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携手尽文士,颇觉笔下来源源。
黄溍〔元代〕《金华山赠同游者三十韵》
杖藜初出城西门,万株红叶如云屯。芙蓉峰前问行路,宛宛一线随潺湲。
水声渐远山渐近,弱萝纤葛手所扪。须臾横侧变峰岭,高岸忽复为平原。
细泉浏浏竹竿直,石树骈立疑同根。剥金败碧逢废刹,犹以第一名其轩。
天明独去吊遗迹,玉女委蜕空丘墦。楼居西起望明灭,石扉呀若山之樊。
罅幽穴险径沮洳,膝行匍匐不得奔。剨观崖广架寥泬,双龙绕霤蟠蜿蜿。
纷纶怪状满岩腹,熊虎踞伏鸾凤骞。其馀琐细无不有,形求象索难具言。
前趋林麓却下缒,俯瞩九地穷涯垠。青枝翠羽不复辨,但听风水声喧喧。
高烧松炬度其背,珠箔忽随华灯繁。耸身上出指绝顶,碧桐高下弥山园。
遥穿蓬艾蹋云雨,险艰从此不易论。秋毫细路莫容足,下瞰不测傍无藩。
怪藤如钩草如剑,举首仰叹愁攀援。山翁顾之笑引臂,前牵后接猴与猿。
驰坑跨谷攲侧过,背汗喘息逾炰燔。阴沈古洞閟星日,虽有寒暑无朝昏。
却行左转复深入,愈觉憀慄摇心魂。珠缨缥缈现满月,稽首大士天人尊。
拂衣径逐飞鸟下,青山出没波涛翻。或云汉人隐身处,彷佛肩背馀苔痕。
蛇蟠磬折又数里,龛岩十丈开墉垣。夜归草堂殿突兀,坐看云月吐复吞。
怡然携手尽文士,颇觉笔下来源源。名山石室如可托,幸子岁晏来无谖。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怡然 yí rán
安适自在貌;喜悦貌。《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叔高 ﹞凡杀四、五头,并死,左右皆惊怖伏地, 叔高 神虑怡然如旧。” 宋 刘炎 《迩言》:“功盖天地,忠贯日月,进则毅然身任天下之重,退则怡然了无愠戚之容。” 冰心 《寄小读者》四:“在四山暮色之中,团团坐在屋前一棵大榆树下,端出茶果来,告诉我今夜要过 中国 的瓜果节。我不禁怡然一笑。” ——《漢語大詞典》
携手(攜手)xié shǒu
亦作“携手”。
(1).手拉着手。《诗·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宋 黄庭坚 《新喻道中》诗:“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升梯扶臂而下,携手偕行。”《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看那扇叶上,係画两个美人,携手梧桐树下。”
(2).形容齐心。《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曹操 注:“齐一貌也。”
(3).指共同奋斗,联合。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巴金 《死去的太阳》十一:“就 南京 底情形来说,那次轰动全城的所谓工人与学生携手的大事,算是达到了运动底最高点。”
(4).指聚首,聚会。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二:“ 蜀 山与 楚 水,携手在何时?” 梁启超 《雷庵行》:“十载以后,吾与先生、 雷庵 携手,应忆今年花开时,满城云锦照春酒。” ——《漢語大詞典》
(1).手拉着手。《诗·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宋 黄庭坚 《新喻道中》诗:“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升梯扶臂而下,携手偕行。”《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看那扇叶上,係画两个美人,携手梧桐树下。”
(2).形容齐心。《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曹操 注:“齐一貌也。”
(3).指共同奋斗,联合。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巴金 《死去的太阳》十一:“就 南京 底情形来说,那次轰动全城的所谓工人与学生携手的大事,算是达到了运动底最高点。”
(4).指聚首,聚会。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二:“ 蜀 山与 楚 水,携手在何时?” 梁启超 《雷庵行》:“十载以后,吾与先生、 雷庵 携手,应忆今年花开时,满城云锦照春酒。”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 「盡 」的異體字。
文士 wén shì
知书能文之士。《战国策·秦策一》:“文士并饰,诸侯乱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陇 右多文士, 光武 加意於书辞。”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窃见朝议郎、前太子舍人 樊宗师 ……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 鲁迅 《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豢养文士仿佛是赞助文艺似的,而其实也是敌。” ——《漢語大詞典》
颇 ( 頗 ) pō
颇 [ pō ]
- 偏,不正:偏~。~覆。~僻。
- 很,相当地;~为(wéi)。~佳。~久。~以为然。
- 姓。
觉 ( 覺 ) jué/jiào
觉 [ jué ]
-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知~。触~。视~。~察。
- 睡醒;醒悟:~悟。~醒。“~今是而昨非”。
- 睡眠(从睡着到睡醒):午~。睡了一大~。
笔下(筆下)bǐ xià
(1).书写时落笔的地方。 唐 韩愈 《醉后》诗:“淋离身上衣,颠倒笔下字。” 柯岩 《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于是我,作为一个作者,也马上看见了我笔下众多的人物,怎样纷纷纭纭地走上了他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
(2).指文章。《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我如今大胆出个题目,你做一篇,我看看你笔下可望得进学?”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一:“有一个姓 贺 的,写得一手好颜字,可是笔下不很通顺。”
(3).指写作才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这个人笔下飞快,一面説完了,一面也写完了。” 克非 《春潮急》一:“文化水平不错,嘴头笔下都很来得。”
(4).指写作的措词和意向。参见“ 笔下超生 ”。 ——《漢語大詞典》
(2).指文章。《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我如今大胆出个题目,你做一篇,我看看你笔下可望得进学?”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一:“有一个姓 贺 的,写得一手好颜字,可是笔下不很通顺。”
(3).指写作才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这个人笔下飞快,一面説完了,一面也写完了。” 克非 《春潮急》一:“文化水平不错,嘴头笔下都很来得。”
(4).指写作的措词和意向。参见“ 笔下超生 ”。 ——《漢語大詞典》
来源(來源)lái yuán
1.流来的水源。《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他这所住宅门前远远的对着一座山峰,东南上有从 滹沱 、 桑乾 下来的一股来源,流向西北灌入园中。”
2.事物所从来的地方;事物的根源。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根下的泥滋,亦如是秽浊,却是他的实际内力的来源。” 柯岩 《追赶太阳的人》四:“合理的税收和利润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
3.起源;发生。 艾青 《光的赞歌》:“诞生于撞击和磨擦,来源于燃烧和消亡的过程,来源于火、来源于电,来源于永远燃烧的太阳。” ——《漢語大詞典》
2.事物所从来的地方;事物的根源。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根下的泥滋,亦如是秽浊,却是他的实际内力的来源。” 柯岩 《追赶太阳的人》四:“合理的税收和利润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
3.起源;发生。 艾青 《光的赞歌》:“诞生于撞击和磨擦,来源于燃烧和消亡的过程,来源于火、来源于电,来源于永远燃烧的太阳。” ——《漢語大詞典》
源 yuán《國語辭典》
源 [ yuán ]
名- 水流的出處。如:「水源」、「泉源」、「飲水思源」。《國語·晉語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唐·李嶠〈河〉詩:「源出崑崙中,長波接漢空。」
- 根本、由來。《韓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文選·班固·東都賦》:「嗜欲之源滅,廉恥之心生。」
- 姓。如唐代有源乾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