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秉心存正道,造膝待嘉谋。

杨载元代〕《次韵黄子久喜晴三十韵呈江知府

霞彩晨张锦,蟾光夕挂钩。阴霾虽尽解,淫潦岂全收。

寖动遨游兴,还闻倡和讴。容容追旧赏,历历破新愁。

骑气城边纵,龙光海际浮。艳妆来士女,盛服拟王侯。

在藻群鱼跃,依林白鸟啾。河流交不断,山势转相缪。

物理归含毓,人情释怨尤。娭娱从老稚,燕乐逐朋俦。

幄帟分郊次,幨帷拥道周。联翩驰画舫,巀嶪累朱楼。

贸易通遐壤,繁华压大州。聚庐千井富,接栋万家稠。

已戒增周□,仍催决下流。嘉蔬连隙地,宿麦遍高丘。

曹事虞多废,胥徒戢过求。醲恩方并育,和气与同游。

期会朝先往,追随暮不休。露华开的的,风叶振飕飕。

拾芥非无日,登禾即有秋。朝家期少试,邻郡固难侔。

共美光华著,还矜德业修。在廷争进荐,当宁免垂忧。

玉漏传台角,金尊出殿头。秉心存正道,造膝待嘉谋。

履直恒如矢,防偏或类舟。第誇翻竹简,不省计牙筹。

善对惭鸣鹤,能歌愧饭牛。过情蒙许与,弥月为淹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秉心存正造膝嘉谋

秉心 bǐng xīn
持心。《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论议正直,秉心有常。”《旧唐书·德宗纪下》:“而秉心匪彝,自底不类。” 明太祖 《封刘基诚意伯诰》:“秉心坚贞,怀才助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虽谓秉心贞正,感动幽灵,亦未必不然也。”  ——《漢語大詞典》
存正 cún zhèng
(1).保存正统、正宗。《三国志·魏志·杜夔传》:“自 左延年 等虽妙於音,咸善 郑 声,其好古存正莫及 夔 。”
(2).维护、保持正气、正义。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故明赏以存正,必罚以闲邪。”《晋书·潘尼传》:“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  ——《漢語大詞典》
道 dào《國語辭典》

道 [ dào ]

  1. 路途、途徑。如:「鐵道」、「河道」、「國道高速公路」。《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 方法、道理。如:「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禮記·中庸》:「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3. 真理。《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4. 思想、學說。如:「老莊之道」。《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5. 技藝、技巧。《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6. 中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參見「道家 」條。
  7. 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參見「道教 」條。
  8. 道士的簡稱。如:「老道」、「貧道」、「一僧一道」。
  9. 宗教的教義、義理。如:「學道」、「得道」、「傳道」、「布道」。
  10. 古代行政區域名稱:➊ ​ 唐太宗貞觀時代分天下為十道,後增為十五道,相當於現在的省。➋ ​ 清代和民初在省下設道。
  11. 量詞:➊ ​ 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三道黃線」、「一道閃電」。➋ ​ 計算有出 入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➌ ​ 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➍ ​ 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➎ ​ 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12.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道朔。
  1. 說、談。如:「常言道」、「一語道破」、「能言善道」、「說長道短」。《論語·季氏》:「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2. 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喜」、「道賀」、「道歉」、「道謝」。
  3. 以為、認為、料想。如:「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來了!」《紅樓夢·第一一六回》:「眾人都見他忽笑忽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舊病。」
  4. 引導、指引。《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明·馬中錫〈中山狼傳〉:「趙簡子大獵於中山,虞人道前,鷹犬羅後。」通「導」。
  1. 由、從。《管子·禁藏》:「故凡治亂之情,皆道上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
造膝 zào xī
犹促膝。 汉 蔡邕 《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晋书·荀崧传》:“ 孔子 惧而作《春秋》…… 左丘明 、 子夏 造膝亲受,无不精究。” 宋 岳珂 《桯史·任元受启》:“造膝沃言,天下咸受其阴赐。” 清 吴伟业 《殿上行》:“夹城日移对便殿,造膝密语为艰难。”  ——《漢語大詞典》
待 dài/dāi《國語辭典》

待 [ dài ]

  1. 等候。《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2. 防备、抵御。《易经·系辞下》:「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传》:「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3. 依恃、凭靠。《商君书·农战》:「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4. 对待、照顾。如:「优待」、「款待」、「招待」、「待客之道」、「待人接物」。
  5. 将要、打算。如:「正待出外,却下起大雨来了。」宋·辛弃疾〈最高楼·相思苦〉词:「待不饮,奈何君有恨;待痛饮,奈何吾有病。」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你道我为甚么私离绣榻,待和伊同走天涯。」
  1. 置于句末或句中的语气词。相当于「啊」。宋·何梦桂〈沁园春·孔盖蜺旌〉词:「问韶光九十,何如今待!」

待 [ dāi ]

  1. 逗留、停留。如:「这些银两够你在此地待上十天半个月的。」《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候选教官,因选补无期,家里又待不住,便带了儿子来京。」
嘉谋(嘉謀)jiā móu
高明的经国谋略。《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汉书·成帝纪》:“冀闻切言嘉谋,匡朕之不逮。”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郑观应 《盛世危言·建都》:“安土重迁,谁敢轻议及此,藉曰有之亦必枢密嘉谋,草野恶得而妄参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