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卤穷凶久,天王问罪迟。
文士如飞将,终身太数奇。问年丁午壮,卜命甲辰雌。
易辙原无那,陈情总见疑。虽蒙濮阳辟,敢负相公知。
金屋新人笑,红尘故剑遗。何年荐绵竹,九日咏江蓠。
完璧傥归赵,明珠终报随。谁容祢处士,我忆郑当时。
排笮党人结,机权宦竖持。殊勋尊圣相,大手赋韩碑。
忠过刘司户,情深杜牧之。怜才拌痛哭,感事托微词。
传仅入《文苑》,生堪为士师。仁心独活狱,强项自无私。
才大难为用,平生未展眉。鹏抟中道滞,獭祭后生嗤。
学比南溟富,胸罗太华奇。梦中传彩笔,意外见深思。
颇得风人旨,原非浪子诗。晚成唐格调,深入杜藩篱。
事业已如此,家庭更可悲。早孤天不吊,多累母先衰。
兼抱安仁痛,还生白老痴。居贫敢言孝,失教不能慈。
大卤穷凶久,天王问罪迟。四方兵振动,万户众流离。
故宅悬如磬,长安乱似棋。渠魁才授首,大雨又愆期。
衡岳删文稿,湘滨洗砚池。浮生口嚼蜡,多病鬓添丝。
遣兴吟桃叶,知音失柳枝。鸳机梦惆怅,莲府客罗维。
系本出元帝,饥当餐紫芝。养生心见性,止念寿齐颐。
玉洞清凉地,金炉大药资。藏修一麟角,莫恋五羊皮。
赖有丹青手,写成鸾凤姿。心香烧一瓣,清酒咒三卮。
欲救江西派,先为刘子仪。寸心无限意,相对自神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大卤(大鹵)dà lǔ
(1).古地名。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约二十五里。《春秋·昭公元年》:“ 晋 荀吴 帅师败 狄 於 大卤 。” 杜预 注:“ 大卤 , 太原 晋阳县 。”
(2).借指 并州 。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始公参 大卤 记室,以文雄於边。”
(3).广大的荒漠地区。《旧唐书·张仲武传》:“ 雁门 之北,羌戎杂处,濈濈羣羊,茫茫大卤。” ——《漢語大詞典》
(2).借指 并州 。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始公参 大卤 记室,以文雄於边。”
(3).广大的荒漠地区。《旧唐书·张仲武传》:“ 雁门 之北,羌戎杂处,濈濈羣羊,茫茫大卤。” ——《漢語大詞典》
穷凶(窮兇)qióng xiōng
亦作“ 穷兇 ”。 极端凶恶。《宋书·文帝纪》:“恶稔身灭,戎丑常数;虐虏穷凶,著於自昔。”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罪臣孥戮》:“虽谋叛非实,然 鸞 ( 仇鸞 )稔恶穷凶,天下共恨,故不以为滥刑,而远近称快焉。”《二刻拍案惊奇》卷四:“穷兇乡宦,拘挛为黑狱之囚。”参见“ 穷凶极恶 ”。 ——《漢語大詞典》
久 jiǔ《國語辭典》
久 [ jiǔ ]
副- 时间长远。如:「久违」、「久别重逢」、「久负盛名」。
- 经历时间的长短。如:「他出去多久了?」
- 旧的。《孔子家语·卷五·颜回》:「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 留、滞留。《孟子·公孙丑上》:「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汉·赵岐·注:「久,留也。」
天王 tiān wáng
(1).天子。 春秋 时特指 周 天子。《春秋·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 咺 来归 惠公仲子 之賵。” 孔颖达 疏:“天王, 周平王 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天王》:“《尚书》之文,但称王,《春秋》则曰天王,以当时 楚 吴 徐 越 皆僭称王,故加天以别之也。”
(2).称帝王。《庄子·天道》:“昔者 舜 问於 尧 曰:‘天王之用心何如?’”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 犬戎 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化碧有怀酬侠客,控寃无路达天王。”
(3).指诸侯。《南齐书·晋安王子懋传》:“ 子懋 谓曰:‘朝廷令身单身而反,身是天王,岂可过尔轻率。’”
(4).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势的人。《红楼梦》第四六回:“我这一辈子,别説是 宝玉 ,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5). 太平天囯 领袖 洪秀全 的称号。
(6). 印度 宗教传说中的天界之王。佛教称护法神为天王,如毗沙门天王、四天王。 ——《漢語大詞典》
(2).称帝王。《庄子·天道》:“昔者 舜 问於 尧 曰:‘天王之用心何如?’”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 犬戎 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化碧有怀酬侠客,控寃无路达天王。”
(3).指诸侯。《南齐书·晋安王子懋传》:“ 子懋 谓曰:‘朝廷令身单身而反,身是天王,岂可过尔轻率。’”
(4).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势的人。《红楼梦》第四六回:“我这一辈子,别説是 宝玉 ,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5). 太平天囯 领袖 洪秀全 的称号。
(6). 印度 宗教传说中的天界之王。佛教称护法神为天王,如毗沙门天王、四天王。 ——《漢語大詞典》
问罪(問罪)wèn zuì
亦作“ 问辠 ”。 宣布对方罪状,加以谴责、声讨。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正欲问罪於 尔朱 ,出卿於桎梏。”《隋书·炀帝纪下》:“ 商 郊问罪, 周发 成 文王 之志。”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接望》:“土宇方惊骚动,问辠欲全忠勇。” 鲁迅 《三闲集·通信》:“盖天下的事,往往决计问罪在先,而搜集罪状(普通是十条)在后也。” ——《漢語大詞典》
迟 ( 遲 ) chí
迟 [ chí ]
- 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
- 晚:~到。~暮,~早。推~。延~。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