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车晨出游,去留不自期。
良辰春将及,万物欣得时。吾生亦几何,遑遑欲安之。
巾车晨出游,去留不自期。丘壑聊流憩,琴书心独怡。
壶觞羡有酒,亲戚相问遗。扶老而携幼,东畴命耘耔。
无心云出岫,知还鸟倦飞。寄傲天宇内,行乐复奚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巾车(巾車)jīn chē
(1).以帷幕装饰车子。因指整车出行。《孔丛子·记问》:“ 文 武 既坠,吾将焉归……巾车命驾,将适 唐 都。”《南史·文学传·孔广》:“ 绪 数巾车诣之。” 清 金人瑞 《戊子春积雨如晦久不晤草座先生天甫晴便忽睹书此为乐也》诗:“城中泥雨盛冠盖,野外日高未巾车。”
(2).指有帷幕的车子。 晋 陶潜 《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宋 苏轼 《和寄天选长官》诗:“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嶠?” 清 赵翼 《入云栖十余里修篁夹路》诗:“我乘巾车行,苦障帷数幅。”
(3).古代官名。《周礼·春官·序官》:“巾车,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 郑玄 注:“巾车,车官之长。”《周礼·春官·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其出入。”《左传·哀公三年》:“校人乘马,巾车脂辖。” 杜预 注:“巾车,掌车。” ——《漢語大詞典》
(2).指有帷幕的车子。 晋 陶潜 《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宋 苏轼 《和寄天选长官》诗:“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嶠?” 清 赵翼 《入云栖十余里修篁夹路》诗:“我乘巾车行,苦障帷数幅。”
(3).古代官名。《周礼·春官·序官》:“巾车,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 郑玄 注:“巾车,车官之长。”《周礼·春官·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其出入。”《左传·哀公三年》:“校人乘马,巾车脂辖。” 杜预 注:“巾车,掌车。” ——《漢語大詞典》
晨出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其七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骈字类编》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動-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去留 qù liú
(1).离去或留下。《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咨其去留。” 唐 杜甫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判官》诗:“今归行在所,王事有去留。”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二:“ 高大成 并不关心她们的去留。”
(2).指离去者或留下者。 元 刘忠之 《太常引·送郭复斋》词:“春风满路,堤边杨柳,难繫去留情。”
(3).取舍。 晋 陆机 《文赋》:“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本朝进士……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清 吴敏树 《〈归震川文别钞〉序》:“盖余心之所私喜者,而非以是为去留也。”
(4).犹成败。《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 相 张 君……天下之事皆决於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 张 君,孺子岂有客习於相君者哉?”
(5).犹生死。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寓形宇内復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南史·隐逸传上·顾欢》:“达生任去留,善死均日夜。” ——《漢語大詞典》
(2).指离去者或留下者。 元 刘忠之 《太常引·送郭复斋》词:“春风满路,堤边杨柳,难繫去留情。”
(3).取舍。 晋 陆机 《文赋》:“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本朝进士……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清 吴敏树 《〈归震川文别钞〉序》:“盖余心之所私喜者,而非以是为去留也。”
(4).犹成败。《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 相 张 君……天下之事皆决於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 张 君,孺子岂有客习於相君者哉?”
(5).犹生死。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寓形宇内復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南史·隐逸传上·顾欢》:“达生任去留,善死均日夜。”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自期 zì qī
(1).自己期望;自许。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上承凤皇恩,自期永不衰。” 宋 陆游 《书怀》诗:“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金史·文艺传下·李纯甫》:“ 纯甫 为人聪敏,少自负其材,谓功名可俯拾,作《矮柏赋》,以 诸葛孔明 、 王景略 自期。” 明 张居正 《再辞恩命疏》:“卿以古人自期,致君安国,不计爵禄,朕所深信。”
(2).自订期限。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 宋 苏辙 《四十一岁岁莫日歌》:“脂车秣马试长道,一日百里先自期。”
(3).自己认定;自认为。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自期必死,而卒未尝死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仁义礼智》:“徒自期于心无愧者,其人忠信而不好学,往往出于此。” ——《漢語大詞典》
(2).自订期限。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 宋 苏辙 《四十一岁岁莫日歌》:“脂车秣马试长道,一日百里先自期。”
(3).自己认定;自认为。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自期必死,而卒未尝死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仁义礼智》:“徒自期于心无愧者,其人忠信而不好学,往往出于此。”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