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乐拟翁森句,阴宜靖节居。

俞明震清代〕《赋得杨柳读书堂得书字五言八韵

杨柳依依处,溪堂画不如。漫歌金缕曲,还读玉函书。

翠幄莺巢稳,青箱蠹简储。砚浮花隐约,帷隔影扶疏。

乐拟翁森句,阴宜靖节居。琅环牙轴叠,掩映彩旗舒。

虚幌和烟捲,柔丝待雨梳。琳琅珍秘阁,乙览万机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靖节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了。
乐 [ yuè ]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乐 [ yào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乐 [ lào ]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拟 ( 擬 ) nǐ
      拟 [ nǐ ]
      1. 打算:~去信联系。~议。
      2.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定(➊起草制定;➋揣测断定)。~订。草~。
      3. 仿照:~古之作。~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翁 wēng《國語辭典》

      翁 [ wēng ]

      1. 父亲。《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宋·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参见「翁姑」、「翁婿」等条。
      3. 对男性长者的尊称。如:「老翁」、「李翁」、「渔翁」。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 对男性的尊称。如:「仁翁」、「某翁」。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5. 姓。如汉代有翁伯。
      森 sēn《國語辭典》

      森 [ sēn ]

      1. 樹木濃密的樣子。《說文解字·木部》:「森,木多貌。」《文選·左思·蜀都賦》:「皛貙氓於葽草,彈言鳥於森木。」
      2. 灰暗陰冷的樣子。如:「陰森」。唐·顧況〈遊子吟〉:「泬寥群動異,眇默諸境森。」
      3. 整肅、不可侵犯的。如:「法度森嚴」。唐·李白〈出自薊北門行〉:「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
      1. 眾多的。如:「森列」、「森羅萬象」。《文選·潘岳·藉田賦》:「森奉璋以階列,望皇軒而肅震。」
      句 jù/gōu《國語辭典》

      句 [ jù ]

      1.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组成,含有主语、述语,能表达一个完全的意思的,称为「句」。如:「诗句」、「语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
      2. 量词。计算言语的单位。如:「三句话不离本行。」
      3. 古代由下传话以告上的礼制。《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下告上为句也。」

      句 [ gòu ]

      1. 同「勾 」(二)​。

      句 [ gōu ]

      1. 屈曲、弯曲。《说文解字·句部》:「句,曲也。」晋·傅玄〈鹰赋〉:「句爪县芒,足如枯荆。」
      2. 谦恭。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句,下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与其倨也,宁句。」北周·卢辩·注:「句,以喻敬。」
      3. 搜捕、拘拿。如:「句魂」。
      1. 钩子。如:「钓句」。同「钩 」。
      2. 姓。如春秋时越王句践。
      1. 系绊、停滞。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阴 ( 陰 ) yīn
      阴 [ yīn ]
      1.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相对:~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268B)。
      2. 指“月亮”:太~(月亮)。~历。
      3. 带负电的:~电。~极。~离子。
      4.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
      5.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面。~干(gān)。~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
      6.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沟。~通(秘密往来)。~私。~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
      7. 背地捣鬼,险恶:~谋。~毒。
      8. 指冥间:~间。~司。~曹地府。
      9. 凹进的:~文图章。~识(即阴文)。
      10. 指时间:光~。惜寸~。
      11. 生殖器:~部。~道。~茎。~囊。
      12. 姓。
      宜 yí《國語辭典》

      宜 [ yí ]

      1. 相安、和顺。《礼记·大学》:「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2. 适当。《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
      3. 共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1. 合适、相称。如:「动静皆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 应该、应当。如:「不宜喧闹」、「不宜妄自菲薄」。
      2. 大概、似乎。《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1. 事宜。《礼记·月令》:「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2. 姓。如元代有宜桂可。
      靖节(靖節)jìng jié
      见“ 靖节徵士 ”。  ——《漢語大詞典》
      居 jū《國語辭典》

      居 [ jū ]

      1. 住。《论语·学而》:「居无求安」。《孟子·离娄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
      2. 坐下。《论语·阳货》:「居,吾语汝。」
      3. 存积、储存。如:「奇货可居」。《汉书·卷五九·张汤传》:「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
      4. 处、位于。《孟子·离娄上》:「居下位而不获于上。」唐·刘禹锡〈咏史〉诗二首之二:「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5. 占有。《晋书·卷三四·羊祜传》:「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6. 存有、怀著。如:「居心叵测」。
      1. 住所。如:「故居」、「新居」、「迁居」。
      2. 住宅、茶楼、饭馆等场所的称号用字。如:「为善长乐居」、「明湖居」、「德林居」。
      3. 姓。如明代有居节。

      居 [ jī ]

      1.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的语气。《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谁居?其孟椒乎!」《礼记·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闻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