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相从孟公座,宁别辅氏族。

郑清之宋代〕《诸君和篇摩垒致师不容闭壁再绎前韵 其二

邴原解剧饮,雅名称龙腹。季伦杀为嬉,席妓敢嗔目。

有酒何庸辞,恐射蒋济木。但当携酒去,名花赏幽独。

年秫未足了,圣米犹可漉。爱屐怜猩魂,夺卮笑蛇足。

桂浆有馀芳,桑落见重绿。谏远衢尊投,法置酺饮读。

筹觥进蔌肴,流觞屏丝竹。未忧瓶罂罄,但费𠤷盥沃。

胜事在园林,家务付儿仆。酿羔截肪乳,炰凤泣脂玉。

鍊句丹九转,擒文泉万斛。竞诋酒中贤,祗堪帐下督。

穿帻俯前案,障面厌方曲。吹不落眼花,归去来篱菊。

华胥国遨游,无怀氏风俗。登诗坛争长,破愁城相属。

二簋用坎四,三客敬需六。共乐时方清,谁言世之叔。

相从孟公座,宁别辅氏族。一笑祝诸贤,行釂天家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相从公座氏族

相从(相從)xiāng cóng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漢語大詞典》
孟 mèng《國語辭典》

孟 [ mèng ]

  1. 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大的。《说文解字·子部》:「孟,长也。」《左传·隐公元年》:「傅惠公元妃孟子。」唐·孔颖达·正义:「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
  2. 卤莽的、夸大的。如:「孟浪」。《管子·任法》:「奇术技艺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过其情。」
  1. 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逸周书·卷六·周月》:「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时当冬之孟,隙窍缩寒涨。」
  2. 孟子或《孟子》一书的简称。如:「孔孟」、「论孟」。
  3. 姓。如战国时邹有孟轲。
公座 gōng zuò
旧指官吏办公的坐席。《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不想大尹忽然一个头晕,险些儿跌下公座。自觉头目森森,坐身不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中堂》:“﹝ 明 洪武 ﹞十八年,又命殿阁大学士、左右春坊大学士俱为翰林院官,故院中设阁老公座於上,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  ——《漢語大詞典》
宁 ( 寧 ) níng/nìng/zhù《國語辭典》

宁 [ zhù ]

  1. 大門與屏風之間。《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宁。」
别 ( 別 ) bié/biè《國語辭典》
  1. 「別 」的異體字。
辅 ( 輔 ) fǔ
辅 [ fǔ ]
  1. 古代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每轮二木,用以增加车轮载重支力。
  2. 帮助,佐助:~佐(协助,多指政治上)。~弼。~助。~导。~相(xiàng )。
  3. 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畿~。
  4. 人的颊骨:~车相依(“”,指牙床,喻互相依存)。
氏族 shì zú
(1).宗族。 汉 班彪 《王命论》:“故 刘氏 承 尧 之祚,氏族之世,著于 春秋 。”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 宋 苏轼 《眉州远景楼记》:“吾州之俗……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 清 顾炎武 《裴村记》:“盖近古氏族之盛,莫过於 唐 。”
(2).宗族谱系。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聪敏》:“ 秦 府仓曹 李守素 尤諳氏族,时人号为‘肉谱’。”《新唐书·儒学传中·殷践猷》:“博学,尤通氏族、历数、医方。”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大历 已后,专学者有 蔡广成 《周易》……天文则 徐泽 ,氏族则 林寳 。”
(3).指姓。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氏族》:“ 战国 时人,大抵犹称氏族, 汉 人则通谓之姓。”《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旗人彼此相见,不问氏族,先问台甫。”
(4).原始社会中按血缘关系结成的集体。其内部实行禁婚,集体公有生产资料,集体生产,集体消费。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