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天寒
唐 杜甫 佳人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 其一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唐 王维 阙题二首 其一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 高适 入昌松东界山行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唐 李益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 天寒清洛苑,秋夕白云司。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 日落方收鼓,天寒更炙笙。
唐 项斯 边游 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唐 罗隐 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 豫章地暖矜千尺,越峤天寒愧一枝。
唐 灵澈 宿东林寺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唐 皎然 从军行五首 其五 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
元 袁桷 次韵善之杂兴三首 其一 日落长镵柄,天寒白苧衣。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 其一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唐 王维 阙题二首 其一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 高适 入昌松东界山行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唐 李益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 天寒清洛苑,秋夕白云司。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 日落方收鼓,天寒更炙笙。
唐 项斯 边游 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唐 罗隐 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 豫章地暖矜千尺,越峤天寒愧一枝。
唐 灵澈 宿东林寺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唐 皎然 从军行五首 其五 雾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疏。
元 袁桷 次韵善之杂兴三首 其一 日落长镵柄,天寒白苧衣。 ——《骈字类编》
邵伯树(邵伯樹)shào bó shù
《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张守节 正义:“今之棠梨树也。”后因称棠梨树为“邵伯树”。 唐 杜甫 《巴山》诗:“天寒 邵伯 树,地阔 望仙臺 。” 仇兆鳌 注引《九域志》:“ 邵伯 甘棠树在 陕州府 署西南隅。” ——《漢語大詞典》
地阔(地阔)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唐 韩愈 杂曲歌辞 鸣雁行 去寒就暖识所依,天长地阔栖息稀。
唐 欧阳詹 泉州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 天长地阔多岐路,身即飞蓬共水萍。
唐 司空图 江行二首 其一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 ——《骈字类编》
唐 韩愈 杂曲歌辞 鸣雁行 去寒就暖识所依,天长地阔栖息稀。
唐 欧阳詹 泉州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 天长地阔多岐路,身即飞蓬共水萍。
唐 司空图 江行二首 其一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 ——《骈字类编》
望仙
李华含元殿赋望仙辟于巽维建福敞于坤隅
中华古今注秦始皇常靸望仙鞋
妆台记开元中梳双鬟望仙髻及回鹘髻
别国洞冥记元封三年大秦国贡花蹄牛其色駮高六尺尾环绕其身角端有肉蹄如莲花善走多力帝使辇铜石以起望仙宫沈约 诗 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 ——《分类字锦》
中华古今注秦始皇常靸望仙鞋
妆台记开元中梳双鬟望仙髻及回鹘髻
别国洞冥记元封三年大秦国贡花蹄牛其色駮高六尺尾环绕其身角端有肉蹄如莲花善走多力帝使辇铜石以起望仙宫沈约 诗 既表祈年观,复立望仙宫。 ——《分类字锦》
台 ( 檯 臺 颱 ) tái/tāi《國語辭典》
台 [ tāi ]
- 大陸地區浙江省台州、天台山等地之台的舊讀。
台 [ yí ]
動- 喜悅。《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通「怡」。
- 我。古人稱自己為「台」。《書經·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唐·盧肇〈漢堤〉詩:「流災降慝,天曷台怒。」
- 表示疑問的意思。相當於「何」、「什麼」。《書經·湯誓》:「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後漢書·四○·班彪傳下》:「罔光度而遺章,今其如台而獨闕也!」
- 姓。如明代有台元。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