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矫掌承飞泉,抠衣陟金梯。

屈大均清代〕《登石门怀慧远尊者

双峰耸天阙,一水悬神池。积石若朝霞,连林多夕霏。

丹溜含清泠,鲜葩吐葳蕤。予偕二三子,来自虎溪湄。

矫掌承飞泉,抠衣陟金梯。萧条远公迹,亭阶有留基。

怅然增逸兴,方嗟哲人萎。白云开阖际,忽见金仙姿。

玉瓶灌甘露,龙策振灵飔。回目流神光,示我青莲枝。

挥玄入无朕,俾为万象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飞泉抠衣金梯

矫 ( 矯 ) jiǎo/jiáo
矫 [ jiǎo ]
  1. 纠正,把弯曲的弄直:~正。~形。~治。~世(矫正世俗)。~情(故意违反常态,表示与众不同)。~枉过正。
  2. 假托:~命。~诏。~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
  3. 强壮,勇武:~健。~捷。~~(a.勇武的样子;b.出众的样子)。
  4. 姓。
矫 [ jiáo ]
     ◎ 〔~情〕方言,指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如“这个人太~~”,(“”读轻声)。
掌 zhǎng《國語辭典》

掌 [ zhǎng ]

  1. 手心、足心。如:「鼓掌」、「脚掌」、「易如反掌」。
  2. 动物的脚底。如:「熊掌」、「鸭掌」。
  3. 量词。计算武术招数的单位。如:「一掌毙命」、「降龙十八掌」。
  4. 钉缝在鞋底前、后部分的皮子或橡胶。如:「钉一块掌儿。」
  5. 姓。如晋代有掌同。
  1. 用手掌打。如:「掌嘴」。
  2. 管理、主持。如:「掌舵」、「掌政」、「职掌大权」。
  3. 北方方言。指搁放、加上。如:「记得掌点儿盐到汤里。」
承 chéng《國語辭典》

承 [ chéng ]

  1. 奉。《左傳·成公十六年》:「承寡君之命以請。」
  2. 蒙受、接受。如:「承蒙」、「承贈」。《左傳·僖公十五年》:「君之未入,寡人懼之;入而未定列,猶吾憂也;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3. 擔當、負責。如:「承擔」、「這件事情由你來承辦。」
  4. 繼續、繼承。《詩經·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
  1. 姓。如漢代有承宮。
飞泉(飛泉)fēi quán
(1).谷名。《楚辞·远游》:“吸 飞泉 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引 张揖 曰:“ 飞泉 , 飞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北饮兮 飞泉 ,南采兮芝英。”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 飞泉 以正东。”
(2).喷泉。《后汉书·耿恭传》:“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南史·何胤传》:“ 胤 以 若邪 势处迫隘,不容学徒,乃迁 秦望山 ,山有飞泉,迺起学舍。”
(3).瀑布。 唐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流水周於舍下,飞泉落於簷间。” 明 王猷定 《姑山草堂歌》:“我乡 麻姑 之山四百里,上有百道神功之飞泉。” 陈毅 《题〈长征会师图〉》诗:“上有无尽之高峰,中有百道之飞泉。”  ——《漢語大詞典》
抠衣(摳衣)kōu yī
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管子·弟子职》:“已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各彻其餽,如於宾客。”《礼记·曲礼上》:“毋践屨,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唐 李邕 《大照禅师塔铭》:“负笈 梁 许 ,抠衣 班 马 。” 宋 王安石 《奉酬永叔见赠》诗:“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五:“其抠衣入室之徒皆足以掌赞善而秉方册, 及 ( 独孤及 )之为文可徵矣。”  ——《漢語大詞典》
陟 zhì《國語辭典》

陟 [ zhì ]

  1. 登高、爬上。《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陟岵瞻望,惟日为岁。」
  2. 升迁、进用。《文选·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金梯
唐 常建 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 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唐 李颀 杂歌谣辞 郑樱桃歌 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
唐 欧阳詹 汝川行 轻绡裙露红罗袜,半蹋金梯倚枝歇。
唐 王建 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 合归兰署已多时,上得金梯亦未迟。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