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行酬赤扆,小楼三载误黄冠。
黎景义〔明代〕《都粘三忠庙吊古 其八》
成仁取义此心安,运去舟沉祚复难。大学数行酬赤扆,小楼三载误黄冠。
川陵在在非胡地,坛宇年年祀宋官。山色自青波自绿,春霖秋旭粤天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大学(大學)dà xué
(1).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综合性大学等。如: 小王 上大学了。
(2).特指多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工科)方面的各种专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太学。《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戴礼记·保傅》:“束髮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 卢辩 注:“大学,王宫之东者。束髮,谓成童。”《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 ——《漢語大詞典》
(2).特指多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工科)方面的各种专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太学。《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戴礼记·保傅》:“束髮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 卢辩 注:“大学,王宫之东者。束髮,谓成童。”《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 ——《漢語大詞典》
数 ( 數 ) shù/shǔ/shuò
数 [ shù ]
-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
- 几,几个:~人。~日。
-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
- 命运,天命:天~。气~。
-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九。
- 比较起来突出:~得着。
- 责备,列举过错:~落。
- 谈论,述说:~说。~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 屡次:~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动-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 姓。如汉代有行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名-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名-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酬 chóu《國語辭典》
酬 [ chóu ]
動- 勸酒、敬酒。《玉篇·酉部》:「酬,勸也。」《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下官代他酬老先生一盃。」
- 贈與。《儀禮·士冠禮》:「主人酬賓束帛儷皮。」《清平山堂話本·夔關姚卞弔諸葛》:「命童子取銀一錠,以酬潤筆之資。」
- 報答。如:「酬謝」。《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為惠已甚,吾無以酬之,若何?」唐·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詩:「長揖蒙垂國士恩,壯心剖出酬知己。」
- 應對、唱和。《晉書·卷六二·劉琨傳》:「諶素無奇略,以常詞酬和。」《元史·卷一七○·張昉傳》:「左酬右答,咸得其當。」
- 實現、償願。如:「壯志未酬」。宋·陸游〈倚樓〉詩:「未酬馬上功名願,已是人間老大身。」
赤 chì《國語辭典》
赤 [ chì ]
形- 红色的。如:「面红耳赤」、「近朱者赤」。
- 热烈、忠诚。如:「赤忱」、「赤胆忠心」。《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危安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 空无的。如:「赤手空拳」。
- 诛灭。《文选·扬雄·解嘲》:「客徒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
- 裸露。如:「赤身露体」。
- 姓。如古时有赤翼。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扆 yǐ《國語辭典》
扆 [ yǐ ]
名- 古代指窗和门之间的地方。《说文解字·户部》:「扆,户牖之闲谓之扆。」
- 门窗间的屏风。汉·王充《论衡·书虚》:「负扆南面乡坐,扆在后也。」《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方飨群臣,中会而起,触扆坠地。」
- 姓。如明代有扆昭。
- 隐藏。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四上·释诂》:「扆,藏也。」
- 依、倚靠。《大戴礼记·五帝德》:「乘龙扆云,以顺天地之纪、幽明之故。」
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形-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楼 ( 樓 ) lóu
楼 [ lóu ]
-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房。~梯。~道。~层。城~。岗~。阁~。~台。~船。办公~。高~大厦。
- 姓。
三载(三载)
唐 杨衡 秋夜桂州宴送郑十九侍御 一杯勾离阻,三载奉周旋。 ——《骈字类编》
误 ( 誤 ) wù
误 [ wù ]
- 错,不正确:错~。失~。笔~。~差(chā)。
- 耽搁:耽~。
-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国。~人子弟。
-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伤。
黄冠 huáng guān
(1).古代指箬帽之类。蜡祭时戴之。《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 郑玄 注:“言祭以息民,服像其时物之色,季秋而草木黄落。” 孔颖达 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后即借指农夫野老之服。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主人拂黄冠,拭藜杖,布蔬种,平圻壤。” 钱振伦 注:“《礼记》:‘黄冠,草服也。’”
(2).道士之冠。亦借指道士。 唐 唐求 《题青城山范贤观》诗:“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 宋 陆游 《书喜》诗:“挂冠更作黄冠计,多事常嫌 贺季真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黄冠緇徒,恣为妖妄,不力攻之,不貽患於世道乎?” 林学衡 《东樊山》诗:“便着黄冠思入道,可容白袷坐论文。”
(3).指黄冠体。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曲之传远而所著又伙者……厥有黄冠、草堂、楚江、骚人诸体。” ——《漢語大詞典》
(2).道士之冠。亦借指道士。 唐 唐求 《题青城山范贤观》诗:“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 宋 陆游 《书喜》诗:“挂冠更作黄冠计,多事常嫌 贺季真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黄冠緇徒,恣为妖妄,不力攻之,不貽患於世道乎?” 林学衡 《东樊山》诗:“便着黄冠思入道,可容白袷坐论文。”
(3).指黄冠体。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曲之传远而所著又伙者……厥有黄冠、草堂、楚江、骚人诸体。”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