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君莫恃多才,万言不值水一杯。

李云龙明代〕《送方士昭

新柳啭黄鹂,送君临路岐。岐路多芳草,君行向何道。

君将献策金銮殿,圣朝久不论卑贱。天门九重虎豹守,草野何由得引见。

君将游说大人前,五侯七贵方自专。短剌徒令字漫灭,长裾欲曳何王门。

期君游侠邯郸道,慷慨悲歌春易老。卖浆屠狗非无人,空有豪怀寄烟草。

期君走马向边城,虏骑于今日又横。纵使平居能说剑,封侯原不属书生。

君莫誇雄辩,纵有雕龙难自见。君莫恃多才,万言不值水一杯。

我有一妙诀,今朝为君说。楚山吴山多白云,天下可人惟此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多才万言不值一杯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1.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2.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3.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4. 称谓:➊ ​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5. 姓。如明代有君助。
  1.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1.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3.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1.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1.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2.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1.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恃 shì《國語辭典》

恃 [ shì ]

  1. 依賴、依仗。如:「恃才傲物」、「有恃無恐」。《廣韻·上聲·止韻》:「恃,依也,賴也。」《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1. 母親。《聊齋志異·卷二·珠兒》:「六歲失怙恃,不為兄嫂所容,逐居外祖家。」
多才 duō cái
(1).谓富于才智。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祇因循。”
(2).借指富有才能的人。《天雨花》第一回:“出了南门园外临,多才下马花园外,进门观玩 洛阳 春。”
(3).指意中人。多用于女指男。 元 徐再思 《沉醉东风·春情》曲:“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箇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 元 刘庭信 《新水令·春恨》套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 章臺 。”  ——《漢語大詞典》
万言(万言)
唐 岑参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唐 白居易 岁暮枉衢州张使君书并诗因以长句报之 万言旧手才难敌,五字新题思有馀。  ——《骈字类编》
不值 bù zhí
(1).表示做某种事情没有多大意义或价值。《红楼梦》第七三回:“自己读书不值要紧,却累着一房丫鬟们都不能睡。”
(2).引申为不合算。 沙汀 《记贺龙》三九:“这次 老沙 不值,连 白洋淀 的螃蟹都没有吃到,就走了!”
(3).禁不起。 毛泽东 《论持久战》一○五:“他们得来的结论是:一盘散沙。据此以为 中国 不值一打。”
(4).难道。《荡寇志》第七八回:“怎奈本阁这个小女十分孝顺,最可人意,不值便这般下得!”  ——《漢語大詞典》
水 shuǐ《國語辭典》

水 [ shuǐ ]

  1. 无色无臭的液体。由氢气与氧气化合而成。
  2. 汁、液。如:「墨水」、「药水」、「橘子水」、「柠檬水」。
  3. 海、河、江、湖的总称。如:「汉水」。《书经·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4.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5. 水星的简称。参见「水星 」条。
  6. 额外的收入、费用。如:「捞油水」。《邻女语·第二回》:「你一路上发的水还不彀么?还要到这地方来想方么?」
  7. 量词。计算衣物刷洗次数的单位。如:「这件衣服洗两水就走样了。」
  8. 姓。如明代有水苏民。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瓜果等多汁而不脆甜。如:「这梨吃起来水水的,不脆。」
一杯 yī bēi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