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思妇(思婦)sī fù
(1).怀念远行丈夫的妇人。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二:“东南有思妇,长叹充幽闥。” 宋 陆游 《军中杂歌》之八:“征人楼上看太白,思妇城南迎 紫姑 。”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女弟子》:“思妇不知秋夜冷,寒衣还未寄边城。” 何其芳 《画梦录·秋海棠》:“寂寞的思妇,凭倚在石阶前的石栏干畔。”
(2).鸟名。《文选·宋玉〈高唐赋〉》:“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思妇,亦鸟名也。” ——《漢語大詞典》
(2).鸟名。《文选·宋玉〈高唐赋〉》:“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思妇,亦鸟名也。” ——《漢語大詞典》
因 yīn《國語辭典》
因 [ yīn ]
动- 凭借、依据、利用。如:「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金史·卷七七·宗弼传》:「宗弼乃因老鹳河故道开三十里通秦淮,一日一夜而成。」
- 承袭、沿袭。如:「因袭」。《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 增添、积累。《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史记·卷三○·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原由、缘故。如:「起因」、「诱因」、「原因」、「成因」、「事出有因」、「前因后果」。
- 经由、透过。《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 由于。如:「因公出差」、「因事请假」。唐·李白〈崔秋浦柳少府〉诗:「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
- 乘、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此天之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 于是、从而。《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镜花缘·第四八回》:「惜湮没无闻,而哀群芳之不传,因笔志之。」
- 就、乃。《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介-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惊 ( 驚 ) jīng
惊 [ jīng ]
-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 出人意料的:~喜。
远梦(遠夢)yuǎn mèng
思念远方人的梦。 唐 李白 《忆襄阳旧游》诗:“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 宋 苏轼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 惶恐 泣孤臣。”《花月痕》第四五回:“何况覊人,乡书一纸,抵多少回文新剪;细计归期,常劳远梦,输与玳梁栖燕。” ——《漢語大詞典》
归人(歸人)guī rén
(1).死人。《列子·天瑞》:“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唐 李白 《拟古》诗之九:“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宋 陆游 《逆旅行》:“古者谓死为归人,此身未死均是客。”
(2).归来的人。 晋 陶潜 《和刘柴桑》:“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归人犹自念庭闈,今我何以慰寂寞?” 明 何景明 《怀沈子》诗:“落叶清江树,归人何处船?”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晓霜晴日,伴着归人,欣欣的喜意,秋早爽健的气概送我们归寓。” ——《漢語大詞典》
(2).归来的人。 晋 陶潜 《和刘柴桑》:“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归人犹自念庭闈,今我何以慰寂寞?” 明 何景明 《怀沈子》诗:“落叶清江树,归人何处船?”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晓霜晴日,伴着归人,欣欣的喜意,秋早爽健的气概送我们归寓。” ——《漢語大詞典》
不至 bù zhì
(1).不到。《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漢語大詞典》
(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漢語大詞典》
感 gǎn《國語辭典》
感 [ gǎn ]
動- 震撼。如:「感動」。《說文解字·心部》:「感,動人心也。」《易經·咸卦·彖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 接觸、引起。如:「感染」。《紅樓夢·第四二回》:「太夫人並無別症,不過偶感一點風涼。」
- 覺得。如:「頗感意外」、「深感不安」。
- 互相影響、應和。《易經·咸卦·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 傷嘆。如:「感嘆」。《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對別人所給的好處表示謝意。如:「感恩」、「感激」、「銘感五內」。《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宋·歐陽修〈代贈田文初〉詩:「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 受到外來刺激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如:「快感」、「好感」、「百感交集」。晉· 陸機〈愍思賦·序〉:「故作此賦,以紓慘惻之感。」
- 某種自我認知的看法或想法。如:「幽默感」、「責任感」、「自卑感」、「成就感」。
感 [ hàn ]
名- 心中不完滿的感覺。《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感。』」通「憾」。
- 振動、搖動。《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傳》:「廣室陰兮帷幄暗,房櫳虛兮風泠泠。感帷裳兮發紅羅,紛綷縩兮紈素聲。」通「撼」。
中情 zhōng qíng
(1).内心的思想感情。《管子·形势解》:“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 汉 张衡 《思玄赋》:“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晋书·张轨传》:“弹剑慷慨,中情藴结。” 清 徐乾学 《请告得旨留别诸公》诗:“一官鸡肋中情淡,万卷牛腰远道难。”
(2).谓内心真诚。《墨子·尚同下》:“今天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将欲为仁义。” 孙诒让 间诂:“情,实也。”《楚辞·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3).内在的实际情况。 汉 陆贾 《新语·术事》:“世俗以为自古而传之者为重,以今之作者为轻;淡於所见,甘於所闻;惑於外貌,失於中情。” 汉 牟融 《理惑论》:“不可以所习为重,所希为轻,惑於外类,失於中情。”亦谓有内在的真实才能。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刘昞 注:“真智在中,众不能见,故无外名而有内实。” ——《漢語大詞典》
(2).谓内心真诚。《墨子·尚同下》:“今天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将欲为仁义。” 孙诒让 间诂:“情,实也。”《楚辞·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3).内在的实际情况。 汉 陆贾 《新语·术事》:“世俗以为自古而传之者为重,以今之作者为轻;淡於所见,甘於所闻;惑於外貌,失於中情。” 汉 牟融 《理惑论》:“不可以所习为重,所希为轻,惑於外类,失於中情。”亦谓有内在的真实才能。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刘昞 注:“真智在中,众不能见,故无外名而有内实。”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