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献策挟手板,双凫忽坠西湖边。
徐釚〔清代〕《题方邵村画青藤古坞图》
第六桥头花正飞,云居洞口莺乱啼。晶帘如水展图画,青藤䆗窱蚴蟉垂。
千曲盘拿罥石骨。会稽曾种田水月。冶湄主人复好奇,烟霞自抱龙蛇窟。
十年结屋恒山巅,青羊白鹤时周旋。一朝献策挟手板,双凫忽坠西湖边。
薜荔含颦山鬼啸,陶公谢客称同调。夜月弹琴玉树凉,相羊直欲凌壶峤。
自言此图貌故山,松花落尽藤萝斑。龙眠妙手今周昉,细皴巨劈摹荆关。
吁嗟方干旧是神仙姿,鸣珂曳组黄金墀。玉河烟树春如梦,游戏人间称画师。
青藤冶湄好风格,尤喜雄谈兼岸帻。茑月松阴少闭关,柏台兰省终前席。
我家南州旧草堂,兔葵燕麦俱荒凉。何当从君乞数行,竟须归种洞庭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一朝 yī zhāo
(1).一个早晨。《诗·小雅·彤弓》:“鐘鼓既设,一朝饗之。”《汉书·贾谊传》:“屠牛 坦 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 汉 王充 《论衡·状留》:“不崇一朝,輒成贾者,菜果之物也。”
(2).一时;一旦。《淮南子·道应训》:“使者謁之, 襄子 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魏书·艺术传·刘灵助》:“ 灵助 本寒微,一朝至此,自谓方术堪能动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原料一朝事露,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 周立波 《参军这一天》:“一朝有事,连队上点我的名时,说是给婶婶买海味去了,那要得吗?”参见“ 一朝之忿 ”。 ——《漢語大詞典》
(2).一时;一旦。《淮南子·道应训》:“使者謁之, 襄子 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魏书·艺术传·刘灵助》:“ 灵助 本寒微,一朝至此,自谓方术堪能动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原料一朝事露,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 周立波 《参军这一天》:“一朝有事,连队上点我的名时,说是给婶婶买海味去了,那要得吗?”参见“ 一朝之忿 ”。 ——《漢語大詞典》
献策(獻策)xiàn cè
犹献计。《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时论者议欲自伐 吴 ,三征献策各不同。” 唐 李端 《送郭良辅下第东归》诗:“献策不得意,驰车东出 秦 。” 宋 苏轼 《过岭寄子由》诗:“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寃忠死亦甘。” 清 冯桂芬 《怀人》诗:“献策归来恋旧林,循陔至乐胜朝簪。” ——《漢語大詞典》
挟 ( 挾 ) xié/jiā
挟 [ xié ]
- 用胳膊夹着:~持。~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制。~势(仗势)。
- 心里怀着(怨恨等):~恨。~怨。~嫌。
- ◎ 古同“夹”,从物体两边钳住。
手板 shǒu bǎn
(1).亦作“ 手版 ”。即笏。古时大臣朝见时,用以指画或记事的狭长板子。《晋书·谢安传》:“既见 温 , 坦之 流汗沾衣,倒执手板。”《宋书·礼志五》:“笏者,有事则书之……手板,则古笏矣。”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却拜极言疏,手板指朝贵。”
(2).亦作“ 手版 ”。手本的别名。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八月初一日得手书,掷还手版,命此后并此去之,敬当如命。”《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子谨 递上手版,赶到面前请了个安。”参见“ 手本 ”。
(3).手掌。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四:“他的挑战引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拍手, 盛佳秀 的手板拍红了。”
(4).即戒尺。打手心的板子。旧时塾师体罚学生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
(2).亦作“ 手版 ”。手本的别名。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八月初一日得手书,掷还手版,命此后并此去之,敬当如命。”《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子谨 递上手版,赶到面前请了个安。”参见“ 手本 ”。
(3).手掌。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四:“他的挑战引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拍手, 盛佳秀 的手板拍红了。”
(4).即戒尺。打手心的板子。旧时塾师体罚学生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
双凫(雙鳧)shuāng fú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汉 扬雄 《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 宋 黄庭坚 《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 元 虞集 《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漢語大詞典》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漢語大詞典》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动-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坠 ( 墜 ) zhuì
坠 [ zhuì ]
- 落,掉下:~马。呱呱~地。
- 往下沉:下~。
- 系挂在器物上垂着的东西:扇~儿。~子(➊垂着的东西;➋流行于中国河南、山东的一种曲艺,如“河南~~”)。
西湖 xī hú
湖名。我国以“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1)在 浙江 杭州 城西。 汉 时称 明圣湖 、 唐 后始称 西湖 ,为我国著名游览胜地。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十处胜景。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轻舟短棹 西湖 好,緑水逶迤。”参阅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西湖》。(2)在 广东省 惠州市 西,又名 丰湖 。 宋 杨万里 《惠州丰湖亦名西湖》诗:“三处 西湖 一色秋, 钱塘 潁水 更 罗浮 。”(3)在 河南省 许昌县 城外。 金 元好问 《约严侯泛舟》诗:“风物当年小 洞庭 , 西湖 此日展江亭。”(4)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市区西。有 开化寺 、 宛在堂 、 桂斋 ( 林则徐 读书处)等胜迹。(5)在 安徽省 阜阳县 西北。 唐 许浑 《颍州从事西湖亭饯》诗:“ 西湖 清讌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漢語大詞典》
边 ( 邊 ) biān《國語辭典》
- 「邊 」的異體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