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守边将帅少生还,姓名屈指犹记忆。

华蔼清代〕《老僧历言往事述以志感并有赠言

山中老僧年近百,相遇能将礼数执。高谈竟日可忘机,倚杖临风面山立。

数十年中世事移,历历言之非剿袭。守边将帅少生还,姓名屈指犹记忆。

此地由来民力艰,离乱兵荒偏不一。山川如故生灵希,感慨当年犹战惕。

于今已历五十秋,边方约略烽烟熄。流光一逝不复还,追思往事堪悲泣。

老僧只在此山中,一坞白云伴枯寂。长安多少美王孙,风采豪华如结习。

宦海茫茫未可知,人心大半多荆棘。何如野衲长幽栖,不是枯鱼慎出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守边将帅生还姓名屈指记忆

守边(守邊)shǒu biān
守卫边境。《汉书·卢绾传》:“ 豨 少时,常称慕 魏公子 ,及将守边,招致宾客。”《后汉书·鲜卑传》:“守边之术, 李牧 善其畧。保塞之论, 严尤 申其要。”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三:“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守边在得士,此语要而简。”  ——《漢語大詞典》
将帅(將帥)jiāng shuài
(1).将领。《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汉 徐干 《中论·慎所从》:“若夫攻城必拔,野战必克,将帅之事也。”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之任为将帅,卒有急难而可施者谁也?”
(2).“文将帅”之省称。 太平天囯 每省所设的行政官。 太平天囯 洪秀全 《防守浦口诏》:“爰特詔弟统齐兵士,赶赴 天浦 省垣,协同将帅 黄连生 弟等实力镇守。”  ——《漢語大詞典》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1.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1.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2.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3.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4.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1.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2.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3.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1.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1.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2.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3.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生还(生還)shēng huán
活着回来。《东观汉记·岑彭传》:“嚣尾击诸营, 彭 师殿,东入 弘农 界。百姓持酒肉迎军,曰,蒙将军为后拒,全子弟得生还也。” 唐 杜甫 《喜达行在所》诗之二:“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金 元好问 《桐川与仁卿饮》诗:“已分故人成死别,寧知尊酒对生还。”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四章:“在中美合作所里,除了越狱,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  ——《漢語大詞典》
姓名 xìng míng
姓和名字。《孙子·用间》:“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謁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今吾间必索知之。”《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昔 曾参 之处 费 , 鲁 人有与 曾参 同姓名者杀人。” 宋 苏轼 《送路都曹》诗引:“予幼时闻父老言,恨不问其姓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这少年也未详其为何省何府人氏,亦不详其姓名。”  ——《漢語大詞典》
屈指 qū zhǐ
(1).弯着指头计数。《三国志·魏志·张郃传》:“屈指计 亮 粮不至十日。” 后蜀 孟昶 《玉楼春·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词:“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毛泽东 《清平乐·六盘山》词:“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2).比喻时间短或数量少。 唐 刘禹锡 《让同平章事表》:“克期而进,屈指可平。” 宋 洪迈 《容斋续笔·颜鲁公》:“岂唯 唐朝 人士罕见比伦,自 汉 以来,殆可屈指也。” 清 吕留良 《〈赖古堂集〉序》:“一时同学,厪有存者,宇内屈指, 櫟园 岿然其一也。”
(3).首屈一指。喻特出。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南食则 寺桥 金 家, 九曲子 周 家最为屈指。”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记忆(記憶)jì yì
(1).记得;不忘。《人仙经》:“我父 毘沙门天王 ,迴还本宫,为我宣説,我悉记忆,无所忘失。”《隋书·儒林传·何妥》:“臣少好音律,留意管絃,年虽耆老,颇皆记忆。” 丁玲 《自杀日记》:“谁能把谁记忆到好久!”
(2).对过去事物的印象。《关尹子·五鉴》:“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 元 刘因 《有客》诗:“门前有客通名姓,一别十年记忆无。”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饮鬼浆》:“我方饮时,为一犬过,踣而失汤,遂不饮而过,是以记忆了了。” 老舍 《柳屯的》:“在我的记忆中,他们似乎没有失败过。”
(3).记性,记忆力。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十章:“ 大夯 看出他得了脑震荡,尽管恢复了知觉,但是记忆并未恢复。” 刘绍棠 《鹧鸪天》:“你的记忆真好。”
(4).回忆;回想。 清 洪升 《长生殿·闻乐》:“不免召他梦魂重听此曲,使其醒来记忆,谱入管弦。” 箫军 《五月的矿山》第三章:“ 鲁东山 从他那特征的亮亮的大额头,陡然记忆起来了,他底名字叫 秦二贵 。” 丁玲 《梦珂》:“于是便又去记忆那女伶的名字,但总记不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