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渔舟破浪来,泛泛一叶小。

陆游宋代〕《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

天镜环千峰,苍翠立云表。
渔舟破浪来,泛泛一叶小。
云门若耶间,迨此素秋杪。
登览不可迟,去若孤鸿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渔舟破浪泛泛一叶

渔舟(漁舟)yú zhōu
渔船。 南朝 梁 刘孝威 《登覆舟山望湖北》诗:“荇蒲浮新叶,渔舟绕落花。” 唐 杜甫 《初冬》诗:“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清 钱载 《饮望湖亭》诗:“估客帆檣去,渔舟浦溆还。”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漢語大詞典》
破浪 pò làng
(1).谓船冲开波浪前进。亦比喻志向远大,不畏险阻,奋勇向前。 唐 杜甫 《舟泛洞庭》诗:“破浪南风正,收颿畏日斜。” 明 文德翼 《池口阻风》诗:“頽年自笑沧洲客,破浪那能万里期。” 郭沫若 《北上纪行》诗之二:“破浪人三十,乘风路八千。”参见“ 破浪乘风 ”。
(2).波浪拍击海岸时形成浪花飞溅破碎的现象,称破浪,也称拍岸浪。  ——《漢語大詞典》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泛泛(汎汎)fàn fàn
亦作“泛泛”。亦作“氾氾”。
(1).漂浮貌;浮行貌。《诗·小雅·采菽》:“汎汎杨舟,紼纚维之。”《楚辞·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鳧,与波上下,偷以全无躯乎?” 唐 吕周任 《泗州大水记》:“崇邱如岛,稍稍而没,夏屋如查,汎汎相继。” 元 张可久 《醉太平·怀古》曲:“翩翩野舟,汎汎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
(2).引申为随波逐流。 王闿运 《会试始萍生赋》:“浮江海而不沉,游清浊而无忤。岂汎汎以全躯,惟依依以保素。”
(3).水流貌。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一:“汎汎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明 何景明 《拟古诗》之九:“汎汎东流河,嫋嫋河上柳。”
(4).广大无边际貌。《庄子·秋水》:“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 唐 张说 《离会曲》诗:“何处送客 洛 桥头, 洛水 泛泛中行舟。” 明 张煌言 《暮春有怀》诗:“汎汎苍海,盘桓少年。”
(5).充满貌。《素问·脉要精微论》:“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餘。”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三:“採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 清 曹寅 《与曲师小饮》诗:“呶呶騶卒谁可拟,泛泛匏尊空自泻。”
(6).浮浅;寻常。 宋 苏轼 《与孙正孺书》之二:“阔远无他嘱,惟倍万保嗇而已,勿将作汎汎常语过耳也。”《朱子语类》卷七四:“汎汎做只是俗事,更无可守。”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谢师父救了我这蠢蠢之物,泛泛之才。” 章炳麟 《程师》:“﹝弟子﹞虽闻其説,谓汎汎与恒师等。”  ——《漢語大詞典》
一叶(一葉)yī yè
(1).一片叶子。《列子·说符》:“ 宋 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 列子 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 唐 李白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牀。” 元 耶律楚材 《乞茶诗》之三:“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叶碾新芽。”参见“ 一叶知秋 ”。
(2).比喻小船。 唐 司空图 《自河西归山诗》之一:“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一叶南浮去似飞, 楚 乡云水本无依。” 宋 苏轼 《赠邵道士》诗:“相将乘一叶,夜下 苍梧 滩。” 明 宋濂 《龙眠居士画十八应真相赞》:“未入水时,一叶已渡。”
(3).一页。  ——《漢語大詞典》
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1.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1.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2.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3.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1.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1.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