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濯濯王恭还似么。

徐釚清代〕《青玉案 其二 题王丹麓听松图

谡谡涛声耳畔过。好梦北窗吹破。弄笛弹琴惟一个。

枕流漱齿,科头濯足,片石堪趺坐。

高披鹤氅烟霞堕。濯濯王恭还似么。手种龙鳞今已大。

拂衣元亮,挂冠弘景,招与松间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濯濯

濯濯 zhuó zhuó
(1).光明貌。《诗·商颂·殷武》:“赫赫厥声,濯濯厥灵。” 郑玄 笺:“濯濯乎其见尊敬也。” 孔颖达 疏:“濯濯乎光明者,其见尊敬如神灵也。”
(2).明净貌;清朗貌。《诗·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 毛 传:“濯濯,光明也。”《晋书·王恭传》:“ 恭 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 唐 乔知之 《折杨柳》诗:“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宋 苏轼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诗:“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
(3).肥泽貌。《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毛 传:“濯濯,娱游也。” 郑玄 笺:“鸟兽肥盛喜乐。” 孔颖达 疏:“娱乐游戏,亦由肥泽故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濯濯之麟,游彼灵畤。”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魔见》:“体濯濯以驯肥,常侍 姬文 于 灵囿 。” 清 周志蕙 《柳》诗:“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
(4).光秃貌。《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赵岐 注:“濯濯,无草之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徵信录》:“传闻 岑西林 从 武昌 逃走时,竟薙去鬚髯,溷杂人众中而出,今其頷下已濯濯矣。” 茅盾 《雾》:“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地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
(5).象声词。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证篇》:“大肠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  ——《漢語大詞典》
王 wáng/wàng《國語辭典》

王 [ wáng ]

  1. 古代稱統治天下的君主。如:「君王」、「帝王」、「國王」。《書經·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2. 古代封建社會中地位在公侯之上的爵位。秦漢以後,天子的伯叔兄弟及異姓藩王均稱為「王」。如:「淮南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3. 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4.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拳王」。
  5. 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參見「王父」、「王母」等條。
  6. 姓。如宋代有王安石。
  1. 古代諸侯朝見天子。《詩經·商頌·殷武》:「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史記·卷四·周本紀》:「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1. 大。參見「王虺」、「王鮪」等條。

王 [ yù ]

  1. 《廣韻·入聲·燭韻》:「玉,說文本作王,隸加點以別王字。」同「玉 」。

王 [ wàng ]

  1. 統治天下、稱王。《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1. 興盛、旺盛。《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通「旺」。
恭 gōng《國語辭典》

恭 [ gōng ]

  1. 尊敬。《說文解字·心部》:「恭,肅也。」《孔子家語·卷三·弟子行》:「恭老卹幼,不忘賓旅。」
  2. 遵行、奉行。《三國志·卷五五·吳書·黃蓋傳》:「初皆怖威,夙夜恭職。」
  3. 稱讚。如:「恭維」。
  1. 一種拱手致意的禮節。如:「打恭作揖」。《儒林外史·第四二回》:「請過了文昌,大人朝上又打三恭。」
  2. 姓。如晉代有恭播。
  1. 謙和。如:「恭敬」、「謙恭有禮」。
  1. 敬肅。如:「恭送」、「洗耳恭聽」、「恭候大駕」。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绕。
  5. 姓。
还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么 ( 幺 麼 麽 ) mó/ma/me/yāo《國語辭典》

么 [ yāo ]

  1. 細小。參見「么麼 」條。
  2. 排行最小的。如:「么妹」、「么叔」。
  1. 一的別稱。如:「么二三……。」
  2. 姓。如明代有么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