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至今 zhì jīn
直到现在。《楚辞·九章·抽思》:“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 唐 高适 《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 李将军 。” 刘半农 《三十初度》诗:“三十岁,来的快!三岁唱的歌,至今我还爱。” ——《漢語大詞典》
云峰(雲峯)yún fēng
见“ 云峰 ”。 ——《漢語大詞典》
刻 kè《國語辭典》
刻 [ kè ]
动- 雕镂。如:「刻字」、「雕刻」、「刻舟求剑」。《说文解字·刀部》:「刻,镂也。」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
- 牢记。如:「那段美好的回忆,已深深的刻在我的心版上。」
- 伤害、剥削。《荀子·礼论》:「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唐·杨倞·注:「刻,损减。」唐·柳宗元〈封建论〉:「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
- 限定。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越数日,遂命法视师江北,刻日西征。」
- 程度深的。如:「严刑刻法」。
- 古代记时的名称,一昼夜共分一百刻。今以十五分钟为一刻。《周礼·夏官·挈壶氏》「县壶」句下汉·郑玄·注:「漏之箭昼夜共百刻,冬夏之间有长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
- 时候。亦指短暂的时间。如:「刻不容缓」、「此时此刻」。《西游记·第九二回》:「这家酬,那家请,略无虚刻。」
刻 [ kē ]
动- (一)1.2.之又音。
翠墨 cuì mò
色泽鲜明的墨;色泽鲜明的字迹。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爱之欲取恨无力,旋揉翠墨濡黄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一:“翠墨未乾仙字蚀,云烟半搨掖门旁。”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向四面的破壁上一看,翠墨淋漓,题在那里的,竟多是些俗而不雅的过路高官的手笔。” ——《漢語大詞典》
森 sēn《國語辭典》
森 [ sēn ]
形- 樹木濃密的樣子。《說文解字·木部》:「森,木多貌。」《文選·左思·蜀都賦》:「皛貙氓於葽草,彈言鳥於森木。」
- 灰暗陰冷的樣子。如:「陰森」。唐·顧況〈遊子吟〉:「泬寥群動異,眇默諸境森。」
- 整肅、不可侵犯的。如:「法度森嚴」。唐·李白〈出自薊北門行〉:「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
- 眾多的。如:「森列」、「森羅萬象」。《文選·潘岳·藉田賦》:「森奉璋以階列,望皇軒而肅震。」
遗唱(遺唱)yí chàng
前人遗留下的歌诗。 唐 柳宗元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 宋 陆游 《读王摩诘诗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之九:“兴怀 晋 诸贤,谁能续遗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