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天泽浸醰厚,刬险归太平。

姚燮清代〕《送陈同年墉宰肃州四十六韵

不为华省侍,乃作边城行。边城络河源,昔浊今澄清。

连关散屯马,地肃无甲兵。天泽浸醰厚,刬险归太平。

毋谓一宰小,安危维群情。君才冠西浙,耳者无异评。

谈锋剑芒铄,气骨秋山嵘。经术蕴中厚,世故能洞莹。

末命贱贫缚,格格难吐倾。文章托挥发,且复群流惊。

论谠力排曲,笔直词则横。不朽有真业,何俟冠禄荣?

况今才可展,吾道资见亨。投笔驰万里,胜请终军缨。

支绌故无虑,时要君善程。平凉古羌壤,上游连西京。

葱岭抗其脊,十五环龙营。汉唐迭骚扰,流血祁连城。

洮环两州卫,土旷无人耕。培养近颇裕,四隘亦贴宁。

高阳禦冰雪,草木迎气生。所虞沐宏化,积习仍顽冥。

善以蒸蒸法,酿兹熙熙民。信义于肺腑,不阂如影形。

岂徒慎讼狱,剖析同渭泾。番马积利弊,窑矿多变更。

还须坐理暇,规画潜图经。口碑在天地,神速逾风声。

往旃勖平素,弗隳吾党名。海色去天远,沃野桑麻荣。

为君润行色,把酒登江亭。塞云扫西瘴,健鹘摩空青。

白日落杯盏,照见心迹明。丈夫苦蠖屈,壮游焉涕零?

但悲我与子,比密逾弟兄。赓词春鸟叶,拂剑秋潭泓。

此别竟参商,后会艰絮萍。后会就匪艰,茫茫将安凭?

愿纳卑末议,方寸日夕铭。躯骸虽间隔,梦寐倘永盟。

萧萧大风起,车盖飘然征。春色满红坂,杨柳交华旌。

回鞭邈鸿雁,侧耳闻笛钲。即斯景物寄,荡怀足旷闳。

讵必厕金马,毫楮争嚘嘤。列史重循吏,万古流芳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泽太平

天泽(天澤)tiān zé
(1).喻上下、尊卑。语出《易·履》:“上天下泽”。 清 王韬 《中国自有常尊》:“然则 金 虽譎诈,其亦明於天泽之分者哉!” 严复 《论世变之亟》:“明天泽之义,则冠履之分严。”
(2).上天的恩泽。 唐 薛据 《怀哉行》:“我闻雷雨施,天泽罔不该。” 明 张居正 《贺瑞雪表》六:“天泽覃敷,大地晃琼瑶之积;皇诚感格,元冬启稼穡之徵。” 叶圣陶 《苦菜》:“短而肥的菊科的野草,是独蒙天泽适存在那里的。”
(3).谓天子的恩泽。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赐庆垂天泽,流欢旧 渚宫 。”  ——《漢語大詞典》
浸 jìn《國語辭典》

浸 [ jìn ]

  1. 渍、泡在液体中。如:「浸泡」、「浸渍」。
  2. 渗透。《淮南子·原道》:「上漏下湿,润浸北房。」唐·杨烱〈送丰城王少府〉诗:「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
  1. 渐渐、逐渐。如:「浸渐」。《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金史·卷八三·张浩传》:「其后奢用浸广,盖汝霖有以导之云 。」

浸 [ ​jīn ]

  1. (一)​之又音。
醰 tán《國語辭典》

醰 [ tán ]

  1. 醇厚。《文选·左思·魏都赋》:「沐浴福应,宅心醰粹。」
厚 hòu《國語辭典》

厚 [ hòu ]

  1. 扁平物体上下之间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如:「厚纸」、「厚唇」。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唐·李贺〈苦昼短〉诗:「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2. 多、大。如:「厚利」、「厚礼」、「厚望」。唐·元稹《崔莺莺传》:「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宋·钱公辅〈义田记〉:「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3. 浓、深。如:「酒味厚」、「深情厚谊」。《仪礼·士冠礼》:「甘醴惟厚,嘉荐令芳。」
  4. 不刻薄的。如:「仁厚」、「宽厚」、「憨厚」、「忠厚老实」。
  1. 扁平物体表面与底面间的距离。如:「这块木板约有二寸厚。」《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
  1. 重视、推崇。如:「厚古薄今」、「厚此薄彼」。《史记·卷五·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1. 优待。如:「厚待」。《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刬 ( 剗 ) chǎn/chàn
刬 [ chǎn ]
     ◎ 同“”。
刬 [ chàn ]
  1. 〔一~〕方言,全部,一律,如“~~都是平川”。
险 ( 險 ) xiǎn
险 [ xiǎn ]
  1. 可能遭受的灾难:危~。风~。冒~。探~。保~。铤而走~。
  2. 可能发生灾难的:~象。~情。~境。~峰。~恶。
  3.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隘。~厄。~固。天~。
  4. 存心狠毒:~毒。阴~。
  5. 几乎,差一点:~胜。~些。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太平 tài píng
(1).谓时世安宁和平。《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寧。”《史记·秦始皇本纪》:“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唐 温庭筠 《长安春晚》诗之二:“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
(2).泛指平静无事。《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店主人见 张 客无事,偶语及此房内曾有妇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却太平了。” 巴金 《家》三九:“带着那么多银元,路上很不方便。幸而最近这一路还太平。”
(3).谓高低、胜负。《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周霸 不赶,在阵上高叫:‘ 秦 将愿出阵分过太平。’”《七国春秋平话》卷上:“若有良将,愿求出阵,定个太平。”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