嵚崎历落可笑,把臂许吴蒙。
君欲溯河北,我亦渡江东。纵是莺花三月,社燕等秋鸿。
九曲池边高会,十五桥头长啸,蜡屐每相从。歌吹竹西路,批抹是春风。
念平生,数知己,莫如公。嵚崎历落可笑,把臂许吴蒙。
今日素车白马,当日螭头豹尾,人识紫薇翁。此后平山客,寂寞月明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嵚崎
亦作“ 嶔奇 ”。
1.险峻;不平。 汉 王延寿 《王孙赋》:“生深山之茂林,处崭巖之嶔崎。”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上嶔崎而蒙笼,下深沉而浇激。”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踰万松之峻岭,设两关而嶔崎。”
2.比喻品格卓异。 宋 秦观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诗:“亭下嶔崎 淮海 客,末路逢公诗酒共。” 清 姚鼐 《论书绝句》之五:“本是嶔奇可笑人,衰羸今况髮如银。” ——《漢語大詞典》
1.险峻;不平。 汉 王延寿 《王孙赋》:“生深山之茂林,处崭巖之嶔崎。”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上嶔崎而蒙笼,下深沉而浇激。”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踰万松之峻岭,设两关而嶔崎。”
2.比喻品格卓异。 宋 秦观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诗:“亭下嶔崎 淮海 客,末路逢公诗酒共。” 清 姚鼐 《论书绝句》之五:“本是嶔奇可笑人,衰羸今况髮如银。” ——《漢語大詞典》
历落(歷落)lì luò
亦作“歴落”。
(1).疏落参差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轻崖秀举,百有餘丈。峯次青松,巖悬赬石,于中歷落有翠柏生焉。” 明 归有光 《归府君墓志铭》:“其始居民鲜少,茅舍歷落,数家而已。” 清 蒋溥 《桐花歌》:“花朶歷落庭阶中,疎帘一幅瀟湘雨。”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半月如钩,在山顶斜挂,上有疏星历落。”
(2).磊落,洒脱不拘。《晋书·桓彝传》:“ 顗 尝叹曰:‘ 茂伦 嶔崎歷落,固可笑人也。’” 宋 苏轼 《苏世美哀词》:“有美一人,长而髯兮,廞欹歷落,进趋襜兮。” 清 钱谦益 《赠别施伟长序》:“英雄聚首,歷落俊迈之气可以想见。”
(3).俊逸。《孽海花》第十九回:“正跨进门,瞥见门上新贴一副淡红硃砂笺的门对,写得英秀瘦削,歷落倾斜的两行字。”
(4).形容声音错落不断。 宋 詹本 《春日携客游武夷》诗:“风水真笙竽,歷落太古调。” 宋 文天祥 《指南录·至扬州诗序》:“时门前马足与箭筒之声,歷落在耳。” 清 袁枚 《新齐谐·杨二》:“次日宿楼中,闻楼下有著屐声,往来歷落,疑为贼。” ——《漢語大詞典》
(1).疏落参差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轻崖秀举,百有餘丈。峯次青松,巖悬赬石,于中歷落有翠柏生焉。” 明 归有光 《归府君墓志铭》:“其始居民鲜少,茅舍歷落,数家而已。” 清 蒋溥 《桐花歌》:“花朶歷落庭阶中,疎帘一幅瀟湘雨。”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半月如钩,在山顶斜挂,上有疏星历落。”
(2).磊落,洒脱不拘。《晋书·桓彝传》:“ 顗 尝叹曰:‘ 茂伦 嶔崎歷落,固可笑人也。’” 宋 苏轼 《苏世美哀词》:“有美一人,长而髯兮,廞欹歷落,进趋襜兮。” 清 钱谦益 《赠别施伟长序》:“英雄聚首,歷落俊迈之气可以想见。”
(3).俊逸。《孽海花》第十九回:“正跨进门,瞥见门上新贴一副淡红硃砂笺的门对,写得英秀瘦削,歷落倾斜的两行字。”
(4).形容声音错落不断。 宋 詹本 《春日携客游武夷》诗:“风水真笙竽,歷落太古调。” 宋 文天祥 《指南录·至扬州诗序》:“时门前马足与箭筒之声,歷落在耳。” 清 袁枚 《新齐谐·杨二》:“次日宿楼中,闻楼下有著屐声,往来歷落,疑为贼。” ——《漢語大詞典》
可笑 kě xiào
好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若有知吾钟之不调,一何可笑。” 明 韩昌 《可笑》诗:“可笑一生事,由来错料多。” 朱自清 《论书生的酸气》:“‘酸’到这地步真是可笑又可怜了。” ——《漢語大詞典》
把臂 bǎ bì
同“ 把鼻 ”。
(1).握持手臂。表示亲密。 汉 袁康 《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 唐 钱起 《过沈氏山居》诗:“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画眉不尽,且去接殷勤,把臂论心到夕曛。”
(2).谓亲切会晤。 清 方文 《张武进环生》诗:“君闻我在兹,汲汲愿把臂。”
(3).谓按脉。 唐 陆龟蒙 《自怜赋》序:“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
同“ 把鼻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哭鞋》:“今早起来没寻处,使我无把臂。”《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孩儿无事,不消説起。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 ——《漢語大詞典》
(1).握持手臂。表示亲密。 汉 袁康 《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 唐 钱起 《过沈氏山居》诗:“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画眉不尽,且去接殷勤,把臂论心到夕曛。”
(2).谓亲切会晤。 清 方文 《张武进环生》诗:“君闻我在兹,汲汲愿把臂。”
(3).谓按脉。 唐 陆龟蒙 《自怜赋》序:“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
同“ 把鼻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哭鞋》:“今早起来没寻处,使我无把臂。”《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孩儿无事,不消説起。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 ——《漢語大詞典》
许 ( 許 ) xǔ/hǔ
许 [ xǔ ]
- 应允,认可:~可。允~。特~。
- 承认其优点:赞~。嘉~。
- 预先答应给与:~诺。
- 女方接受男方求亲:~配。~嫁。以身相~。
- 或者,可能:也~。或~。
- 处,地方:何~人。
- 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少~。
- 这样:如~。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 姓。
- 〔~~〕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吴蒙 wú méng
见“ 吴下阿蒙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