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分手正凄然,况复秋空雁声唳。
君家兄弟何所拟,皎如玉树翘琼蘤。伯兮早拜地官郎,典赋南都政声美。
叔也新擢白云司,籍籍清名满人耳。两京相望若参商,冀北江南几千里。
觅句春寻芳草池,看云昼隐乌皮几。伯兮奏最来皇都,叔也承迎多乐岂。
趍朝紫陌晓联镳,听雨寒窗宵共被。埙篪迭奏肃以容,不必清商间流徵。
欢娱未洽又分携,戒行晓逐鸡声起。宾朋出祖官道傍,金卮潋滟香浮蚁。
芦花飞雪暗长汀,枫叶栖霞映秋水。离亭分手正凄然,况复秋空雁声唳。
征车辚辚不可留,离怀恋恋何时已。遥知别后重相思,愁看荆花春韡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离亭(離亭)lí tíng
古代建于离城稍远的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古人往往于此送别。 南朝 陈 阴铿 《江津送刘光录不及》诗:“泊处空餘鸟,离亭已散人。” 宋 徐昌图 《临江仙》词:“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清 吴伟业 《别丁飞涛兄弟》诗:“把君诗卷过扁舟,置酒离亭感旧游。” ——《漢語大詞典》
分手 fēn shǒu
(1).别离。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唐 杜甫 《逢唐兴刘主簿弟》诗:“分手 开元 末,连年絶尺书。”《红楼梦》第一回:“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 曹靖华 《忆范文澜同志》:“我全家和 仲沄 家一分手就是十几年。”
(2).引申指断绝关系。如:这一对好朋友分手是别人料不到的事。
(3).分头;各自。 唐 王建 《霓裳词》之四:“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
(4).谓与人世别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惟愿普天之下,自今永脱魔鬼之迷途,尽遵天父之天道,则分手时,天堂易尚,否则尽头处地狱难逃。” ——《漢語大詞典》
(2).引申指断绝关系。如:这一对好朋友分手是别人料不到的事。
(3).分头;各自。 唐 王建 《霓裳词》之四:“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
(4).谓与人世别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惟愿普天之下,自今永脱魔鬼之迷途,尽遵天父之天道,则分手时,天堂易尚,否则尽头处地狱难逃。” ——《漢語大詞典》
正 zhèng/zhēng《國語辭典》
正 [ zhèng ]
形- 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如:「正道」、「正路」。
- 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 精纯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 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 与「副」相对。如:「正本」、「正刊」。
- 与「偏」相对。如:「正门」、「正厅」。
-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 修改错误。如:「修正」、「订正」、「纠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 整理。《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 分析、明辨。《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北史·卷七○·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如:「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 长官、主事者。如:「里正」、「村正」。《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正 [ zhēng ]
- 参见「正月 」条。
凄然(淒然)qī rán
凄凉悲伤貌。《庄子·渔父》:“客悽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 唐 高适 《除夜作》诗:“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悽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浭水》:“ 宋徽宗 过桥,驻马四顾,悽然曰:‘过此渐近大漠,吾安得似此水还乡乎?’”
(1).寒凉貌。《庄子·大宗师》:“凄然似秋,煖然似春。” 唐 羊士谔 《台中遇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诗:“虫思庭莎白露天,微风吹竹晓凄然。” 宋 叶适 《虞夫人墓志铭》:“草树冻枯,天风凄然,而吾母远道,得无霜露之感!”
(2).凄凉悲伤貌。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自序》:“通德占袖,顾眎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不胜其悲。” 唐 韩偓 《幽独》诗:“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 清 费经虞 《思蜀》诗:“垂老无穴祇自怜,不堪往事益凄然。” 苏曼殊 《碎簪记》:“女郎默默与余握手,遂凄然而别。”
(3).阴沉貌;昏暗貌。 清 龚自珍 《菩萨蛮·四月十九日薄暮即事》词:“文窗花雾凄然緑,侍儿不肯传银烛。”
(1).寒冷貌。《文选·向秀〈思旧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 ,寒冰凄然。” 李善 注:“凄,冷也。”
(2).凄凉悲伤。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季重书》:“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怀。” 唐 杜甫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赴任青城》诗:“ 青城 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清 李渔 《凰求凤·心离》:“相别在邇,自有一种凄然之色。” 叶圣陶 《夜》:“老妇人听着,凄然垂下眼光看手中的孩子,孩子朦胧欲睡了,几个荸荠已落在她的袖弯里。” ——《漢語大詞典》
(1).寒凉貌。《庄子·大宗师》:“凄然似秋,煖然似春。” 唐 羊士谔 《台中遇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诗:“虫思庭莎白露天,微风吹竹晓凄然。” 宋 叶适 《虞夫人墓志铭》:“草树冻枯,天风凄然,而吾母远道,得无霜露之感!”
(2).凄凉悲伤貌。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自序》:“通德占袖,顾眎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不胜其悲。” 唐 韩偓 《幽独》诗:“默默又依依,凄然此怀抱。” 清 费经虞 《思蜀》诗:“垂老无穴祇自怜,不堪往事益凄然。” 苏曼殊 《碎簪记》:“女郎默默与余握手,遂凄然而别。”
(3).阴沉貌;昏暗貌。 清 龚自珍 《菩萨蛮·四月十九日薄暮即事》词:“文窗花雾凄然緑,侍儿不肯传银烛。”
(1).寒冷貌。《文选·向秀〈思旧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 ,寒冰凄然。” 李善 注:“凄,冷也。”
(2).凄凉悲伤。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季重书》:“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怀。” 唐 杜甫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赴任青城》诗:“ 青城 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清 李渔 《凰求凤·心离》:“相别在邇,自有一种凄然之色。” 叶圣陶 《夜》:“老妇人听着,凄然垂下眼光看手中的孩子,孩子朦胧欲睡了,几个荸荠已落在她的袖弯里。” ——《漢語大詞典》
况复(況復)kuàng fù
亦作“况復”。
(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漢語大詞典》
(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漢語大詞典》
秋空
唐 张九龄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唐 孟浩然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唐 王维 汎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
唐 戴叔伦 赠月溪羽士 更弄瑶笙罢,秋空鹤又鸣。 ——《骈字类编》
唐 孟浩然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唐 王维 汎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
唐 戴叔伦 赠月溪羽士 更弄瑶笙罢,秋空鹤又鸣。 ——《骈字类编》
雁声(雁声)
唐 高骈 边城听角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宋 陈造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 其一 送严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
宋 范成大 除夜地炉书事 雁声凌急雨,灯影战斜风。
元 贡奎 送刘道夫 落日横车影,长云送雁声。 ——《骈字类编》
宋 陈造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 其一 送严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
宋 范成大 除夜地炉书事 雁声凌急雨,灯影战斜风。
元 贡奎 送刘道夫 落日横车影,长云送雁声。 ——《骈字类编》
唳 lì《國語辭典》
唳 [ lì ]
动- 鸟类高声鸣叫。如:「风声鹤唳」。《晋书·卷五四·陆机传》:「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一·风信》:「又饥鸢高唳,海雀惊飞,则逾日必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