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天上碧桃元异种,冬来结实实逾鲜。

卢龙云明代〕《冰桃行寿刘隐君

寒威凛冽冰塞川,止见梅花犯雪妍。天上碧桃元异种,冬来结实实逾鲜。

刘郎自识天台路,亦解瑶池接王母。黄竹歌馀宴白云,擎出冰桃非下土。

丹丘紫洞美仙居,蓬蒿亦自爱吾庐。萧然一径成真隐,含毫因暇著潜夫。

谢家兄弟多兰玉,登筵并奏南山曲。未须笙鹤侈霓裳,汉露金茎仍所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上碧桃异种冬来结实

天上 tiān shàng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漢語大詞典》
碧桃 bì táo
(1).桃树的一种。花重瓣,不结实,供观赏和药用。一名千叶桃。 唐 郎士元 《听邻家吹笙》诗:“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花木》:“碧桃有深红者,粉红者,白者,而粉红之娇艷尤为夐絶。” 清 孙枝蔚 《别眄柯园》诗:“银杏百年树,碧桃千朵花。”《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红白相间的双色碧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2).桃实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桃》:“其实有红桃、緋桃、碧桃、緗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臙脂桃,皆以色名者也。”
(3).古诗文中多特指传说中 西王母 给 汉武帝 的仙桃。 唐 许浑 《故洛城》诗:“可怜 緱岭 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唐 韩偓 《荔枝》诗之一:“ 汉武 碧桃争比得,枉令 方朔 号偷儿。” 清 陈维嵩 《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词之三:“百幅霞綃,十斛龙膏,何必 蓬山 访碧桃?”  ——《漢語大詞典》
元 yuán《國語辭典》

元 [ yuán ]

  1. 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2. 量词。计算钱币的单位。一元等于十角。如:「十元」、「五十元」。通「圆」。
  3. 代数式中,表示未知数的文字称为「元」。如:「一元一次方程式」。
  4. 朝代名。参见「元朝 」条。
  5. 姓。如唐代有元稹。
  1. 为首的。如:「元凶」、「元首」。
  2. 开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
  3. 大的。《书经·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膂。」
  4. 善的。《书经·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抨巫咸以占梦兮,迺贞吉之元符。」
  5. 基本的。如:「元素」。
异种(異種)yì zhǒng
(1).旧时指同一种族中的其他部落。《后汉书·祭肜传》:“﹝ 鲜卑 ﹞遣使奉献,愿得归化……其异种 满离 、 高句驪 之属,遂骆驛款塞,上貂裘好马,帝輒倍其赏赐。”
(2).指异族。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 满清 政府之政策,质言之,一嫉视异种、自私自便、百折不变之虐政而已。”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数者,皆汉族之所无,而异种之所特有,是议权仍不在 汉 人也。”
(3).指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种。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破五金来造货币、枪弹,以残害同类、异种的生命。”
(4).指动植物的奇特品种。 宋 洪迈 《容斋随笔·玉蕊杜鹃》:“物以希见为珍,不必异种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墨芍药》:“ 馆陶 人家有墨芍药,与 曹州 墨牡丹,皆异种。”
(5).指不同的品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鸽异》:“鸽类甚繁, 晋 有坤星…… 越 有诸尖:皆异种也。”  ——《漢語大詞典》
冬来(冬来)
唐 杜甫 重简王明府 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  ——《骈字类编》
结实(結實)jiē shi
(1).(今读jiē)结出果实或种子。《汉武帝内传》:“母曰:‘此桃三千岁一结实耳。’”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结实商秋,敷华青春。” 唐 顾况 《谅公洞庭孤橘歌》:“飞花簷卜旃檀香,结实如缀摩尼珠。” 许地山 《空山灵雨·愚妇人》:“我每年看见树林里底果木开花结实。”
(2).具结证实。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 齐贤 坐相府召诸讼者曰:‘汝非以彼所分财少乎?’曰:‘然。’既命各供状结实。乃召两吏趣从其家,令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舍……讼者乃止。”
(1).坚固;牢固。《红楼梦》第九三回:“谁知他贴的结实,揭不下来。” 清 林则徐 《札苏藩司宝山海塘工程勿稍草率并委徐令督视》:“如此办法,安能结实,一切填砌碎石,必致斜压侧卧,潮来即被衝起,岂非全功尽弃?” 老舍 《四世同堂》二:“房子盖得不甚结实。” 韩北屏 《非洲夜会》:“这样结实的舞台,简直可以当作炮垒。”
(2).健壮。《红楼梦》第八四回:“ 贾母 道:‘ 林丫头 那孩子倒罢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很结实了。’” 曹禺 《日出》第二幕:“她着实是心广体胖,结实得像一条小牛。” 杨朔 《昨日的临汾》:“村里的百姓大半全集拢来了:有驼背的老人,筋肉结实的壮年汉子,顽皮的孩子,以及穿着红绿衣裤的妇女。”
(3).切实;塌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粤汉铁路商办问题之未解决》:“原总副办 郑官应 、 黄景棠 等是否结实可靠,应以交股之踊跃与否为断。”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打仗就要像个打仗。这不是小孩子赌气,要结实的立定自己的脚跟,躲在壕沟里,沉着的作战。” 洪深 《包得行》:“他口里说得满结实的。”
(4).指言语或动作等分量重,力量大。《红楼梦》第一○一回:“ 袭人 道:‘为甚么不愿意?早就要弄进来的,只是因为太太的话説的结实罢了。’” 巴金 《春》三:“你再不听说,等我哪天有功夫结实捶你一顿?”  ——《漢語大詞典》
实 ( 實 ) shí
实 [ shí ]
  1. 充满:~心。充~。虚~。
  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
  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
  4. 富足:殷~。富~。
逾 yú《國語辭典》

逾 [ yú ]

  1. 越过、超过。如:「逾墙」、「逾时不候」、「年逾六十」。唐·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诗:「著书逾十年,幽颐靡不推。」宋·苏辙〈六国论〉:「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2. 经历、经过。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时更七代,数逾千祀。」唐·柳宗元〈睢阳庙碑〉:「浩浩烈士,不闻济师。兵食歼焉,守逾三时。」
  1. 更加。《淮南子·原道》:「不足以禁奸塞邪,乱乃逾滋。」《明史·卷二九五·忠义传七·王励精传》:「其墨迹久逾新,涤之不灭。」
鲜 ( 鮮 ) xiān/xiǎn
鲜 [ xiān ]
  1. 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果。~花。~嫩。新~。
  2. 滋味美好:~美。~甜。这汤真~。
  3. 有光彩的:~明。~亮。~艳。
  4. 味美的食物:尝~。时~。
  5.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海~。鱼~。
  6. 〔~卑〕中国古代北方民族。
  7. 姓。
鲜 [ xiǎn ]
     ◎ 少:~为人知。寡廉~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