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世道一如此,风尘日飞扬。

陈镒明代〕《聚星堂与诸文士宴集分韵得凉字

良会不易得,清秋宴高堂。佳哉数君子,玄发俱已苍。

心亲无遐迩,谓我如同乡。共结文字缘,忧乐无相忘。

世道一如此,风尘日飞扬。放怀聊自遣,终焉多感伤。

冥冥鸿雁来,幽幽兰桂芳。物情固有适,吾徒幸小康。

相劝尽尊酒,庶用慰凄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世道一如风尘飞扬

世道 shì dào
(1).人世间的道路。指纷纭万变的社会状态。《列子·杨朱》:“方其荒於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理之悔吝。” 唐 元稹 《答胡灵之》诗:“世道难於剑,谗言巧似笙。” 宋 苏轼 《和李太白》诗:“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王统照 《号声·沉船》:“年经的人,你们经过多少世道?真是混得没有趣味!”
(2).世间;社会。 南朝 梁 沈约 《七贤论》:“神才高杰,故为世道所莫容。” 唐 皎然 《送柳淡扶侍赴洪州》诗:“少年轻远涉,世道得无欺。”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他舍不得咱们共产党的新世道。要是天遂人愿,他还能活百儿八十岁哩。”
(3).社会道德风尚。 南朝 梁 沈约 《与何胤勑》:“兼以世道浇暮,争诈繁起。”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寓言以貽训诫,若 柳子厚 《三戒》《鞭贾》之类,颇似以文为戏,然亦不无补於世道。”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幇衬,而豪侠亡命,跃跃如生,市儿听之,适易启其作乱为非之念。有心世道者,其思有以禁之也!” 老舍 《二马》第五段五:“ 马老先生 不明白人家为什么要打他,成天撅着小胡子叹息世道不良。”  ——《漢語大詞典》
一如 yī rú
(1).完全相同;全像。《仪礼·有司彻》:“司马羞湆鱼,一如尸礼。”《晋书·郑冲传》:“禄赐所供,策命仪制,一如旧典而有加焉。”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狄武襄不知体》:“ 狄 欲奬此一军,乞于讲武殿閲武试,冀 仁宗 亲睹其驍勇。俄而奋击号呼,一如临敌,飞矢至殿陛。”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香山寺》:“ 香山寺 制一如 碧云 而饶古色。”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七章:“ 赵雄 立刻做个手势,打断她的话,一如他害怕触犯这两个字似的。”
(2).佛家语。不二曰一,不异曰如,不二不异,谓之“一如”,即真如之理,犹言“永恒真理”或本体。《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昙无竭品》:“是诸法如,诸如来如,皆是一如,无二无别,菩萨以是如入诸法实相。” 唐 李邕 《国清寺碑》:“以一如正受之力,致三朝大事之因。”  ——《漢語大詞典》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风尘(風塵)fēng chén
(1).被风扬起的尘土。 汉 焦赣 《易林·坎之咸》:“风尘暝迷,不见南北,行人失路,復反其室。”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捲出辕门。”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远望 终南山 ,黑黝黝的。近看 渭河平原 ,苍苍茫茫,风尘弥漫。”
(2).比喻战乱;戎事。《后汉书·班固传下》:“设后北虏稍彊,能为风尘,方復求为交通,将何所及?” 唐 李端 《代村中老人答》诗:“ 京洛 风尘后,村乡烟火稀。” 王闿运 《陈夷务疏》:“臣窃观古今史籍所纪,及近岁自庚子至於庚申二十年中,每有边竟风尘之忧。”参见“ 风尘之警 ”。
(3).尘世,纷扰的现实生活境界。 晋 郭璞 《游仙诗》:“高蹈风尘外,长揖谢 夷 齐 。” 唐 皇甫冉 《送朱逸人》诗:“虽在风尘里, 陶潜 身自閒。” 清 王源 《刘处士墓表》:“落落摄敝衣冠,躑躅风尘中。”
(4).宦途,官场。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驰骋风尘者,不懋建德业,务本求己。” 宋 沈遘 《五言送刘泌归建州》:“东都宦游客,风尘厌已久。” 明 唐顺之 《题东石草堂图赠黄松江》诗:“ 松江 太守好静者,迹在风尘心在野。”
(5).尘事,平庸的世俗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而为执政所患,随而伺察。既以利得,必以利治,微染风尘,便乖肃正。” 唐 戴叔伦 《赠殷亮》诗:“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红楼梦》第一回:“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6).谓行旅辛苦劳顿。《艺文类聚》卷三二引 汉 秦嘉 《与妻书》:“当涉远路,趋走风尘。” 唐 方干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诗:“风尘辞帝里,舟檝到家林。” 何其芳 《树阴下的默想》:“他更加瘦弱而我则带着风尘之色。”
(7).高风清尘。比喻品格清正崇高。《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天秩有礼,神监孔明。彷彿风尘,用垂颂声。” 刘良 注:“言髣髴闻其高风清尘,故此用垂颂声也。” 唐 刘得仁 《哭翰林丁侍郎》诗:“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
(8).流言蜚语。《宋书·范晔传》:“以臣昔蒙 义康 接盼,又去岁羣小为臣妄生风尘,谓必嫌惧,深见劝诱。”《宋书·刘景素传》:“故从昏者忌明,同枉者毁正,搦弦为鉤,张一作百,行坐欬嚏,皆生风尘。”《南齐书·谢朓传》:“遂復矫构风尘,妄惑朱紫,詆贬朝政,疑閒亲贤。”参见“ 风尘之言 ”。
(9).指妓女。 唐 李商隐 《杂纂》:“难容:僧道对风尘笑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 娟娘 纵体入怀,哽咽而言曰:‘仙人已作良媒,君勿以风尘可弃,遂捨念此苦海人!’”
(10).风月场。指以色相谋生的场所。 前蜀 王衍 《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遇一妓,本良家子,失身于风尘,才色俱妙。”《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招亮 有一亲妹 阎越英 ,见为娼妓。但求 越英 脱离风尘,早得从良。”《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见一妓女某人,本係良家,甚为可悯,弟拟拔出风尘,纳为簉室。”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飞扬(飛揚)fēi yáng
(1).放纵。《庄子·天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 宋 陆游 《南唐书·周邺传》:“暴猛狠戾,常蓄飞扬之志。”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飞扬其性,善能攘扰。”
(2).飘扬;飘荡。《史记·高祖本纪》:“大风起兮云飞扬。”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胡怀琛 《海上雪》诗:“天上群龙战斗狂,玉鳞瑶甲乱飞扬。”
(3).飞举;飞腾。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雕鶚鹰鷂,飞扬伏窜。” 汉 扬雄 《羽猎赋》:“及至罕车飞扬,武骑聿皇。” 宋 苏辙 《双凫观》诗:“谁知野鸟不能化,岂必双屨能飞扬?” 朱德 《遵义会议》诗:“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4).形容心神不安。《后汉书·袁安传》:“魂魄飞扬,形容已枯。” 宋 范仲淹 《遗表》:“肝胆摧落,精魄飞扬。” 冰心 《寄小读者》七:“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远远的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的飞扬而凄恻!”
(5).昂扬;振奋。有时亦形容得意。 金 周昂 《早起》诗:“飞扬他日事,去住此时情。” 清 姚鼐 《送李啬生归扬州后却寄》诗:“论交谈艺气飞扬,清夜才邀共举觴。” 徐迟 《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心灵未必是飞扬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