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启行分七萃,备物象三辰。

虞世基隋代〕《汴水早发应令诗

夏山朝万国,轩庭会百神。成功畴与让,盛德今为邻。

区于属平一,庶类仰陶钧。銮跸临河济,裘冕肃柴禋。

启行分七萃,备物象三辰。祈祈亘原隰,济济咸缙绅。

阳谷升朝景,青丘发早春。兖衣敷帝则,分器叙彝伦。

临淄成诵美,河间雅乐陈。薰风穆已被,茂实久愈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启行七萃备物象三

启行(啓行)qǐ xíng
(1).出发;起程。《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三国志·蜀志·吕凯传》:“当躬聚党众,率先启行。” 阿英 《流离》一:“五时启行入城,限定三天内回 巢县 。”
(2).谓开路。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请执殳先驱,为士卒启行。”
(3).比喻起头、开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絶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  ——《漢語大詞典》
分 fēn/fèn《國語辭典》

分 [ fēn ]

  1.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與「合」相對。如:「分割」、「劃分」、「分離」。《論語·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二》:「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
  2. 配與、給與。《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史記·卷一 ○九·李將軍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
  3. 分擔。如:「分憂解勞」。《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起)​與士卒分勞苦。」
  4. 辨別。《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呂氏春秋·慎行傳·察傳》:「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1.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分公司」。
  2. 清楚的、明白的。如:「是非分明」。唐·杜甫〈新婚別〉詩:「妾身未分明,何以 拜姑嫜?」
  1. 區別、不一樣之處。《荀子·不苟》:「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2. 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3. 時間的名稱。六十分為一小時。
  4. 量詞:➊ ​ 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➋ ​ 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➌ ​ 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➍ ​ 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花了數分的時間完成這項實驗。」➎ ​ 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➏ ​ 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一分努力,一分收穫。」、「逢人只說三分話。」
  5.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一」、「約分」。

分 [ fèn ]

  1. 個人在社會中所擁有的名位、職責與權利的範圍。如:「身分」、「本分」。《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2. 情誼、關係。如:「情分」、「緣分」。《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元·秦𥳑夫《東堂老·楔子》:「老夫與居士,通家往來,三十餘年,情同膠漆,分若陳、雷。」
  3. 成分。如:「糖分」、「養分」。
  4. 整體中一個單位。如:「部分」、「我的分」。同「份 」。
七萃 qī cuì
(1). 周 天子的禁卫军。《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于当水之阳,天子乃乐口,赐七萃之士战。” 郭璞 注:“萃,集也,聚也;亦犹《传》有七舆大夫,皆聚集有智力者,为王之爪牙也。” 唐 白居易 《驸马都尉郑何除右卫将军制》:“ 周 设七萃, 汉 列八屯,皆以拱卫王宫,肃严徼道。”
(2).泛指天子的禁卫军或精锐的部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七萃连鑣,九斿齐轨。建旗拂霓,扬葭振木。”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十二:“六龙矫首,七萃警途。” 唐 许敬宗 《奉和春日望海》:“长驱七萃卒,成功百战场。” 清 陈璋 《秋猎应制》诗:“太平不废三驱盛,神武能调七萃良。”  ——《漢語大詞典》
备物(備物)bèi wù
(1).备办各种器物。《易·繫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孔颖达 疏:“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国语·楚语下》:“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后汉书·隗嚣传》:“虽未备物,神明其舍诸。”
(2).指仪卫、祭祀等所用的器物。《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当谓国君威仪之物,若今繖扇之属。”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备物典策”:“备物即服物也。经传多言服物……‘服’与‘备’古字通。”《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始当非常之礼,终受备物之锡。” 张铣 注:“备物,谓祭器之物。”《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遗备物乎营寝,掩重閽於窒息。”《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七年》:“备物典策,皆从殊礼。” 胡三省 注:“余谓车輅、旂章、弓矢、斧鉞,皆可以言备物。”  ——《漢語大詞典》
象三
易系辞传见上  ——《骈字类编》
辰 chén《國語辭典》

辰 [ chén ]

  1. 地支的第五位。
  2. 时辰名。约当上午七点到九点。
  3. 时运。《诗经·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汉·郑玄·笺:「辰,时也。」
  4. 时光、日子。如:「诞辰」、「忌辰」。汉·扬雄《法言·问明》:「辰乎辰,曷来之迟,去之速也!」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5. 日月星球的统称。参见「[[星辰]]」条。
  6. 姓。如清代有辰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