用为女子早逝之典。 唐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胡牀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唐 杜甫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诗:“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4).紫竹的别名。 南唐 陈陶 《题僧院紫竹》诗:“霞杯传縹叶,羽管吹紫玉。” 元 陈旅 《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仙女乘鸞吹紫玉,才人骑马勒黄金。” 清 纳兰性德 《琵琶仙·中秋》词:“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5).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以紫玉为箫笛之代称。  ——《漢語大詞典》
春魂 chūn hún
(1).春日的情怀。 唐 鲍溶 《送萧世秀才》诗:“心交别我西京去,愁满春魂不易醒。”
(2).指宫人之魂。 唐 雍裕之 《宫人斜》诗:“应有春魂化为燕,年来飞入 未央 栖。”
(3).指花。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沉沉卧九閽。” 刘国钧 《月词》:“落尽棠梨浑不管,和云和雨瘞春魂。”  ——《漢語大詞典》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1.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2.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1.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化 huà/huā《國語辭典》

化 [ huà ]

  1. 改变。如:「千变万化」、「潜移默化」。《易经·恒卦·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淮南子·泛论》:「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2. 天地生成万物。如:「造化」、「化育」。
  3. 转移民俗使归淳厚。《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文选·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
  4. 死。如:「物化」、「羽化」。《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唐·刘禹锡〈祭柳员外文〉:「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
  5. 物体消融、改变形性。如:「溶化」、「消化」。《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
  6. 烧毁。如:「火化」、「焚化」。《西游记·第一三回》:「献过了种种香火,化了众神纸马,烧了荐亡文疏,佛事已毕,又各安寝。」
  7. 求乞、乞讨。如:「化缘」、「募化」。《儒林外史·第一回》:「也有坐在地上就化钱的。」
  8. 置于名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转变成某种状态或性质。如:「美化」、「绿化」、「恶化」、「电气化」、「科学化」、「现代化」。
  1. 教化。《文选·李密·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唐·柳宗元〈封建论〉:「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
  2. 化学的简称。如:「理化」、「化工」。

化 [ huā ]

  1. 参见「化子 」条。
烟 ( 煙 ) yān《國語辭典》
  1. 「煙 」的異體字。
一碑
水经注山桑邑城东南有一碑碑文悉破无验亭祁顺游白鹿洞记石桥东有陆羽泉西冇飞来亭侧一碑嵌石壁刻宋郡守钱闻诗  ——《骈字类编》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补 ( 補 ) bǔ
补 [ bǔ ]
  1.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葺。亡羊~牢。
  2.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充。贴~。~习。滋~。
  3. 益处:不无小~。于事无~。
有情 yǒu qíng
(1).有情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卫洗马 初欲渡 江 ,形神惨顇,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復谁能遣此!’”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 咸阳 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2).有交情;有情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在中朝,与 和长舆 齐名,那与佞人 刁协 有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后遇 袁悦 之间,遂致疑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严蕊 见此人满面慽容,问知为着丧耦之故,晓得是个有情之人,关在心里。”
(3).指男女间互相有爱恋之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 权翰林 自遇 桂娘 两下交口之后,时常相遇,便眉来眼去,彼此有情。”
(4).有情致。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董伯仁》:“动笔形似,画外有情。”
(5).佛教语。梵语sattva的意译。也译为众生。指人和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唐 慧能 《坛经·行由品》:“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证得菩提归浄土,又起慈悲化有情。” 许地山 《愿》:“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如意净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间诸有情。”  ——《漢語大詞典》
天 tiān《國語辭典》

天 [ tiān ]

  1. 日月星辰所罗列的空间,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顶天立地」。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2. 一昼夜的时间。如:「昨天」、「今天」、「大后天」、「一天」。
  3. 白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段时间。如:「三天三夜」、「三更天」。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4. 时节、季节。如:「春天」、「三伏天」、「黄梅天」。
  5. 气候。如:「晴天」、「阴天」、「大热天」、「下雨天」。
  6. 自然。如:「人定胜天」、「乐天知命」。《庄子·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7. 指宇宙万物的主宰。有时指大自然、有时指命运、有时指天神等。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书经·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8. 指神灵所住的世界。如:「升天」、「归天」。
  9. 不可或缺或最重要的事物。如:「以夫为天」。《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10.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如:「这项工作限你三十天时间完成,不得拖延。」
  1. 自然的、天然的。如:「天才」、「天险」、「天籁」、「天性」。
  2. 数目极大的。如:「天价」、「天量」、「天文数字」。
  3. 腾空架设的、驾于空中的。如:「天桥」、「天窗」、「天棚」。
  1. 很、非常。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