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槐黄促别,早隔华年。

龚翔麟清代〕《行香子 寄朱文盎

玄武门边。朱雀桥边。镇相依、藤帽丝鞭。槐黄促别,早隔华年。

又杜鹃啼,海棠落,一春残。

云冷鸿天。浪杳鱼天。十三行、锦字谁传。毵毵雉尾,归思应牵。

算不如侬,移钓艇,就鸥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槐黄华年

槐黄 huái huáng
(1).“槐花黄”之省。古指忙于准备应试的季节。 宋 范成大 《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诗之三:“槐黄灯火困豪英,此去书窗得此生。”《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生览毕,惟堕泪而已,遂收拾锁於书笈……及抵家,已迫槐黄矣。” 清 黄宗羲 《祭冯韡卿文》:“惟某早年缔交,同趁槐黄,升沉虽异,车笠无忘。”参见“ 槐花黄 ”。
(2).槐树的花和果实制成的黄色染料。  ——《漢語大詞典》
促 cù《國語辭典》

促 [ cù ]

  1. 急迫、紧迫。《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聊斋志异·卷一○·素秋》:「骇异闻,素秋促入,惨然曰:『兄弟何以隔阂?』」
  1. 短。晋·无名氏〈同生曲〉二首之一:「人生不满百,常抱千岁忧。早知人命促,秉烛夜行游。」唐·柳宗元〈封建论〉:「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1. 靠近。如:「促膝长谈」。《文选·左思·蜀都赋》:「合樽促席,引满相罚。」
  2. 催迫。如:「督促」、「敦促」。唐·李白〈鲁郡尧祠送吴王之琅琊〉诗:「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
别 ( 別 ) bié/biè《國語辭典》
  1. 「別 」的異體字。
早 zǎo《國語辭典》

早 [ zǎo ]

  1. 天刚亮的时候。如:「一大早」、「大清早」、「从早到晚」。
  2. 参见「早安 」条。
  3. 姓。如晋代有早衍。
  1. 晨间的。如:「早饭」、「早操」、「早班」。
  2. 较原时间提前的,未到预定时间的。如:「早退」、「急什么,离开演的时间还早呢!」《左传·宣公二年》:「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3. 不晚。如:「天色还早,您多坐会儿吧!」
  4. 初时的、先时的。如:「早期」、「早稻」。
  1. 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如:「我们早说好了。」、「他早走了。」
  2. 已经。宋·秦观〈阮郎归·退花新绿渐团枝〉词:「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刘官人谢了又谢,……到得城中,天色却早晚了。」
  3. 还未到适当时间的。如:「早婚」、「早夭」、「早产」。
  4. 到达某一程度还有段距离的。如:「你想赶上他,还早得很呢!」
隔 gé《國語辭典》

隔 [ gé ]

  1. 遮断、阻塞。如:「阻隔」、「分隔」。《说文解字·阜部》:「隔,塞也。」《后汉书·卷三三·郑弘传》:「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闲。」
  2. 距离、间隔。如:「相隔千里」、「隔两天再说吧!」。《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唐·李商隐〈无题〉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3. 改变、变异。《续汉书志·第二三·郡国志五》赞曰:「称号迁隔,封割纠纷。」
华年(華年)huá nián
青春年华。指青年时代。《魏书·王叡传》:“渐风训於华年,服道教於弱冠。” 唐 李商隐 《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华年。”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十二:“ 望帝 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