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五马(五馬)wǔ mǎ
(1).《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汉 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 唐 钱起 《送张中丞赴桂州》诗:“云衢降五马,林木引双旌。” 宋 梅尧臣 《送胥太傅湖州倅》诗:“不羡乘五马,却逢 罗敷 羞。”
(2).太守的代称。 唐 白居易 《西湖留别》诗:“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明 许目昌 《水浒记·遣讯》:“五马喜通麻,相府威权大。” 清 赵翼 《送邑侯高松亭调任宿迁》诗:“相期迁五马,重布 晋陵 春。” ——《漢語大詞典》
(2).太守的代称。 唐 白居易 《西湖留别》诗:“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明 许目昌 《水浒记·遣讯》:“五马喜通麻,相府威权大。” 清 赵翼 《送邑侯高松亭调任宿迁》诗:“相期迁五马,重布 晋陵 春。” ——《漢語大詞典》
惊 ( 驚 ) jīng
惊 [ jīng ]
-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 出人意料的:~喜。
穷巷(窮巷)qióng xiàng
(1).冷僻简陋的小巷。《墨子·号令》:“吏行其部,至里门,正与开门内吏,与行父老之守及穷巷幽间无人之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 唐 王维 《渭川田家》诗:“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清 方苞 《书〈烈妇东鄂氏事略〉后》:“穷巷篳门,艰贞苦恨而湮灭无闻者,更不知其几矣。”
(2).犹穷乡。《商君书·更法》:“穷巷多怪,曲学多辩。”《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陈涉 ﹞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 ——《漢語大詞典》
(2).犹穷乡。《商君书·更法》:“穷巷多怪,曲学多辩。”《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陈涉 ﹞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 ——《漢語大詞典》
双童(双童)
南北朝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四 五马遥相问,双童来夹车。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 双童还献药,五色耀仙材。
唐 张说 安乐郡主花烛行 织女西垂隐烛台,双童连缕合欢杯。
唐 王维 郑果州相过 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
唐 司空曙 送卢使君赴夔州 凭几双童静,登楼万井斜。
唐 无可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其一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 ——《骈字类编》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 双童还献药,五色耀仙材。
唐 张说 安乐郡主花烛行 织女西垂隐烛台,双童连缕合欢杯。
唐 王维 郑果州相过 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
唐 司空曙 送卢使君赴夔州 凭几双童静,登楼万井斜。
唐 无可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其一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 ——《骈字类编》
逐 zhú《國語辭典》
逐 [ zhú ]
动- 追赶。如:「追逐」、「随波逐流」。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驱走。如:「驱逐出境」、「逐出家门」、「逐客令」。
- 追求、追寻。《国语·晋语四》:「餍迩逐远,远人入服,不为邮矣。」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 竞争、争夺。如:「角逐」。《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 跟随。唐·杨发〈残花〉诗:「暖芳随日薄,残片逐风回。」
- 依次、按照顺序。如:「逐年增加」、「逐条说明」。
老身 lǎo shēn
(1).老人的自称。《北史·穆绍传》:“﹝ 绍 ﹞正色让 顺 曰:‘老身二十年侍中,与卿先君亟连职事,纵卿后进,何宜相排突也!’” 唐 刘长卿 《送王司马秩满西归》诗:“同官岁岁先辞满,唯有青山伴老身。”
(2).多行于年老妇女。《新五代史·汉高祖皇后李氏传》:“太后誥曰:‘……老身未终残年,属此多难,唯以衰朽,託於始终。’”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老身 蔡婆婆 是也, 楚州 人氏。”《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虔婆道:‘四老爷,想我老身在 南京 也活了五十多岁。’” ——《漢語大詞典》
(2).多行于年老妇女。《新五代史·汉高祖皇后李氏传》:“太后誥曰:‘……老身未终残年,属此多难,唯以衰朽,託於始终。’”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老身 蔡婆婆 是也, 楚州 人氏。”《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虔婆道:‘四老爷,想我老身在 南京 也活了五十多岁。’”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