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偃武脩文德,纳谏大度彰。

颙琰清代〕《读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正统屡更易,遭厄如沸汤。上天降英主,戡乱定四方。

偃武脩文德,纳谏大度彰。规模实宏远,治具咸毕张。

不以诈谋用,浊流源岂长。洵为得政要,君作臣之纲。

赐绢保勋旧,豁达胜汉皇。因弓悟治理,情变难尽详。

偏信受欺蔽,兼听日炽昌。封建非善政,百药言实臧。

狱讼关民命,稍忽罹咎殃。集思庶广益,虚公辨奸良。

卓识止封禅,戒盈刻不遑。贞观诚令辟,后嗣嗟内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偃武脩文纳谏大度

偃武脩文
书乃偃武脩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分类字锦》
德 dé《國語辭典》

德 [ dé ]

  1. 人类共同遵循的规范。《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2. 品行、作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 恩泽、恩惠。《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孟子·公孙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
  4. 心意、信念。如:「一心一德」、「离心离德」。
  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简称。
  6. 姓。如汉代西域有德若国,后人以国为姓,简姓德。
  1. 感激、感恩。《左传·成公三年》:「王曰:『然则德我乎?』」《聊斋志异·卷一·王成》:「主人闻而德之,赠金五两,慰之使归。」
  1. 好的、善的。如:「德政」、「德誉」。《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纳谏(納諫)nà jiàn
(1).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国语·晋语八》:“纳諫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大赦制》:“纳諫如响,任贤勿疑。”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臣以进言为忠,君以纳諫为圣。”《前汉书平话》卷中:“任用贤士,纳諫如流。”《清史稿·高宗纪》:“ 锦县 生员 金从善 ,以上言建储立后,纳諫施德,忤旨,论斩。”
(2).向君主进谏。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及王之徵也, 吉 遂 又数纳諫,王不能用,遂至於废。”  ——《漢語大詞典》
大度 dà dù
胸怀开阔,气量宽宏。《史记·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魏书·逸士传·眭夸》:“ 夸 少有大度,不拘小节,耽志书传,未曾以世务经心。” 明 方孝孺 《郑灵公》之一:“天下之事成於大度之君子,而败於私智之小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前年,我作了一篇短文,主张‘落水狗’还是非打不可,就有老实人以为苛酷,太欠大度和宽容。”  ——《漢語大詞典》
彰 zhāng《國語辭典》

彰 [ zhāng ]

  1. 明显。《书经·仲虺之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汉·王充《论衡·书解》:「德弥彰者人弥明。」
  1. 表露、宣扬。《书经·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汉·王充《论衡·自纪》:「好自周,不肯自彰。」
  1. 姓。如汉代有彰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