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匍匐扶桐杖,苍黄著墨缞。

杨彝珍清代〕《简求阙翁

一卧沧江晚,修门未可回。居原依枉渚,人欲号徂徕。

养拙全樗栎,康时赖蘖梅。几年成契阔,廿载荷滋培。

云树莽修阻,烟波劳溯洄。忆初通缟纻,辱与订岑苔。

共策天街骑,同倾旅馆醅。新诗出游衍,妙理散谈诙。

欲使皇风畅,因将贤路恢。程材由品目,射策倚衡裁。

下驷蒙加睐,凡鳞获曝腮。颇深知己感,翻启众人咍。

北面坚辞拜,西清滥许陪。𥬞云旋驻轸,放溜遽眠桅。

佐脍思莼菜,添薪仰桧材。管难投不律,冠早挂毋追。

公独留宣室,朝争仰斗魁。青蒲时俯伏,丹陛日徘徊。

澒洞烽尘起,纵横羽檄催。道交豺虎迹,泽集雁鸿哀。

匍匐扶桐杖,苍黄著墨缞。有词托金革,洒泪事行枚。

广取才罝布,频烦将毂推。密谋周井灶,遗策采瓶罍。

锁截千寻断,山燔半壁摧。旐旟翩偃月,徒旅怒燀雷。

江汉功归召,元和相得裴。高名动寥廓,巨制勒崔嵬。

尚屈蕃宣寄,还资燮理才。长城何隐若,大纛自雄哉。

二气容谓鼎,三归好筑台。神还逢洛浦,仙竟遇天台。

倚槛描螺黛,如皋射雉媒。绸缪成燕婉,窈窕昵䰄于。

楼静萧声渺,堂空帘影开。哀来遣丝竹,泣尽继琼瑰。

勿复金为屋,休将锦作堆。勉匡天步正,冀挽日车颓。

上帝犹沈醉,阳侯尚鼓灾。横流杭乏苇,逼榻国嫌槐。

表饵非完计,羁縻是祸胎。漫填虚牝欲,徒竭小东财。

海露桑田畷,春枯黍谷荄。元穹防倚杵,浩劫恐飞灰。

硕画凭廊庙,私忧在草莱。连朝瞻五老,永夜望三能。

乍敛山城雾,方清骅路埃。蓼波红瑟瑟,芦雪白皑皑。

傥命安舆至,当惊揖客来。形容应莫辨,气谊自无猜。

定与题襟会,兼斟饮至杯。若教他役我,仍拟凿颜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匍匐桐杖苍黄著墨

匍匐 pú fú
(1).爬行。《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朱熹 注:“匍匐,手足并行也。”《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於 邯郸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二酋战慄无人色,匍匐而出。”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二章:“洞口外十几个敌人,都挟着大炸药包,继续向坑道口匍匐逼进。”
(2).谓倒仆伏地;趴伏。《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 郑玄 注:“匍匐,犹颠蹷。” 汉 王逸 《九思·悯上》:“庇阴兮枯树,匍匐兮巖石。” 唐 元稹 《寄吴士矩》诗:“强起相维持,翻成两匍匐。”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 休勒 衣服破碎,头青脸肿,绳捆索绑,一下子被推在地上,匍匐在单于脚下。”
(3).比喻屈服,顺从。 秦牧 《花城·土地》:“那时候人们匍匐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风雨雷霆,电光野火,都曾使他们畏惧颤栗。” 巴金 《亡命》:“我每一想到蓝天的 意大利 ,想到匍匐在法西斯铁腕下的人民……我的整个心都要燃烧起来了。”
(4).尽力。《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郑玄 笺:“匍匐,言尽力也。” 唐 柳宗元 《叔父殿中侍御史墓表》:“行军司马侍御史 韦重规 等,匍匐救助,事用无闕。” 宋 苏轼 《祭欧阳文忠公文》:“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救。” 清 魏源 《傅巡抚祠碑铭》:“其羞如何?匡我王服,紓难毁家,救民匍匐。”
(5).劳顿;颠沛。 宋 苏舜钦 《送韩三子华还家》诗:“ 子华 勇此行,东下甚匍匐,入门未及言,相向且慟哭。” 宋 文天祥 《集杜诗·杜大卿浒序》:“匍匐 淮 甸,卫护艰虞,忠劳备尽。” 王闿运 《陈景雍传》:“且 湖北 糜烂,再遇寇荼毒,羣吏匍匐气尽。”  ——《漢語大詞典》
扶 fú《國語辭典》

扶 [ fú ]

  1. 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如:「扶老携幼」、「搀扶」。《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三国演义·第五○回》:「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
  2. 帮助、辅佐。如:「济弱扶贫」。《战国策·宋卫策》:「若扶梁伐赵,以害赵国,则寡人不忍也。」《水浒传·第六三回》:「天地咸扶,鬼神共佑。」
  3. 倚、仗。《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新唐书·卷八五·窦建德传》:「大王奋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扶义,安四方也。」
  4. 护送。如:「扶灵」。唐·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主人薨城府,扶榇归咸秦。」
  5. 循、沿。三国魏·曹植〈仙人篇〉:「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 姓。如汉代有扶嘉。
桐杖 tóng zhàng
(1).古时为母送丧时拄的孝杖。 唐 陈元光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诗:“竹符忠介凛,桐杖孝思凄。”《埤雅·释木》:“父丧杖竹,母丧杖桐,竹有节,父道也,桐能同,母道也,母从子者也。”
(2).桐木作的手杖。 元 李孝光 《和人游雁山家字韵》之一:“笋舆穿树惊霜叶,桐杖敲云损上花。”  ——《漢語大詞典》
苍黄(蒼黄)cāng huáng
(1).青色和黄色。 元 许谦 《冯公岭》诗:“寒松荒草间苍黄,照眼峥嶸三十里。”
(2).黄而发青;暗黄色。《素问·五常政大论》:“其色苍黄。” 王冰 注:“色黄之物外兼苍也。” 唐 元稹 《酬李六醉后》诗:“健羡觥飞酒,苍黄日映篱。” 丁玲 《奔》:“夹在这里奔着的,还有那些苍黄的不像人样的女人们。”
(3).引申为苍凉。 唐 于逖 《野外作》诗:“穷郊日萧索,生意已苍黄。” 清 倪瑞璿 《过凌城庙谒古戴二公忠义冢》诗:“老树枝交天,苍黄覆古庙。”
(4).《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以“苍黄”比喻事物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终始参差,苍黄翻覆。”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苍黄反覆,哀哉命也!”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5).匆促;慌张。 唐 温庭筠 《湖阴曲》:“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金史·完颜奴申传》:“俄闻军败 衞州 ,苍黄走 归德 。”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隐》:“ 李白 于 天宝 十四年冬初确曾回过 梁园 ,遇 安禄山 之乱而苍黄南奔。”
(6).指天地。 清 王吉武 《重修六贤祠成展祭作》诗:“乾坤有倾折,凭谁奠苍黄。”  ——《漢語大詞典》
著墨
砚笺相陶在铜雀上绿如春波细滑著墨微渗不费笔  ——《韵府拾遗 职韵》
缞 ( 縗 ) cuī/suī/shuāi
缞 [ cuī ]
     ◎ 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
缞 [ suī ]
     ◎ 编鹭羽为衣。
缞 [ shuāi ]
     ◎ 鹭首毛。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