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六恳天恩六传随,驿程犹费半年期。

林熙春明代〕《入里门志喜因示儿孙四首 其一

六恳天恩六传随,驿程犹费半年期。趍朝已计归朝日,入里还忻出里时。

倦鸟惟寻三径柳,冥鸿敢借上林枝。不知二疏旋家际,曾有儿孙满膝衣。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恩六传驿程半年

六 liù/lù《國語辭典》

六 [ liù ]

  1. 介于五与七之间的自然数。大写作「陆」,阿拉伯数字作「6」。

六 [ lù ]

  1. 国名。周代时位于今大陆地区安徽省六安县北,一说在今大陆地区安徽舒城县东南六十里处。
  2. 姓。皋陶之后,以国为氏。
恳 ( 懇 ) kěn
恳 [ kěn ]
  1. 真诚:诚~。~求。~托。~切。~谈。~请。~辞。勤~。
  2. 请求:~情。哀~再三。
天恩 tiān ēn
(1).指帝王的恩惠。《后汉书·班超传》:“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蒙圣主天恩高旷。”《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
(2).泛指极大的恩德。《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李氏 道:‘多谢老爷天恩。’”  ——《漢語大詞典》
六传(六傳)liù chuán
传车六乘。《汉书·文帝纪》:“ 代王 笑谓 宋昌 曰:‘果如公言。’乃令 宋昌 驂乘, 张武 等六人乘六乘传诣 长安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传车六乘也。”后因以“六传”指皇子入为天子。《梁书·王僧辩传》:“艫舳浮江,俟一龙之渡;清宫丹陛,候六传之入。”  ——《漢語大詞典》
随 ( 隨 ) suí
随 [ suí ]
  1. 跟着:~从。~员。~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 )就市。
  2. 顺从,任凭:~意。~口。~宜。~和。~俗。~笔。~遇而安。
  3. 顺便,就着:~带。~手关门。
  4. 像:他长得~他父亲。
  5. 姓。
驿程(驛程)yì chéng
驿站之间的里程。 金 董师中 《自临洮还》诗:“ 临潭 仍是 汉 家城, 积石 相望十驛程。” 元 贡奎 《次韵袁伯长舟中杂书》之一:“弱质辞官责,归心数驛程。” 清 舒位 《送唐符川明经之西宁》诗:“情话思亲戚,离愁数驛程。”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费 ( 費 ) fèi
费 [ fèi ]
  1. 用钱财:花~。消~。
  2. 用,消耗:~事。~时。~解。煞~苦心。
  3. 需用的钱财:~用。学~。
  4. 姓。
半年
唐 白居易 对晚开夜合花赠皇甫郎中 移晚校一月,花迟过半年。
唐 李德裕 登崖州城作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唐 王建 归山庄 长安寄食半年馀,重向人边乞荐书。
金 李俊民 赴山阳 一年又作半年客,百里有如千里情。  ——《骈字类编》
期 qī/jī《國語辭典》

期 [ qí ]

  1. 约定。如:「不期而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三国魏·曹丕〈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2. 希冀、盼望。如:「期待」、「期望」。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必能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1. 时、日,或经约定的时、日。如:「时期」、「日期」、「限期」、「后会有期」。唐·李益〈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 折》:「我今日与小姐赴期去来。」
  2. 一段时间。如:「假期」、「学期」、「潜伏期」、「危险期」。
  3. 限度。《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 量词。计算事物分期的单位。如:「训练计划一年分为四期。」、「这本杂志已出版五卷六十期。」

期 [ jī ]

  1. 一周年。《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2. 丧服中期服的简称。《文选·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彊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期 [ ​qī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