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倾尊与斟酌,四壁堆罂缸。

韩愈唐代〕《病中赠张十八

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逢逢。
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谈舌久不掉,非君亮谁双。
扶几导之言,曲节初摐摐。半途喜开凿,派别失大江。
吾欲盈其气,不令见麾幢。牛羊满田野,解旆束空杠。
倾尊与斟酌,四壁堆罂缸。玄帷隔雪风,照炉钉明釭.
夜阑纵捭阖,哆口疏眉厖。势侔高阳翁,坐约齐横降。
连日挟所有,形躯顿胮肛。将归乃徐谓,子言得无哤.
回军与角逐,斫树收穷庞。雌声吐款要,酒壶缀羊腔。
君乃昆仑渠,籍乃岭头泷。譬如蚁蛭微,讵可陵崆uu.
幸愿终赐之,斩拔枿与桩。从此识归处,东流水淙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斟酌四壁

倾 ( 傾 ) qīng
倾 [ qīng ]
  1. 斜,歪:~斜。~侧。~塌。~圮。~跌。
  2. 趋向:~向。~心。~慕。~注。左~。右~。
  3. 倒塌:~颓。~覆。~轧()(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
  4.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引申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箱倒箧(亦称“倾筐倒庋”)。~盆大雨。~城。~洒。~销。
  5. 用尽(力量):~听。~诉。~吐。
尊 zūn《國語辭典》

尊 [ zūn ]

  1. 酒器。《廣韻·平聲·魂韻》:「尊,《說文》曰:『酒器也。』」《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賓客。」
  2. 對長輩的敬稱。如:「尊長」。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凡宗親世數,有從父,有從祖,有族祖。江南風俗,自茲已往,高秩者,通呼為尊。」
  3. 量詞。計算大炮或神像的單位。如:「十尊大炮」、「五尊神像」。
  1. 敬重。如:「尊敬」、「尊師重道」。《禮記·曲禮上》:「禮者自卑而尊人。」
  1. 稱人的敬辭,通常加在與對方有關的人事物上。如:「尊體」、「尊囑」、「尊夫人」、「尊姓大名」。
  2. 高。《易經·繫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3. 顯貴的。如:「尊貴」。《禮記·曲禮上》:「尊客之前不叱狗。」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斟酌 zhēn zhuó
(1).倒酒;注酒。《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慈 乃为齎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 唐 夷陵女郎 《空馆夜歌》:“緑樽翠杓,为君斟酌。”
(2).指饮酒。旧题 汉 苏武《诗》之一:“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宋 向子諲 《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词:“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斟酌移时,女频来行酒,嫣然含笑,殊不羞濇。”
(3).倒酒不满曰斟,太过曰酌,贵适其中。故凡事反复考虑、择善而定,亦称斟酌。《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 禕 、 允 之任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彼其推明心术之微,剖析义利之辨,而斟酌时中之权,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 曹禺 《日出》第四幕:“字眼上可以略为斟酌斟酌再用。”
(4).犹思忖;思量。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仇兆鳌 注:“斟酌,代为思忖也。”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 清 余京 《中秋月蚀》诗:“ 广寒 宫闕愁昏黑,斟酌 姮娥 秉烛行。”
(5).品评欣赏。 宋 向子諲 《清平乐·滁阳寄邵子非诸友》词:“今夜凄然对影,与谁斟酌姮娥。”
(6).执掌。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天有北斗,所以斟酌元气;帝有尚书,所以出纳王命。”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若夫驂驾六龙,驱驰七圣,斟酌元气,裁成天道者,其惟圣人乎!” 宋 曾巩 《祭黄君文》:“当世之官,有微有盛。盛者庙堂,斟酌王命。”
(7).安排;摆布。《北史·杨愔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 汉 老嫗斟酌。’”  ——《漢語大詞典》
四壁 sì bì
(1).四面墙壁。《战国策·秦策二》:“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餘明之照四壁者。” 唐 姚合 《药堂》诗:“四壁画远山,堂前耸秋山。”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朝来啟户牖,山光照四壁。”
(2).《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文君 夜亡奔 相如 , 相如 乃与驰 成都 。家居徒四壁立。”后以“四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宋 陈师道 《答张文潜》诗:“我贫无一锥,所向皆四壁。” 金 元好问 《芳华怨》诗:“不然典取鷫鸘裘,四壁 相如 堪白头。”
(3).指屋内的四面。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倾尊与斟酌,四壁堆甖缸。” 清 洪升 《长生殿·雨梦》:“单则听颯剌剌风摇树摇,啾唧唧四壁寒蛩絮,一片愁苗,怨苗。”
(4).四面营垒。《新唐书·杨行密传》:“ 鏐 将 危全讽 列四壁,皆万人, 珣 谓诸将曰:‘为诸君击中壁,食其穀以归。’乃夜击之, 全讽 走。”  ——《漢語大詞典》
堆 duī《國語辭典》

堆 [ duī ]

  1. 积聚成小山的东西。如:「土堆」、「瓦砾堆」、「柴火堆」。
  2. 量词。计算堆积物、成群人的单位。如:「一堆土」、「两堆人」。
  3. 地名用字。如屏东县的六堆,大陆地区四川省奉节县东瞿塘峡口的滟滪堆。
  1. 积聚。如:「堆恨成仇」。
  2. 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积起来。如:「把白菜堆在院子里。」、「把书堆在桌子上。」
罂 ( 罌 ) yīng
罂 [ yīng ]
  1. 〔~粟〕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白粉,花有红、紫、白等色,果实球形。未成熟时,果实中有白浆,是制鸦片的原料,果壳可入药,花供观赏。
  2. 古代大腹小口的酒器。
缸 gāng《國語辭典》

缸 [ gāng ]

  1. 一种盛装、储藏东西的容器。圆形、宽口、腹大、底小。旧时用陶、瓷、玻璃等制成,现代亦有塑胶制成。如:「酱缸」、「水缸」、「鱼缸」。
  2. 像缸一样的器物。如:「汽缸」、「茶缸」、「烟灰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