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霸功几遭遇,孤臣孽子多迍邅。
诗人无媒安问天,画手欲并前人肩。谁云画史胸次狭,有此人物神鬼仙。
潇湘洞庭渺风烟,苍梧北渚云连绵。屈子神游向何处,飘荡恍惚凌风船。
天阊不开吁可怜,鸾凰蛟龙相后先。湘君夫人环佩捐,云之君兮下翩翩。
幽丛山鬼媚余笑,坐使狸豹工攀牵。猿狖悲哀草木泣,雷雨昏绝枫篁颠。
呜呼重华不可作,汤禹祗敬忧其愆。王佐霸功几遭遇,孤臣孽子多迍邅。
不闻谗鼎铸饕餮,共说飨雉私彭篯。女娲炼石补不尽,缺限首在磨兜坚。
搔首问之不得对,无声第写愁诗篇。古来作者俱精专,妙手须附词人传。
略如蝉嫣有苗裔,鬼才贮锦仙青莲。我昔长江浩洄沿,太白楼高矶势偏。
匡庐峨眉接云气,云台日观森钩缠。谁呵四壁吐墨沈,不食七日愁笞鞭。
画成长嗟果绝笔,事过感激难为缘。再游京国今几年,萧斋寄寂来骚笺。
读罢想像得真契,使我坐叹心茫然。昔画何减吴道玄,今图何谢李龙眠。
谁能御气出天地,披发往逐烦忧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王佐 wáng zuǒ
(1).王者的辅佐,佐君成王业的人。《汉书·董仲舒传赞》:“ 刘向 称‘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虽 伊 吕 亡以加, 筦 晏 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时难》:“怀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 唐 韩愈 《合江亭》诗:“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汉 之称王佐者,人皆许之而已,而己则必知其为霸之餘习。”
(2). 清 末称襄佐恭亲王理事的部曹中书为王佐。《清朝野史大观·史料·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书充军机处及总理衙门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 ——《漢語大詞典》
(2). 清 末称襄佐恭亲王理事的部曹中书为王佐。《清朝野史大观·史料·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书充军机处及总理衙门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 ——《漢語大詞典》
霸功 bà gōng
(1).称霸的业绩。《淮南子·氾论训》:“使 管仲 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文选·曹植〈王仲宣诔〉》:“高尚霸功,投身帝宇。” 刘良 注:“高尚 太祖 有霸功也。” 唐 柳宗元 《晋文公问守原议》:“余谓守 原 ,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树霸功,致命诸侯。”
(2).霸道。与“王道”相对而言。《隋书·李德林传》:“有教无类,童子羞於霸功;见德思齐,狂夫成於圣业。” ——《漢語大詞典》
(2).霸道。与“王道”相对而言。《隋书·李德林传》:“有教无类,童子羞於霸功;见德思齐,狂夫成於圣业。” ——《漢語大詞典》
几遭(几遭)
释可朋洞庭诗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 ——《韵府拾遗 豪韵》
遇 yù《國語辭典》
遇 [ yù ]
动- 相逢、不期而会。如:「巧遇」。《书经·胤征》:「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
- 契合、投合。《孟子·公孙丑下》:「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韩非子·难二》:「遇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
- 得志、得到赏识。《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汉·王充《论衡·逢遇》:「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 对待。如:「礼遇」。《宋史·卷三六一·张浚传》:「浚知上遇俊厚,而俊纯实可谋大事。」
- 遭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 抵挡、对付。《商君书·外内》:「以此遇敌,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荀子·大略》:「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
- 机会。如:「际遇」、「机遇」。三国吴·韦昭〈博奕论〉:「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
- 姓。如汉代有遇冲。
孤臣孽子 gū chén niè zǐ
指孤立无助的远臣和贱妾所生的庶子。引申为不容于当政者但心怀忠诚的人。《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朱熹 集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皆不得於君而常有疢疾者也。” 宋 陆游 《秋雨叹》诗:“志士仁人万行泪,孤臣孽子无穷忧。”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从此流亡苦,海外勤研习。孤臣孽子心,退藏入於密。”亦省作“ 孤孽 ”。 明 徐祯卿 《谈艺录》:“孤孽怨思,达人齐物。” ——《漢語大詞典》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形-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副-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迍邅 zhūn zhān
(1).难行貌。 汉 蔡邕 《述行赋》:“途迍邅其蹇连,潦污滞而为灾。”《西游记》第四三回:“老师父步步逢灾,纔脱了魔障,幸得这一路平安,又遇着黑水迍邅。”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仓皇归去,步步迍邅。”
(2).指迟疑不进。 明 张景 《飞丸记·京邸道故》:“但见气吞虹倚天,长剑流光捻;及早定 天山 ,莫自迍邅。”
(3).处境不利;困顿。 晋 左思 《咏史》之七:“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唐 张鷟 《游仙窟》:“嗟运命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邈。” 清 李渔 《怜香伴·神引》:“只要他好事能成,便受些迍邅也无碍。” ——《漢語大詞典》
(2).指迟疑不进。 明 张景 《飞丸记·京邸道故》:“但见气吞虹倚天,长剑流光捻;及早定 天山 ,莫自迍邅。”
(3).处境不利;困顿。 晋 左思 《咏史》之七:“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唐 张鷟 《游仙窟》:“嗟运命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邈。” 清 李渔 《怜香伴·神引》:“只要他好事能成,便受些迍邅也无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