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何如辽海鹤,千岁一来还。

区大相明代〕《再游嵩少

忆昨游仙梦,嵩阳有故山。殷勤东溪月,待我青林间。

新松生旧石,后水赴前湾。何如辽海鹤,千岁一来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何如辽海鹤千岁一来

何如 hé rú
(1).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子木 问於 赵孟 曰:‘ 范武子 之德何如?’”《新唐书·哥舒翰传》:“ 禄山 见 翰 责曰:‘汝常易我,今何如?’”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先生如南来,就印 陈老莲 画集何如?”
(2).如何,怎么样。又指怎么办。《左传·僖公九年》:“及 里克 将杀 奚齐 ,先告 荀息 曰:‘三怨将作, 秦 晋 辅之,子将何如?’”《汉书·叔孙通传》:“数岁, 陈胜 起, 二世 召博士诸儒生问曰:‘ 楚 戍卒攻 蘄 入 陈 ,於公何如?’”
(3).如何,怎么样。用于陈述或设问。《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金 王若虚 《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凡得一职,必先审问其同僚者何如人。”《老残游记》第十回:“单弹没有什么意味。我看时候何如,再请一个客来,就行了。” 鲁迅 《书信集补遗·致江绍原》:“闻 广东 中大英语系主任为 刘奇峰 ,不知何如人也。”
(4).何似,比……怎么样。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子谓 吕尚 何如 周公 乎?” 唐 王昌龄 《采莲》诗:“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新唐书·李石传》:“ 石 曰:‘陛下罪己当然,然责治太早……今自视何如即位时?’”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北史·卢昶传》:“卿若杀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如知其无用,何以更索?恶其厚费,何如勿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吾贵为尚书,何如 秀水 朱十 ,以七品官归田,饭疏饮水,多读万卷书也?” 刘大白 《旧梦》诗:“与其向梦里寻诗做,何如向诗中寻梦做呢?”
(6).犹何故。《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拥十万之众,屯於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待孩儿去问他,要这个银子何如?”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久闻先生作诗,不喜 苏 黄 ,何如?”  ——《漢語大詞典》
辽海鹤(遼海鶴)liáo hǎi hè
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宋 陆游 《感昔》诗之二:“往事已如 辽 海鹤,餘年空羡 葛天 民。” 元 丁鹤年 《次向士诚韵》:“华衣忽归 辽 海鹤,仙庖频食 武昌 鱼。”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家铉翁持节》:“清唳秋荒 辽 海鹤,古魂春冷 蜀山 鹃。” 清 金渐皋 《秦淮女郎卞云装》诗之二:“ 辽 海鹤归无主墓, 吴江 枫冷未栖鸿。”参见“ 辽东鹤 ”。  ——《漢語大詞典》
千岁 qiān suì
(1).千年,年代久远。《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南朝 梁 刘峻 《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鵠千岁,年之殊也。” 宋 苏轼 《三槐堂铭》:“贯四时閲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2).古人祝寿之词。《诗·鲁颂·閟宫》:“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於是 范蠡 与 越王 俱起为 吴王 寿,其辞曰:‘下臣 勾践 从小臣 范蠡 奉觴上千岁之寿。’”
(3).封建时代臣下对王公、太子、皇后等的尊称。《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媚的破儿,搊一个紧颼颼的筝儿,道一个甜甜嫩嫩的千岁儿。”《再生缘》第三一回:“娘娘千岁坐中宫,干父干娘妾侍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礼制》:“天王詔令:王世子,臣下呼称幼主万岁;第三子,臣下呼称王三殿下千岁。”
(4).即千岁树。《太平御览》卷九六○引 晋 袁山松 《宜都山川记》:“ 佷山 有异木,人无见其朽者。其名曰千岁,叶似枣,色似桑,冬夏青贞,强少节目。”  ——《漢語大詞典》
一来(一來)yī lái
(1).来一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楚 将平,诸侯将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来。”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寻师始一来。”《宋史·卓行传·巢谷》:“ 苏軾 责 黄州 ,与 谷 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 軾 与弟 辙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
(2).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来庆贺功劳,二来犒赏孩儿。”《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 凤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欢,要在里头撮合。”《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一来是为行好,二来也怕脏了我的店。” 朱自清 《给亡妇》:“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挣扎着起来;一来怕扰我,二来怕没人做你那分儿事。”
(3).谓某种动作或情况的出现。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去看日报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关着,唯恐别人看见他的秘密,你想,这样一来别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红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阳,大家若是都作些诗,喝点黄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来,天下准保太平无事了!”
(4).蒙语ire的音译。“来了”之意。《华夷译语》等作“亦列”。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二折:“通事见正旦云:‘也七阿妈萨一来四。’”参阅 方龄贵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  ——《漢語大詞典》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绕。
  5. 姓。
还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