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深处远江滨,路入烟霞是洞门。
洞天深处远江滨,路入烟霞是洞门。环座好峰千状出,满潭清溜四时存。
曾磨厓石疑元结,欲咏梅花愧后村。搔首何堪自东望,亲闱久矣旷晨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洞天 dòng tiān
(1).道教称神仙的居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后常泛指风景胜地。 唐 陈子昂 《送中岳二三真人序》:“ 杨仙翁 玄默洞天, 贾上士 幽栖牝谷。”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神仙归洞天,空餘下杨柳烟,只闻得鸟雀喧。”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闵预》:“此尼菴也,幽辟深邃,别有洞天。” 郁达夫 《题〈双龙记胜〉》诗之二:“游罢洞天三十六,归来辛苦记初平。”
(2).谓广大。 宋 王禹偁 《送柴转运赴职序》:“ 长州 吏 王 某受公之知、探公之道久矣,惜公藴洞天之度,有致君之心。” ——《漢語大詞典》
(2).谓广大。 宋 王禹偁 《送柴转运赴职序》:“ 长州 吏 王 某受公之知、探公之道久矣,惜公藴洞天之度,有致君之心。” ——《漢語大詞典》
深处 shēn chù
很深的地方。例如:白云深处有人家;海洋深处的宝藏。
内部。例如:心灵深处。 ——《漢語大詞典》
内部。例如:心灵深处。 ——《漢語大詞典》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 时间长:~古。~祖。长~。永~。
-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 深奥:言近旨~。
- 姓。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江滨(江滨)
唐 冯宿 御沟新柳 静看思渡口,回望忆江滨。
唐 刘禹锡 别夔州官吏 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
唐 张祜 寄灵澈上人 老僧何处寺,秋梦绕江滨。
唐 黄滔 贻李山人 野步爱江滨,江僧得见频。
元 倪瓒 居竹轩 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
《韵府拾遗 真韵》:王筠诗献珰依合浦怀佩似江滨李中诗烟冷暮江滨高歌散诞身 ——《骈字类编》
唐 刘禹锡 别夔州官吏 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
唐 张祜 寄灵澈上人 老僧何处寺,秋梦绕江滨。
唐 黄滔 贻李山人 野步爱江滨,江僧得见频。
元 倪瓒 居竹轩 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
《韵府拾遗 真韵》:王筠诗献珰依合浦怀佩似江滨李中诗烟冷暮江滨高歌散诞身 ——《骈字类编》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名-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动-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 到、达。如:「入夜」、「入冬」。
-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动-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动-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烟霞(煙霞)yān xiá
亦作“烟霞”。
(1).烟雾;云霞。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烟霞润色,荃荑结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含吐烟霞,蔽亏日月;古今仙圣,继踵栖神。”《云笈七籤》卷三三:“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躡烟霞,綵云捧足。” 明 张居正 《潇湘道中》诗:“我前拥烟霞,我后映松竹。”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卷中烟霞縹緲,钩勒精严。”
(2).泛指山水、山林。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不扫一室,自怀包括之心;独守大玄,且忘名利之境。于时 魏特进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 元 乔吉 《绿幺遍·自述》曲:“时时酒圣,处处诗禪,烟霞状元,江湖醉仙。”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王维 继之以烟霞, 唐 诗之逸,遂成芳秀。”
(3).指红尘俗世。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一会价鼓琴邀夜月,一会价看鹤舞閒云,不与那烟霞廝浑。” 清 孙枝蔚 《寿张康侯母晏太夫人》诗之二:“将母琴堂饌未奢,非关 陶令 弃烟霞。”
(4).特指吸鸦片时喷出的烟团。《黑籍冤魂》第七回:“一班幕宾跟班、衙役皂隶,都是一榻烟霞,这个衙门,简直变做了一个烟馆了。”参见“ 吞云吐雾 ”。 ——《漢語大詞典》
(1).烟雾;云霞。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烟霞润色,荃荑结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含吐烟霞,蔽亏日月;古今仙圣,继踵栖神。”《云笈七籤》卷三三:“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躡烟霞,綵云捧足。” 明 张居正 《潇湘道中》诗:“我前拥烟霞,我后映松竹。”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卷中烟霞縹緲,钩勒精严。”
(2).泛指山水、山林。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不扫一室,自怀包括之心;独守大玄,且忘名利之境。于时 魏特进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 元 乔吉 《绿幺遍·自述》曲:“时时酒圣,处处诗禪,烟霞状元,江湖醉仙。”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王维 继之以烟霞, 唐 诗之逸,遂成芳秀。”
(3).指红尘俗世。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一会价鼓琴邀夜月,一会价看鹤舞閒云,不与那烟霞廝浑。” 清 孙枝蔚 《寿张康侯母晏太夫人》诗之二:“将母琴堂饌未奢,非关 陶令 弃烟霞。”
(4).特指吸鸦片时喷出的烟团。《黑籍冤魂》第七回:“一班幕宾跟班、衙役皂隶,都是一榻烟霞,这个衙门,简直变做了一个烟馆了。”参见“ 吞云吐雾 ”。 ——《漢語大詞典》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洞门(洞门)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其一 洞门尽徐步,深院果幽期。
唐 杜甫 题省中院壁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
唐 卢纶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唐 白居易 太湖石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唐 刘禹锡 桃源行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
唐 雍陶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 其六 山鸟宿檐树,水萤流洞门。
唐 崔涂 题授阳镇路 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
唐 马戴 黄神谷纪事 霹雳振秋岳,折松横洞门。
唐 罗隐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其三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唐 可止 山居 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题省中院壁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
唐 卢纶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唐 白居易 太湖石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唐 刘禹锡 桃源行 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
唐 雍陶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 其六 山鸟宿檐树,水萤流洞门。
唐 崔涂 题授阳镇路 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
唐 马戴 黄神谷纪事 霹雳振秋岳,折松横洞门。
唐 罗隐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其三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唐 可止 山居 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