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豪争吐奇,和诗相劝敦。
我公经纶手,胡为试盘根。忠言与嘉绩,有后期臧孙。
胸中五千卷,三岁不窥园。种德如川增,源深自潺湲。
遽辞承明庐,出备诸侯藩。仁风被草木,已觉棠阴繁。
此君况手植,伴公读书轩。未须劳越吟,寓目聊江村。
群豪争吐奇,和诗相劝敦。愧无峥嵘句,往继火陆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群豪 qún háo
群英;群雄。 宋 苏轼 《中山松醪赋》:“使夫 嵇 阮 之伦,与八仙之羣豪,或骑麟而翳凤,争榼挈而瓢操。” ——《漢語大詞典》
争 ( 爭 ) zhēng《國語辭典》
- 「争 」的异体字。
吐奇 tǔ qí
(1).出奇谋。 晋 夏侯湛 《三国名臣赞》:“昂昂 子敬 ,拔跡草莱,荷担吐奇,乃构 云臺 。”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故藏器者珍於变通随时,英逸者贵於吐奇拨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临危吐决” 元 胡三省 注:“吐决,谓吐奇决策也。”
(2).发出异采。 刘师培 《文说·耀采》:“ 赵至 《入关》之作, 鲍照 《大雷》之篇, 叔庠 擢秀於 桐庐 , 士龙 吐奇於 鄮县 ,游记之正宗也。” ——《漢語大詞典》
(2).发出异采。 刘师培 《文说·耀采》:“ 赵至 《入关》之作, 鲍照 《大雷》之篇, 叔庠 擢秀於 桐庐 , 士龙 吐奇於 鄮县 ,游记之正宗也。” ——《漢語大詞典》
和诗(和詩)hè shī
和答他人诗作的诗。有的同韵,有的不同韵。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古来但有和诗无和韵, 唐 人有和韵尚无次韵,次韵实自 元 白 始。” 清 沈初 《西清笔记》卷一:“六月,上命回京。諭曰:‘汝在此,不过得汝和诗而已。’” ——《漢語大詞典》
相劝(相勸)xiāng quàn
(1).互相勉励。
(2).劝解;劝告。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二:“又哀网中鱼,开口吐微湿……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 丁玲 《庆云里的一间小房里》:“她们骂的话越痛快,相劝的笑声就更高。” ——《漢語大詞典》
(2).劝解;劝告。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二:“又哀网中鱼,开口吐微湿……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 丁玲 《庆云里的一间小房里》:“她们骂的话越痛快,相劝的笑声就更高。” ——《漢語大詞典》
敦 dūn/duì《國語辭典》
敦 [ dūn ]
動- 督理。如:「敦促」。《孟子·公孫丑下》:「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抱朴子·外篇·安貧》:「今吾子督余以誨盜之業,敦余以召賊之策。」
- 和睦、使融洽。如:「敦親睦鄰」。
- 質樸、篤厚。如:「敦厚」。《孟子·萬章下》:「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
- 誠懇。如:「敦聘」、「敦請」。
- 姓。如春秋時衛國有敦治。
敦 [ duī ]
動- 催逼、逼迫。《詩經·邶風·北門》:「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
- 孤獨的樣子。《詩經·豳風·東山》:「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敦 [ dùn ]
形- 不明朗、不開通。如:「渾敦」。通「沌」。
敦 [ duì ]
名- 古代用來盛黍、稷、稻、粱等的器具。形狀多種,一般為三短足,圓腹,二環耳,有蓋。有的蓋子也能翻轉過來使用。圈足的敦,蓋上多有捉手。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夏后氏之四連。」漢·鄭玄·注:「敦,黍稷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