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翩翩玉树映风前,侪辈如君最少年。

张洵佳清代〕《赠同门何秋辇员外三首 其三

翩翩玉树映风前,侪辈如君最少年。同学渊源师友重,出山姓氏弟兄联。

霜华梁苑催人老,月色虹桥载酒便。张翰莼鲈风味好,望君南渡笑开筵。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翩翩玉树风前侪辈如君少年

翩翩 piān piān
(1).飞行轻快貌。《易·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程颐 传:“翩翩,疾飞之貌。”《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 朱熹 集传:“翩翩,飞貌。” 唐 白居易 《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即有青鸞黄鹤,翩翩自日中来,啣壶啣盃,纷置案上。”
(2).行动轻疾貌。 三国 魏 曹植 《芙蓉池》诗:“逍遥芙蓉池,翩翩戯轻舟。”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元 麻革 《短歌行送秦人薛微之》:“翩翩有客来,老面黑於铁。”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晨风吹拂着她长长的飘带,翩翩走来。”
(3).飘动貌。 汉 蔡琰 《悲愤诗》:“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宋 刘过 《八声甘州·送湖北招抚吴猎》词:“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 明 李梦阳 《士兵行》:“ 彭湖 翩翩飘白旟,轻舸蔽水陆走车。”
(4).连绵不断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明 陈所闻 《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休论秀可飡,兴翩翩,雄辩高谈动四筵。”
(5).形容风度或文采的优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 平原君 ,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文选·曹丕〈与吴质书〉》:“ 元瑜 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刘良 注:“翩翩,美貌。”《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见有二书生,鲜衣羽扇,丰致翩翩,乘小舟游湖登岸。” 清 吴伟业 《悲歌赠吴季子》:“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清蝇见排抵。” 郭沫若 《文艺论集·自然与艺术》:“象征派和印象派是顾影自怜的公子。他们是把他们父亲的财产来做些装饰的外观,装饰得一个翩翩出世。”
(6).欣喜自得貌。《汉书·叙传下》:“ 魏其 翩翩好节慕声。” 颜师古 注:“翩翩,自喜之貌。”《文选·张华〈鹪鹩赋序〉》:“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得也。” 李善 注:“翩翩,自得之貌。” 清 陈维嵩 《千秋岁·咏纸鸢》词:“翩翩自喜,跌宕青天裡。” 田桐 《满政府之立宪问题》:“处他人股掌玩弄之上,计术牢笼之中,而反翩翩自喜,一乐所得,一夸其功,殊可笑哉!殊可丑哉!”
(7).宫阙高耸凌空貌。《后汉书·班固传下》:“然后增 周 旧,修 洛邑 ,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光 汉 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李贤 注:“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并宫闕显盛之貌。”
(8).高远貌。 明 张居正 《杨襄毅墓志铭》:“余尝谓世有大人,有伟人,其志翩翩,其行巖巖。”
(9).花言巧语。翩,通“ 諞 ”。《诗·小雅·巷伯》:“缉缉翩翩,谋欲譖人。” 马瑞辰 通释:“翩翩即諞諞之假借。”  ——《漢語大詞典》
玉树(玉樹)yù shù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唐 李白 《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金 元好问 《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
(2).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 汉武帝 )於是於宫外起 神明殿 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 甘泉宫 里,玉树一丛, 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 宋 欧阳修 《汉宫》诗:“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 宁调元 《偶成》诗:“铜驼寂寂迷衰草,玉树依依恋夕阳。”
(3).槐树的别称。《三辅黄图·汉宫》:“ 甘泉谷 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云阳县 界多 汉 离宫故地,有树似槐而叶细,土人谓之玉树。”
(4).美丽的树。 唐 宋之问 《折杨柳》诗:“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元 萨都剌 《望金陵》诗:“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画屏。” 清 刘献廷 《斐园松》诗:“白玉堂前緑玉树,横空百尺寒颼飀。”
(5).白雪覆盖的树。 唐 李白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诗:“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村南村北人跡断,山前山后玉树迷。” 清 金人瑞 《对雪次韵》:“玉树诚堪爱,冰肌已久夸。”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兵燹与弦歌》:“﹝赤旗﹞时时招拂,荡漾着四周霜枝玉树间的晨光。”
(6).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后以“玉树”称美佳子弟。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翰林生得仪容俊雅,性格风流;所事在行,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树。” 郁达夫 《迟桂花》:“可是我那年老的母亲,却仍是雄心未死,还在想我结一头亲,生下几个玉树芝兰来,好重振重振我们的这已经坠落了很久的家声。”
(7). 南朝 陈后主 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陈后宫》诗:“寿献金茎露,歌翻‘玉树’尘。” 元 孙周卿 《蟾宫曲·自乐》曲:“低歌‘玉树’,烂醉金釵。”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漢語大詞典》
映 yìng《國語辭典》

映 [ yìng ]

  1. 照射。南朝宋·謝靈運〈夜發石關亭〉詩:「亭亭曉月映,泠泠朝露滴。」《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陳後主沈皇后傳》:「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2. 光線照在物體反射出來。如:「倒映」。北周·庾信〈詠畫屏風詩〉二五首之五:「狹石分花逕,長橋映水門。」宋·陸游〈東湖新竹〉詩:「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1. 日光、光影。南朝梁·任昉〈落日泛舟東谿〉詩:「交柯溪易陰,反景澄餘映。」
风前(风前)
唐 王邕 湘灵鼓瑟 波外声初发,风前曲正长。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唐 刘禹锡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唐 孟郊 横吹曲辞 其二 折杨柳 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
唐 王建 答寄芙蓉冠子 枕上眠常戴,风前醉恐柔。
唐 杜牧 郡斋独酌 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傍。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
唐 曹唐 送羽人王锡归罗浮 风前整顿紫荷巾,常向罗浮保养神。
唐 杜荀鹤 别四明钟尚书 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花容淡处多。  ——《骈字类编》
侪辈(儕輩)chái bèi
(1).同辈;朋辈。《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与 遂 父同岁孝廉,又与 遂 同时儕辈。”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之儕辈,共聆斯语更相叹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李子金》:“尝与儕辈聚饮。”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章:“踊跃吟嘆,时越儕辈,为众所赏,默识不忘,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2).犹辈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起初大约以年龄为限,就是侪辈同一的男女彼此配合。”  ——《漢語大詞典》
如君 rú jūn
旧称他人之妾。《儒林外史》第十一回:“编修公因女婿不肯做举业,心里着气,商量要娶一个如君,早养出一个儿子来叫他读书,接进士的书香。”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笄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如夫人,曰如君。”参见“ 如夫人 ”。  ——《漢語大詞典》
最 zuì《國語辭典》

最 [ zuì ]

  1. 至极。如:「最好」、「最大」、「最美」。《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传》:「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2. 凡、总计。《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汉·王符《潜夫论·实贡》:「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1. 菁华,居首要性的人或物。唐·司马札〈卖花者〉诗:「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
  1. 聚合。宋·陆游〈澹斋居士诗序〉:「最其诗,得三卷,属某为序。」
少年 shào nián
不几年。《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斛万钱,渐以仁恩,少年间,米至数十云。” 李贤 注:“少年,未多年也。”
(1).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韩非子·内储说上》:“ 郑 少年相率为盗,处於 雚泽 。”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覩新少年。”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都是出羣才学,英鋭少年。”
(2).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市团委……赠送我们以少年工厂制的模型和青年作家的木刻等。”《〈艾青诗选〉自序二》:“从少年时代起,我从美术中寻求安慰。”
(3).年轻,年轻时。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寡孝妇》:“母曰:‘吾怜汝少年早寡也。’” 宋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柳杞 《好年胜景》:“那 吴松明 老人是全社有名的活跃人物,他少年穷困,学过唱大鼓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