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个侬行处,半身遮断,夹纱衫子。

程颂万清代〕《桂枝香 秋阑

层层卐字。又勒住斜阳,勾人情思。窄径弯环,褪了些儿苔翠。

深深几曲回廊隐,剩流萤、越防飞至。个侬行处,半身遮断,夹纱衫子。

料不是、慵扶倦倚。是怯了西风,吹梦帘底。十二周遭,不见那回双髻。

蓦禁风露中宵凭,认昨夜、星辰如此。玲珑一角,莫教偎捻,海棠红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个侬行处半身遮断衫子

个侬(個儂,箇儂)gè nóng
这人;那人。 唐 韩偓 《赠渔者》诗:“个儂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丁以布 《赠春航用白丁韵》:“ 西湖 洒遍伤春泪,何处缄封寄个儂。”
箇儂:犹渠侬。那个人或这个人。 隋炀帝 《嘲罗罗》诗:“箇儂无赖是横波,黛染隆颅簇小蛾。” 唐 韩偓 《赠渔者》诗:“箇儂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宋 范成大 《馀杭初出陆》诗:“霜毛瘦骨犹千骑,少见行人似箇儂。”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永平道中》词:“椷书欲寄又还休,箇儂憔悴,禁得更添愁。”   ——《漢語大詞典》
行处(行處)xíng chǔ
(1).随处;到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处有,綵笔生花梦境熟。” 清 孙枝蔚 《雨》诗:“浮生怜物态,行处触长吟。”
(2).走过的地方。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娥 行处落金鈿。”  ——《漢語大詞典》
半身 bàn shēn
全身的一半。《后汉书·方术传·华佗》:“须臾,吐出三升许虫,头赤而动,半身犹是生鱼膾。” 唐 韩偓 《复偶见》诗之三:“半身映竹轻闻语,一手揭帘微转头。” 宋 刘克庄 《郊行》诗:“山晴全体出,树老半身枯。”  ——《漢語大詞典》
遮断(遮斷)zhē duàn
(1).遮蔽不见;掩盖消失。 前蜀 韦庄 《春日》诗:“红尘遮断 长安 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宋 杨万里 《舟中晚望》诗:“行人又被山遮断,风颭酒家青布巾。” 萧红 《桥》:“红色的栏杆被雪花遮断了。” 沙汀 《航线》:“嘶哑的声调给水声遮断了。”
(2).阻断;截断。《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召瓜分说》:“遮断外国之交通,杜絶外来之势力。” 邹韬奋 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这表现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扩大封锁,流窜掠夺,疯狂轰炸,企图由此遮断我国际输给线,耗竭我物资,并窒息我工业生产机能。” 姚雪垠 《长夜》二:“许多年来这条路完全被土匪遮断,没人敢走。”
(3).打断;拦住别人的话。 沙汀 《淘金记》二五:“但她忽然勇敢地遮断他:‘我没有你那么会说!’”  ——《漢語大詞典》
夹 ( 夾 ) jiā/jiá/gā
夹 [ jiā ]
  1. 从两旁钳住:使劲儿~住。
  2. 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两山~一水。~峙。
  3. 搀杂:~生饭。~杂。
  4. 夹东西的器具:竹~子。~剪。卷(juǎn )~。
夹 [ jiá ]
     ◎ 两层的衣服:~衣。~被。
夹 [ gā ]
     ◎ 〔~肢窝〕腋下。
纱 ( 紗 ) shā
纱 [ shā ]
  1. 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用它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棉~。纺~。
  2. 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羽~。窗~。~布。~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后作官职的代称。亦称“乌纱帽”)。
  3. 像纱布的:铁~。塑料~。
衫子 shān zǐ
(1).古代妇女穿的袖子宽大的上衣。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衫子背心》:“衫子,自 黄帝 无衣裳,而女人有尊一之义,故衣裳相连。 始皇 元年,詔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於侍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衣裘带服·衫子》:“﹝《实録》﹞曰:‘女子之衣与裳连,如披衫,短长与裙相似, 秦始皇 方令短作衫子,长袖犹至於膝。’宜衫裙之分自 秦 始也。” 唐 元稹 《白衣裳》诗之二:“藉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沉香慢火熏。”
(2).为上衣的通称。《水浒传》第十六回:“ 杨志 戴上凉笠儿,穿著青纱衫子,繫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潘金莲 ﹞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东晋竹林七贤图砖刻》:“几个人穿的衣服,照 刘熙 《释名》,应当叫衫子,和 汉 代袍不同处,是衣无袖端,敞口。”今指中式单上衣。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六:“她穿着一件洗白了的葱白竹衫子。”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