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趣坌来会,俗纷顿可推。
扰扰市朝士,一身众役该。官曹畏职业,人事烦往来。
朝出被风雨,莫还冲尘埃。竟岁长若此,何时能休哉。
适闻丞相行,巾车城西隈。冠盖盛出送,车马相喧豗。
吾有四君子,约言共追陪。乌躔转背午,归来倦支骸。
道旁有精舍,聊兹释鞍彍。殿阁郁四合,高明绝纤灰。
曲池含清波,鱼鸟中沿洄。禁园直南望,参差隐楼台。
秋风肃众物,野气日夕佳。幽趣坌来会,俗纷顿可推。
高情缅山水,剧语杂讥诙。清赏何以娱,一枰聊为开。
岂徒事争决,要且资欢咍。谓言坐上客,兹乐那易谐。
城中苦多事,况复日月催。功名未有立,壮志先欲摧。
幸时得閒暇,一出纾吾怀。此言固可结,此愿惟恐乖。
须臾夕照下,欲起姑徘徊。揽辔更留顾,馀兴无穷涯。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幽趣 yōu qù
幽雅的趣味。 唐 李收 《和中书侍郎院壁画云》:“映篠多幽趣,临轩得野情。” 宋 梅尧臣 《送张中乐屯田知永州》诗:“莫将车骑喧,独往探幽趣。”《西游记》第二四回:“经歷许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险峻之处,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
指地狱。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馀杭宗女》:“儿不幸死,而冥数当与僧合,自知淫秽以貽父母羞,然腹已有孕,儻不得生子,则沉沦幽趣,长无脱期。” ——《漢語大詞典》
指地狱。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馀杭宗女》:“儿不幸死,而冥数当与僧合,自知淫秽以貽父母羞,然腹已有孕,儻不得生子,则沉沦幽趣,长无脱期。” ——《漢語大詞典》
坌 bèn《國語辭典》
坌 [ bèn ]
名- 灰尘。《说文解字·土部》:「坌,尘也。」金·元好问〈戊戌十月山阳雨夜〉诗二首之二:「霏霏散浮烟,霭霭集微坌。」
- 聚集。如:「坌集」。唐·元稹〈说剑〉诗:「君今困泥滓,我亦坌尘垢。」
- 方言。翻、刨的意思。如:「坌土」、「坌地」。《通俗编·杂字》引《广异记》:「载鸷兽搏狂牛事云:『牛自埋身于土,兽坌成潭。』」
- 尘土撒落在物体上。《北史·卷九二·恩幸传·齐诸宦者传》:「(诸阉)飞鞭竞走,十数为群,马尘必坌诸贵。」
- 笨重、不灵活。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我其实戴不的幞头紧,穿不的朝衣坌。倒不如我这拂黄尘的布袍。漉浑酒的纶巾。」通「笨」。
- 愚蠢。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鸟先飞。」通「笨」。
- 粗糙的。元·王晔《桃花女·第一折》:「您穿的轻纱异锦,俺穿的是坌绢的这粗䌷。」通「笨」。
- 粗重。元·秦𥳑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常著我左肩,那在这右肩,与人家做生活,打些坌活。」通「笨」。
来会(來會)lái huì
来集。《左传·昭公十二年》:“诸侯之宾能来会吾丧,岂惮日中?”《史记·陈涉世家》:“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漢語大詞典》
俗纷(俗紛)sú fēn
尘世的纷扰。 唐 卢照邻 《赤谷安禅师塔》诗:“独坐巖之曲,悠然无俗纷。” 唐 宋之问 《绿竹引》:“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 嵩丘 弄白云。” 唐 萧颖士 《蒙山作》诗:“ 子尚 捐俗纷, 季随 躡遐轨。” ——《漢語大詞典》
顿 ( 頓 ) dùn
顿 [ dùn ]
-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宕。抑扬~挫。
- 忽然,立刻,一下子:~然。~即。~悟。茅塞~开。
- 叩,跺:~首再拜。
- 处理,设置:安~。整~。
- 疲乏:困~。劳~。
-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一~。
- 次:三~饭。
- 同“钝”,不锋利。
- 姓。
可 kě/kè《國語辭典》
可 [ kě ]
动- 肯定、赞成、赞同。如:「许可」。《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 适宜。《庄子·天运》:「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西游记·第一二回》:「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
- 病愈、痊愈。《董西厢·卷五》:「针灸没灵验,医疗难痊可。」《三国演义·第八○回》:「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
- 当、对著。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 值得、堪。如:「可贵」、「可敬」。《诗经·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唐·陈陶〈陇西行〉四首之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能够。如:「你可以走了。」《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汉·王充《论衡·率性》:「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 却。如:「你去,我可不去。」唐·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那玉砌朱廉与画堂,我也可觑得寻常。」
- 约略、约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唐·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 岂。唐·韦庄〈长安清明〉诗:「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 表示疑问。如:「你可知道?」、「你可想过?」
- 真、确实。《辽史·卷三○·天祚皇帝本纪·赞曰》:「太祖、太宗乘百战之势,辑新造之邦,英谋叡略,可谓远矣。」《水浒传·第七三回》:「谷雨初晴,可是丽人天气。」
- 但是、可是。如:「他虽然笨,可很用功。」
- 用于句中,表示加强语气。如:「你可回来了。」、「这下可好了!」
- 美好的。如:「可人儿」。
- 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可 [ kè ]
- 参见「可汗 」条。
推 tuī《國語辭典》
推 [ tuī ]
动- 用力往前或往外移动物体。如:「推车」、「推门」。唐·李白〈襄阳歌〉:「玉山自倒非人推。」
- 顺著迁移。《易经·系辞下》:「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根据已知寻究其他。如:「推算」、「推论」、「以此类推」。《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有意其推本之也。」
- 扩充、扩展。如:「推行」、「推销」、「推广教育」。《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
- 选择、荐举。如:「推选」、「推举」。《礼记·儒行》:「推贤而进达之。」
- 辞让、让与。如:「推让」。《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推食食我。」
- 借口、假托。如:「推托」、「推卸」、「推三阻四」。《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又推个事故,却来白娘子家取伞。」
- 尊崇、赞许。如:「推崇」、「推许」。《晋书·卷四一·刘寔传》:「天下所共推,则天下士也。」
- 除去。如:「推陈出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