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姿逸态迥殊绝,曾向边疆收战功。
童轩〔明代〕《双马图为万都阃子和题》
金生画马才二匹,彷佛当年韩干笔。一匹蹄攒首渴乌,一匹红云满身湿。
两马相向交齧鬃,宛如君家枥上双飞鸿。雄姿逸态迥殊绝,曾向边疆收战功。
想应弃置归来后,沙塞草黄龙骨瘦。春雨遥思彩凤群,秋风几梦祥麟厩。
此马昔闻来向东,驽骀万匹皆成空。偶因历块误一蹶,按图谁复知豪雄。
吁嗟伯乐真难遇,蹑景追风亦徒尔。试看日晚太行间,骥负盐车但垂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雄姿 xióng zī
(1).雄壮威武的姿态。《三国志·魏志·陈矫传》:“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 唐 杜甫 《骢马行》:“雄姿逸态何崷崒,顾影骄嘶自矜宠。” 清 陈维嵩 《石州慢·南浦泊舟江口》词:“羡 三吴 人物, 伯符 公瑾 ,年少更雄姿。”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改一改吧,把照片上的遗容,改成总理作报告时的雄姿。”
(2).指雄武的人。《北齐书·李元忠李密等传论》:“及 高祖 东辕,事与心会,一遇雄姿,遂沥肝胆,以石投水,岂徒然哉!” ——《漢語大詞典》
(2).指雄武的人。《北齐书·李元忠李密等传论》:“及 高祖 东辕,事与心会,一遇雄姿,遂沥肝胆,以石投水,岂徒然哉!” ——《漢語大詞典》
逸态(逸態)yì tài
清秀美丽的姿态。 汉 陈琳 《柳赋》:“伟姿逸态,英艷妙奇。” 唐 蒋防 《霍小玉传》:“姿质穠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迴旋宛转逐行云,轻盈,似盘中掌上,逸态生春。” ——《漢語大詞典》
迥殊 jiǒng shū
亦作“逈殊”。 犹迥别。 明 瞿式耜 《请优贤王之封疏》:“臣伏察藩封体统,一字与二字迥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漳州 产水晶……所贵惟紫。别有所谓金晶者,与黄晶逈殊,最不易得。”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下》:“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平日之所用已与当日之所学逈殊矣。” ——《漢語大詞典》
绝 ( 絕 絶 ) jué
绝 [ jué ]
-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
-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
-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
-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
-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
-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名-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 姓。如晋代有向秀。
-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边疆(邊疆)biān jiāng
亦作“ 边壃 ”。亦作“邉疆”。
(1).靠近国界的领土。《左传·昭公十四年》:“好於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从 孝文皇帝 亡来,免得塞庭无事, 汉 家将作,你的的专知抄畧边壃,今日捉降,若生是?” 唐 杜甫 《夏夜叹》:“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明 何景明 《漠将篇》:“飞符插羽募精强,连营列阵扫邉疆。” 丁玲 《杜晚香》:“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2).边际。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蚕收百箔桑蔽野,麻麦极望无边疆。” ——《漢語大詞典》
(1).靠近国界的领土。《左传·昭公十四年》:“好於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从 孝文皇帝 亡来,免得塞庭无事, 汉 家将作,你的的专知抄畧边壃,今日捉降,若生是?” 唐 杜甫 《夏夜叹》:“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明 何景明 《漠将篇》:“飞符插羽募精强,连营列阵扫邉疆。” 丁玲 《杜晚香》:“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2).边际。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蚕收百箔桑蔽野,麻麦极望无边疆。” ——《漢語大詞典》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动-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战功(戰功)zhàn gōng
战争中所立的功劳。《周礼·夏官·司勋》:“治功曰力,战功曰多。”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一朝谓监军从事曰:‘ 崇文 , 河北 一健儿,偶然际会,累立战功。’”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祝贺》:“他们的到来给这支部队注入了新的有生命力的血液,也从这支部队中很快地接受了优良的战斗作风,立下了累累的战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