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逢见(逢見)féng jiàn
遇见,碰到。 宋 苏辙 《神水馆寄子瞻兄》诗之三:“谁将家集过 幽都 ,逢见胡人问 大苏 。”《五灯会元·南岳下二世·浮杯和尚》:“ 澄一禪客 逢见 行婆 ,便问:‘怎生是 南泉 犹少机关在?’” ——《漢語大詞典》
一道 yī dào
(1).一条道路。《北史·西域传序》:“自 玉门 度流沙,西行二千里至 鄯善 为一道。”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诗》之二:“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
(2).同一道理。《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 禹 继 舜 , 舜 继 尧 ,三圣相受而守一道。”《宋史·选举志三》:“文武一道也,今太学就绪,而武学几废,恐有遗才。”
(3).一种途径或方法。《商君书·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吕氏春秋·爱类》:“利民岂一道哉,当其时而已矣。”《朱子语类》卷十八:“至於所谓仁,得一道而入,则可以类推而通其餘矣。”
(4).一种德行。《淮南子·诠言训》:“有百技而无一道,虽得之弗能守。”
(5).同路;一起。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三:“郎听採菱女,一道夜歌归。”《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我们就这里买些酒,吃了助威,一道躲开那两个婆子。”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要好好团结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
(6).犹一并。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且打交你尘簌簌,一道与男女揣个骨看。”
(7).围棋下子的一个交叉点。《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观人围棊,局坏, 粲 为覆之……不误一道。”《北史·齐河南王孝瑜传》:“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棊不失一道。”
(8). 明 代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续文献通考·兵一》:“然后於阵四面列骑为队,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
(9).表数量。用于水流、光线等,犹言一条。 唐 王维 《寒食城东即事》诗:“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緑蒲涵白芷。” 唐 元稹 《望喜驿》诗:“子规惊觉灯又灭,一道月光横枕前。”《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斜剌里一道白光儿闪烁烁从半空里扑了来。”
(10).表数量。用于景物,犹言一片。 唐 王昌龄 《送柴侍御》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 欧阳詹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诗:“媚作千门秀,连为一道春。” 唐 杜牧 《汴人舟行答张祜》诗:“春风野岸名花发,一道帆檣尽柳烟。”
(11).表数量。用于符箓、文书、题目等,犹言一篇。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篇》卷下:“乃以符一道付之。”《宣和遗事》前集:“独有御史中丞 丰稷 同着殿中侍御史 陈师锡 共写着表文一道,奏 蔡京 奸恶。”《宋史·选举志三》:“明年命断案三场,每场止试一道。”《西游记》第九回:“祭了 光蕊 ,烧了祭文一道。”
(12).表数量。用于称进一次茶汤或菜肴。《水浒传》第九回:“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三人分宾主坐下, 牛浦 坐在下面。又捧出一道茶来吃了。” 赵树理 《张来兴》:“县人代会开会期间,大会总务处为了让全县代表都赏识一下本县产的鱼,就决定在最后会餐的席上特加一道好菜--煎鱼。” ——《漢語大詞典》
(2).同一道理。《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 禹 继 舜 , 舜 继 尧 ,三圣相受而守一道。”《宋史·选举志三》:“文武一道也,今太学就绪,而武学几废,恐有遗才。”
(3).一种途径或方法。《商君书·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吕氏春秋·爱类》:“利民岂一道哉,当其时而已矣。”《朱子语类》卷十八:“至於所谓仁,得一道而入,则可以类推而通其餘矣。”
(4).一种德行。《淮南子·诠言训》:“有百技而无一道,虽得之弗能守。”
(5).同路;一起。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三:“郎听採菱女,一道夜歌归。”《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我们就这里买些酒,吃了助威,一道躲开那两个婆子。”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要好好团结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
(6).犹一并。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且打交你尘簌簌,一道与男女揣个骨看。”
(7).围棋下子的一个交叉点。《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观人围棊,局坏, 粲 为覆之……不误一道。”《北史·齐河南王孝瑜传》:“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棊不失一道。”
(8). 明 代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续文献通考·兵一》:“然后於阵四面列骑为队,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
(9).表数量。用于水流、光线等,犹言一条。 唐 王维 《寒食城东即事》诗:“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緑蒲涵白芷。” 唐 元稹 《望喜驿》诗:“子规惊觉灯又灭,一道月光横枕前。”《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斜剌里一道白光儿闪烁烁从半空里扑了来。”
(10).表数量。用于景物,犹言一片。 唐 王昌龄 《送柴侍御》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 欧阳詹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诗:“媚作千门秀,连为一道春。” 唐 杜牧 《汴人舟行答张祜》诗:“春风野岸名花发,一道帆檣尽柳烟。”
(11).表数量。用于符箓、文书、题目等,犹言一篇。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篇》卷下:“乃以符一道付之。”《宣和遗事》前集:“独有御史中丞 丰稷 同着殿中侍御史 陈师锡 共写着表文一道,奏 蔡京 奸恶。”《宋史·选举志三》:“明年命断案三场,每场止试一道。”《西游记》第九回:“祭了 光蕊 ,烧了祭文一道。”
(12).表数量。用于称进一次茶汤或菜肴。《水浒传》第九回:“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三人分宾主坐下, 牛浦 坐在下面。又捧出一道茶来吃了。” 赵树理 《张来兴》:“县人代会开会期间,大会总务处为了让全县代表都赏识一下本县产的鱼,就决定在最后会餐的席上特加一道好菜--煎鱼。” ——《漢語大詞典》
士 shì《國語辭典》
士 [ shì ]
名- 未婚的男子。《易經·歸妹卦·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 男子的美稱。《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
- 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漢·王充《論衡·實知》:「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 古代社會階層的等級之一,為貴族中等級最低者。如:「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
- 泛稱居官受祿的人。《禮記·中庸》:「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 對品德好、有睿智或特殊技藝的人的美稱。如:「明士」、「勇士」、「護士」、「博士」、「碩士」。
- 對人的美稱。如:「男士」、「女士」、「地方人士」。
- 兵卒。如:「士兵」、「士卒」。
- 現今軍中的階級名稱,在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 職業、工作。《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 姓。如戰國時晉國有士蒍。
- 二一四部首之一。
称是(稱是)chēng shì
(1).犹称职。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公诸官》:“官属果称是,声华真可听。” 仇兆鳌 注:“称是,称职也。”
(2).谓与此相称或相当。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明日遣使齎繒帛三万疋,名马二百疋,他物称是,以献於 嵩 。”《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时官有布二十万匹,金银五千斤,钱亿万,绢数万匹,他物称是。” 胡三省 注:“言他物与布金银钱绢相称也。称,尺证翻。”《金史·仆散忠义传》:“今已许 宋 讲好,而屯戍尚多,可除旧军外,选马一万二千,阿里喜称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孔东堂 演《桃花扇》曲本,有诗集若干,佳句云:‘船衝宿鷺排檣起,灯引秋蚊入帐飞。’其他首未能称是。” ——《漢語大詞典》
(2).谓与此相称或相当。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明日遣使齎繒帛三万疋,名马二百疋,他物称是,以献於 嵩 。”《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时官有布二十万匹,金银五千斤,钱亿万,绢数万匹,他物称是。” 胡三省 注:“言他物与布金银钱绢相称也。称,尺证翻。”《金史·仆散忠义传》:“今已许 宋 讲好,而屯戍尚多,可除旧军外,选马一万二千,阿里喜称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孔东堂 演《桃花扇》曲本,有诗集若干,佳句云:‘船衝宿鷺排檣起,灯引秋蚊入帐飞。’其他首未能称是。” ——《漢語大詞典》
李 lǐ《國語辭典》
李 [ lǐ ]
名- 植物名。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緣呈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為圓卵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 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八伯 bā bó
(1).古代畿外八州的最高长官,分别掌管四方诸侯,相传 尧 舜 时皆有。《礼记·王制》:“八州八伯。”《尚书大传》卷一下:“惟元祀巡守四岳八伯。” 郑玄 注:“ 尧 时得 羲和 ,命为六卿,其主春夏秋冬者并掌方岳之事,是为四岳,出则为伯;其后稍死, 驩兜 、 共工 等代之,乃分置八伯。” 尧 时八伯为 驩兜 、 共工 、 放齐 、 鲧 ,馀四人不详。见 唐 贾公彦 《周礼正义序》引 郑玄 说。
(2). 晋 代 郗鉴 、 阮放 、 卞壸 、 蔡谟 、 胡毋辅之 、 阮孚 、 刘绥 、 羊曼 八人,时号 兖州 八伯。《晋书·羊曼传》:“时州里称 陈留 阮放 为宏伯, 高平 郗鉴 为方伯, 泰山 胡毋辅之 为达伯, 济阴 卞壼 为裁伯, 陈留 蔡謨 为朗伯, 阮孚 为诞伯, 高平 刘绥 为委伯,而 曼 为濌伯。凡八人,号 兖州 八伯。” ——《漢語大詞典》
(2). 晋 代 郗鉴 、 阮放 、 卞壸 、 蔡谟 、 胡毋辅之 、 阮孚 、 刘绥 、 羊曼 八人,时号 兖州 八伯。《晋书·羊曼传》:“时州里称 陈留 阮放 为宏伯, 高平 郗鉴 为方伯, 泰山 胡毋辅之 为达伯, 济阴 卞壼 为裁伯, 陈留 蔡謨 为朗伯, 阮孚 为诞伯, 高平 刘绥 为委伯,而 曼 为濌伯。凡八人,号 兖州 八伯。”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