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老兄选官予选佛,岂效儿女牵痴情。

成鹫清代〕《送李方水典教临皋

有母倚门孙绕膝,男儿俯仰事未毕。老兄去作宦游人,山僧又是参方日。

曾闻儒者戒远游,胡为孔孟终周流。古来贤圣且如此,我辈岂得长淹留。

吾家更有陈公案,不见新州卖柴汉。自从獦獠入黄梅,引得儿孙恩爱断。

堂中饭熟热椀鸣,一饱各自东西行。老兄选官予选佛,岂效儿女牵痴情。

痴情决绝孤琴悄,无弦一曲知音少。不道珠崖道里赊,不道先生官职小。

不道广文薪俸微,不道故人相见稀。若教官舍成窠臼,那得儒冠伴衲衣。

山僧老矣君亦老,成道成名归及早。知恩容易报恩难,作宦参方非草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老兄选官儿女痴情

老兄 lǎo xiōng
(1).对兄的尊称。 唐 白居易 《题旧写真图》诗:“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他的老兄是个实缺道臺。”
(2).用为兄的自称。 唐 李嘉祐 《送舍弟》诗:“老兄鄙思难儔匹,令弟清词堪比量。” 宋 韩溥 《寄弟洎》诗:“十样蛮笺出 益州 ,寄来新自 浣溪 头。老兄得此浑无用,助尔添修五凤楼。”
(3).男性相互间的尊称。《晋书·刘毅传》:“ 裕 恶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老兄真不坠,小子独无承。” 清 郑燮 《与丹翁书》:“昨有人传老兄息辞数语,不知的否?” 艾芜 《人生哲学第一课》:“你老兄可也是来省城找事做的么?”  ——《漢語大詞典》
选官(選官)xuǎn guān
(1).古代称主管铨选的官,指吏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韩康伯 ﹞母 殷 ……语 康伯 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 康伯 亦甚相知。 韩 后果为吏部尚书。”《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 宋 韩琦 《论青苗》:“如不愿请领,即具结罪状,入马递申,以凭选官晓諭。”
(2).指听候吏部选任官职。《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母亲姓 白 ,是个京师人,当初 徐 家老爷在京选官,,娶了来家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大郎 道是选官须得使用纔有好地方,只得把膏腴之产尽数卖掉……只靠着女壻选官之后,再图兴旺,所以毫不吝惜。”  ——《漢語大詞典》
予 yú/yǔ《國語辭典》

予 [ yú ]

  1. 我。《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唐·李白〈送郄昂谪巴中〉诗:「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同「余 」。

予 [ yǔ ]

  1. 给。如:「给予」、「赠予」、「授予」、「赋予」。《诗经·小雅·采菽》:「彼交匪纾,天子所予。」通「与」。
  2. 赞许。《管子·宙合》:「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鲁严公夫人杀世子,齐桓召而诛焉。《春秋》予之。」
选 ( 選 ) xuǎn
选 [ xuǎn ]
  1. 挑拣,择:~择。~购。~辑(➊挑选并辑录;➋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
  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
  3.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
  4.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
佛 fó/fú/bì/bó《國語辭典》

佛 [ fó ]

  1. 佛陀的簡稱。參見「佛陀 」條。《西遊記·第八回》:「但見那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著幢幡寶蓋。」
  2. 參見「佛教 」條。
  1. 如佛一般的仁慈、和氣。如:「佛口蛇心」。

佛 [ fú ]

  1. 參見「仿佛 」條。

佛 [ bì ]

  1. 輔佐。《詩經·周頌·敬之》:「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漢·鄭玄·箋:「佛,輔也。」通「弼」。
  1. 姓。如春秋時魯國有佛肸,明代有佛正。
岂 ( 豈 ) qǐ/kǎi
岂 [ qǐ ]
  1.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岂 [ kǎi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效 xiào《國語辭典》

效 [ xiào ]

  1. 摹仿。如:「东施效颦」、「上行下效」。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 效穷途之哭?」
  2. 致送、奉献。如:「效劳」、「效力」、「效忠」。《韩非子·五蠹》:「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1. 功用。如:「功效」、「药效」、「见效」。《淮南子·修务》:「夫圣人之心,日夜不忘于欲利人,其泽之所及者,效亦大矣。」《红楼梦·第一一回》:「今日头眩的略好些,别的仍不见怎么样大见效。」
  2. 征验。《淮南子·修务》:「哭者,悲之效也。」汉·王充《论衡·雷虚》:「夫论雷之为火有五验,言雷为天怒无一效。」
儿女(兒女)ér nǚ
(1).子女。《后汉书·冯衍传下》:“儿女常自操井臼。”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老舍 《茶馆》第一幕:“最苦是,乡村里,没吃没穿逼得卖儿女。”
(2).指青年男女。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词:“儿女泪,君休滴。”
(3).泛指男女。 唐 白行简 《三梦记》:“ 刘 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饌,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 刘 初愕然。”
(4).妇人;女子。《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汉阳 阎忠 异之” 裴松之 注引《九州春秋》:“﹝ 韩信 ﹞拒 蒯通 之忠,忽鼎跱之势,利剑已揣其喉,乃叹息而悔,所以见烹於儿女也。” 清 孙枝蔚 《七夕诗》:“世间愚儿女,但为针缕忙。” 毛泽东 《为女民兵题照》诗:“ 中华 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漢語大詞典》
牵 ( 牽 ) qiān
牵 [ qiān ]
  1. 拉,引领向前:~引。~曳。~头。~线。~萝补屋(把萝藤拉上屋顶来补草房,形容生活困难,亦喻将就凑合)。
  2. 关连,带累:~连。~强(勉强牵连在一起)。意惹情~。
痴情(癡情)chī qíng
亦作“痴情”。
(1).痴心的爱情。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只有一点那痴情,爱河沉未醒。”《孽海花》第八回:“ 次芳 道:‘这小妮子声价自高,今日见了老前辈,你看她一种痴情,十分流露,倒不要辜负了她。’”
(2).多情达到痴心的程度。 清 孙枝蔚 《落花》诗:“痴情还向隣园问,或有迟开朵更红。” 老舍 《四世同堂》六六:“为人处世,他告诉自己,必须顾到实际,不可太痴情,太玄虚。”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