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谢尘鞅,还山侣逸民。
荆山有奇璞,恒为庙堂珍。英才履忠信,安得山泽沦。
钟子力学殖,行义修诸身。遭逢昭明代,怀瑜谒紫宸。
遂登白玉堂,出入陪辅臣。晨趋启沃筵,暮归思经纶。
鞠躬以效职,光华映青春。忠孝并所惇,念我鹤发亲。
八年旷定省,梦寐心䞭䞭。臣切乌鸟私,伏陛一再陈。
归宁丹诏许,拜荷圣主仁。维时春冰泮,长河浩潾潾。
初发清潞漘,遄溯沽水津。暄风芍药开,照耀斑衣新。
上堂献寿卮,慈颜和以忻。次第省耆旧,亦复展戚姻。
欧乡有君子,昔者联朝绅。超然谢尘鞅,还山侣逸民。
南北遥相望,有怀赋停云。子归定相见,为予致慇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超然 chāo rán
(1).远貌;高貌。 汉 班彪 《王命论》:“超然远览,渊然深识。”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超然万里去,识者为不乐。”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盘山》:“登舍利塔,诸山皆隐没出其下,徘徊指点,大地空茫,真足驱使羣峰超然雄视矣。”
(2).高超出众。《楚辞·卜居》:“寧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圣人之所以超然,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宋 陆游 《哭杜府君》诗:“超然众客中,可慕不待揖。” 清 姚鼐 《祭朱竹君学士文》:“海内万士,於中有君。其气超然,不可辈羣。”
(3).谓离尘脱俗。《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晋 陶潜 《劝农》诗:“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歛衽,敬讚德美。” 唐 李德裕 《舴艋舟》诗:“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西游记》第九三回:“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4).高出;脱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明 王守仁 《答陆原静书》:“岂良知復超然於体用之外乎?”
(5).豁然。迅速貌。《韩诗外传》卷九:“夫凤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藩篱之雀,喔吚而笑之。及其升少阳,一詘一信,展羽云间,藩篱之雀超然自知不及远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尊号》:“ 贞元 初,主上超然觉悟,乃下詔去其徽号,直称皇帝,合於古矣。”
(6).犹怅然。《庄子·徐无鬼》:“ 武侯 超然不对。”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犹悵然也。” 唐 刘得仁 《送王书记归邠州》诗:“ 陈琳 轻一别,马上意超然。” 宋 苏轼 《冬至日赠安节》诗:“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郭沫若 《回京途中》诗:“ 九女墩 前心向往, 三閭阁 上意超然。” ——《漢語大詞典》
(2).高超出众。《楚辞·卜居》:“寧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圣人之所以超然,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宋 陆游 《哭杜府君》诗:“超然众客中,可慕不待揖。” 清 姚鼐 《祭朱竹君学士文》:“海内万士,於中有君。其气超然,不可辈羣。”
(3).谓离尘脱俗。《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晋 陶潜 《劝农》诗:“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歛衽,敬讚德美。” 唐 李德裕 《舴艋舟》诗:“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西游记》第九三回:“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4).高出;脱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明 王守仁 《答陆原静书》:“岂良知復超然於体用之外乎?”
(5).豁然。迅速貌。《韩诗外传》卷九:“夫凤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藩篱之雀,喔吚而笑之。及其升少阳,一詘一信,展羽云间,藩篱之雀超然自知不及远矣。”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尊号》:“ 贞元 初,主上超然觉悟,乃下詔去其徽号,直称皇帝,合於古矣。”
(6).犹怅然。《庄子·徐无鬼》:“ 武侯 超然不对。”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犹悵然也。” 唐 刘得仁 《送王书记归邠州》诗:“ 陈琳 轻一别,马上意超然。” 宋 苏轼 《冬至日赠安节》诗:“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郭沫若 《回京途中》诗:“ 九女墩 前心向往, 三閭阁 上意超然。” ——《漢語大詞典》
谢 ( 謝 ) xiè
谢 [ xiè ]
-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仪。~忱(谢意)。~恩。~意。面~。致~。感~。
- 认错,道歉:~过。~罪。
- 推辞:~绝。闭门~客。
- 凋落,衰退:~顶。~世(去世)。凋~。新陈代~。
- 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
- 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
- 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 姓。
尘鞅(塵鞅)chén yāng
世俗事务的束缚。鞅,套在马颈上的皮带。 唐 牟融 《寄羽士》诗:“使我浮生尘鞅脱,相从应得一盘桓。” 宋 范成大 《送关寿卿校书出守简州》诗:“ 京 洛 知心尘鞅里, 江 吴 携手暮帆边。”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君今谢尘鞅,轻装去如驶。” ——《漢語大詞典》
还山(還山)huán shān
(1).致仕;退隐。 南朝 梁 沈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 夏汭 ,固乞还山。权憇 汝南县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还山》诗之一:“幸遂还山愿,萧然去国轻。”
(2).方言。山区人称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有人劝这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六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得人送你还山?’” ——《漢語大詞典》
(2).方言。山区人称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有人劝这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六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得人送你还山?’” ——《漢語大詞典》
侣 ( 侶 ) lǚ
侣 [ lǚ ]
- 伴:~伴。伴~。爱~。情~。旧~。
- 结为伴侣:“~鱼虾而友麋鹿”。
逸民 yì mín
指遁世隐居的人。《论语·微子》:“逸民: 伯夷 、 叔齐 、 虞仲 、 夷逸 、 朱张 、 柳下惠 、 少连 。” 何晏 集解:“逸民者,节行超逸也。”《汉书·律历志序》:“ 周 衰官失, 孔子 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 颜师古 注:“逸民,谓有德而隐处者。” 晋 陆机 《招隐》诗:“寻山求逸民,穹谷幽且遐。” 清 孙枝蔚 《寄题范眉生幽草轩》诗:“庭户如空谷,交游半逸民。”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我希望目前的文艺家,并没有古之逸民气。”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